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夏洛的网》读后感:生命的价值

《夏洛的网》读后感:生命的价值

《夏洛的网》读后感:生命的价值

  《夏洛的网》读后感:生命的价值

  在这个热得发了狂的夏天,我重新翻阅了《夏洛的网》这本书,书中的故事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似乎比之前更为强烈了。

  一只看似渺小的蜘蛛--夏洛,竟然能够依靠薄弱的力量,经过几天辛勤的编织,在小猪威尔伯的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终于让它在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特别奖和一个安享晚年的未来,但这时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夏洛为了她的朋友,为了自己的一个承诺,不惜一切代价,在最后,夏洛快要死去时,威尔伯对夏洛说:“你为什么为我做这一切呢?我没有为你做过任何事情。”夏洛回答说:“你一直是我的朋友,因为我喜欢你。再说,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呢?我们出生,活上一阵子,然后死去,过得毫无意义。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我被这句话,这种倾尽所有,甚至于生命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自己活着,是为了别人活得更好!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这种感天动地的事例。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姐姐何玥,在12岁的时候,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毫不犹疑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在生命悄然离去之时,以最美的方式实现“最美的愿望”。最美教师张丽莉阿姨,在危急时刻为了挽救自己的学生,被高位截肢,还觉得云淡风轻,依然无怨无悔。还有敬爱的罗阳叔叔,为了祖国的国防建设,自从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研制的现场总指挥以来,创造了无数次的奇迹,最后,在执行任务时不幸殉职......,用自己的生命托举--歼15。

  我终于懂得了生命的价值,懂得了怎样丰富自己的人生。和夏洛相比,我觉得自己相差太远,有时为了一点小事情斤斤计较,闹脾气,受了一点委屈,就愤愤不平,想起来非常惭愧!我要从现在做起,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乐于助人,学会感恩,做一个能真正温暖社会的奉献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就能把太阳托起来!

234范文网 www.234fw.coM

篇2:丁有宽偏爱差生读后感:真诚所至金石为开

  丁有宽"偏爱差生"读后感:真诚所至 金石为开

  丁有宽老师是一位全国特级教师。他在希望的田野上勤恳耕耘了四十多个春秋,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如今已是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一些往日快要枯萎的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一些往日被称为无可救药的顽童,如今已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读着丁老师《偏爱差生》的论述,踏着丁老师走过的坎坷道路,看着丁老师那饱经风霜的皱纹,我似乎被一颗赤诚的心深深地感动了。这是一颗饱蘸着热爱学生情感的红心,这是一颗凝聚着教育教学思想光辉的决心,这更是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无私奉献的恒心。追根溯源,丁老师为什么在年愈七十古来衡的今天,仍然对教育事业一往情深,那么执着呢?那就是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学生的一片真性。特别是"偏爱差生"这个观点,更是丁老师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的思想精髓。我受丁老师这一思想的影响,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作了一些尝试:

  一、用爱心去感动差生

  差生一般是指那些不守纪律,成绩落后的学生。他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行为习惯差,表现为经常与同学吵架打架,上课不专心,搞小动作,常常迟到,旷课,作业不按时完成。另一种是学习成绩差。表现为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时虽然没有搞小动作,但是,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对老师的提问不举手发言,每次水测试成绩都不合格。接受能力以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差。这些学生,各所学校,各个年级,各个班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存在。面对这些学生,我们是采取歧视,置之不理的态度呢还是采取积极教育,努力转化的态度呢?这是衡量一个老师是否合格的准则。丁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理直气壮地提出了“偏爱差生"的口号,总结出"挖掘闪光点,扶持起步点,把握转折点,促进飞跃点"这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为我们教育转化差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教的班级,曾有一个学生,父母离异,家庭缺少温暖,放学回到家中父母都不管。他穿衣无人管,作业无人问,有苦无处诉,有话无处说,形成了一种孤独苦闷,痛苦彷徨的性格。来到学校也不合群,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上课不举手发言,作业也不完成。老师提问他的时候,他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我发现了这个情况,就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了解情况。开始他还吞吞吐吐,经过老师多次耐心的询问,他才说出了内情。与他同住一个地方的同学也提供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用爱心去感动他!我利用假日到他家,同时还带上了一些笔记本,《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等资料送给他。鼓励他克服困难,独立自主,坚强起来,迎接挑战。同时我还抽出时间给他补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时他没有吃饭,我还自己掏出钱买饭给他吃。使他深受感动。后来,这位差生重新振作精神,从严要求自己,作业逐步能交了,在课堂上有时也能举手发言了。我抓住这些闪光点,马上给予表扬,给他鼓励打气。由于老师有爱心,深深地感动了他那幼小的心灵,他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克服了以前那种自暴自弃的缺点,终于赶了上来,成为一名好学生。

  二、用热心去教育差生

  热心是搞好工作的前提。有了热心,才有工作的干劲,才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丁老师正是有工作的热心,才能在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脚踏实地,无私奉献,以自己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创造性地发明了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法",为我们上好语文课,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对待差生,我们更加要有热心。我们要用热心去融化差生那冷却的心灵,我们要用热心去温暖差生那扭曲的感情,我们要用热心去鼓励学生不断前进。丁老师就是转变差生的典范。他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观察,摸索,总结出差生的八种性格类型,用自己的心血和不懈的努力,先后转化了26个差班,使这些被老师们公认的差班转变为先进班,把300多名差生一步一步地转化成优秀生,这不愧是"春风化雨暖人心,鞠躬尽瘁育新人,转化差生作努力,有口皆碑赞园丁。”我运用丁老师关于转化差生的成功经验,指导自己的实践。我班有这样的一个差生,他家庭条件很好,生活富裕,夸张地说,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父母把他视为小太阳,百般迁就。然而,由于过分的溺爱,教育方法不正确,使孩子形成一种任性,自夸,骄傲的性格特征,也养成了惰性,随意性。作业经常不交,写字十分马虎潦草。有时交上来的作业也是偷工减料,只完成其中的一部份。上课时经常与同学乱讲话,搞小动作。下课时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打伤同学,受到家长的投诉。这样,他在班里就成为一匹熬杰不驯的烈马,谁都怕他三分。他曾在班上一度孤立,成绩不断下降。我把这位学生的种种表现向其家长汇报,家长听在耳里,急在心里,骂也不是,打也不是,如狗咬刺猬,感到无从下手。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就主动地到这位学生家里进行家访,了解情况,与其父母共同商讨教育的方法。请他父母不要过分迁就孩子,该批评的还是要批评。在学校,老师对他要求严格,不交的作业该补做的还是要补做。还发动班里的同学亲近他,帮助他,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补课。教育他不能骄傲,不能自夸,要谦虚谨慎,脚踏实地。这位学生在失败的教训中,感到再如此下去,就行不通了,于是,逐步有了改变。我抓住这些有利时机,以极大的热情鼓励他,帮助他,使他逐步地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后来,终于考上了重点中学,成为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

  三、用恒心去转化学生

  转化学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项艰苦细致而又长期的思想教育工作。只有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耐心而细致地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行为习惯,情绪变化,课堂表现等,才能真正了解差生的内心世界,从而也就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解决差生的思想问题,促进差生的转变。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以其特有的恒心,倾注在转化差生的工作中,顽童一个个变成了乘孩子,后进生一个个变成了先进生,这的确是对教育事业的又一巨大贡献。这种转变差生的教育工作,对于孩子们今后的成长,将会终生得益,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也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差生时好时差,当你紧紧抓住他,与他家长密切配合,从高从严要求时,他就好一些,作业基本能完成,上课尚能遵守纪律。但是,过一段时间,稍微放松了一点,他就睡懒觉,早上迟到,作业又缺交,还与同学吵架打架,如此反反复复。面对这位同学,就要有极大的恒心去教育帮助他。上课时,当他说没有书本时,我就想办法给他找书,做作业时,他说没有作业本,我就帮他找作业本,遇到难题,他说不会做,我就耐心地启发诱导他,他感到老师是在诚心诚意的帮助他,受到感动,以后,他就慢慢的改正了缺点,作业认真完成,上课认真听讲,很少与同学吵架,打架了。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好同学。

  实践证明,偏爱差生,是转变差生的需要。对于差生,我们的确要花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多的心血,作出更多的努力。转变了一个差生,就是挽救了一个生命。这不仅是对差生本人还是对他的家庭,乃至对祖国都是十分有益的。我们要继续用爱心去感动差生、用热心去教育差生、用恒心去转化差生,为把下一代青少年培养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而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

  四、用细心去关爱差生

  对差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我们老师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分析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他们多一份爱心,及时发现他们的变化,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使他们不良的苗头在萌芽状态中消失。例如:我班有一个贪玩的学生在中午上课时,偶尔会打磕睡,精力不集中。下课后,我把他找来,细心去询问情况。但是,他欲言又止,说话吞吞吐吐,我猜想里面必有奥秘。于是,我就找到了解他情况的同学细心询问。原来,中午的时候,他去一间游戏机室里玩游戏机,中午不睡觉,到上课时,就没有精力了。了解到这个情况,我再次找他谈心,讲清楚这种做法的危害性,并与他的家长联系,取得帮助,中午他一个人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出去,以免发生意外。在双方的努力下,这位调皮的学生改正了缺点,变得可爱了。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世界的希望,教育和培养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让我们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而贡献毕生的力量吧!

篇3:李镇西老师《心灵写诗》读后感

  李镇西老师《心灵写诗》读后感

  “理想的教育就是教育者用心灵在学生的心灵中写下心灵的诗篇。”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心灵写诗》,这句话在我的心灵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不由得使我想起荷尔德林的“诗意的栖居”-- “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栖息在一个灵动的,充满智慧与情感的世界里,让每个个体能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获得生命的感悟与成长。”(窦桂梅)诗意的生活应该是儿童的本色生活,童心未泯,生活就这样充溢诗意的光辉:他们坐在树的年轮上,看蝴蝶跟绿叶的交谈,柳树在钓一个春天,微笑真的是一朵朵馨香的玫瑰......儿童那一张张纯真无邪的脸庞,自由舒展的身影不正是如花儿迎风招展?她是那么纯净,如此温馨,如此绵长,如此真挚......怪不得李镇西老师说:“我每天都在记录‘花开的声音’--所谓‘花开的声音’,并不仅仅是学生青春绽放的乐章,也包括我生命流淌的旋律。”这其实就彰显了教育的一种姿势--“诗意的栖居”。

  诗意的生活是多彩的。对于儿童来说,“所有的思都是诗”所有的创作也都是诗。只有当我们的教育真正基于儿童、面向儿童、为了儿童时,方能滋养儿童、发展儿童、成全儿童,实现教育与儿童精神生长、生命生长的同构共生。由此,李镇西老师将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化作了一次心的交流,情的碰撞,并一再地“感谢学生”,“让时间作证,用行动说话”,诠释了无痕的教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就是说,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别人的敬仰,从而自然会引起人们的仿效。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日常的谈心中,李镇西老师就好像是一个“长大的儿童”和学生同坐在一艘教育的诺亚方舟上,共同谱写教育的诗篇,真实地为学生撑起一片多姿多彩的艳阳天。

  在这样的天空下,儿童用他可感知的非理性的方式--自发地用唱歌、舞蹈、绘画、游戏等来表达着、创新着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花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儿童的栖居不就是诗哲海德格尔所倡导的“诗意的栖居”么?

  而这种诗意,让教育保持着一种儿童姿势:停下呵斥的言辞,让儿童可心地唱;收回牵扯的手臂,让儿童回归“田野”;收回规训的条文,让儿童回归“草根”--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心灵写诗》,我的脑海中不时就会浮现荷尔德林所神往的《远景》中的踏青--“当人的栖居生活通向远方,在那里,在那遥远的地方,葡萄季节闪闪发光,那也是夏日空旷的田野, 森林显现,带着幽深的形象。 自然充满着时光的形象, 自然栖留,而时光飞速滑行, 这一切都来自完美;于是,高空的光芒照耀人类,如同树旁花朵锦绣。”

篇4:《爱的教育》之读后感

  《爱的教育》之读后感

  《爱的教育》,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 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爱的教育》采用了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有夏先生的推崇当然是个原因,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时有许多教师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而这部小说给他们塑造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仿效的模型--当然,实际上体现的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想。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也许它听起来很”口号”,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我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转眼间,我们离开《爱的教育》所记载的那个年代已经很久了,但是”爱”这种教育的方式却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特别是远离我们这些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我们要全身心的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用爱的泉水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篇5:《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这本书我刚刚在当当网订下,还没收到.今天浏览武志红老师的博客时看到他写的读后感,说真的,有点后悔我不应该在还没看到书之前就看了他的,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读后感.我不知道这会不会让我自己开始读这个故事时无法完全投入自己的内心,不过他写得太好了,在”洞察”方面是我现在无法企及的高度,忍不住要转过来和朋友一起分享.

  爱的炮灰--《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对于总是在奉献的羔羊,我们会有意无意地推动它走向这样一个结局:彻底为自己献身。否则,便只有我们为它献身,因为它此前的奉献是如此之重,我们已无法承担。

  所以,在小说、电影和电视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局面--勇于献身者,最后的结局常是彻底献身。

  在我看来,第一流的小说必须具备一个特质:情感的真实。

  具备这一特质后,一部小说的情节不管多曲折、奇幻甚至荒诞,读起来都不会有堵塞感。

  因而,钱钟书的《围城》未被我列入第一流的小说,因为小说中一些关键情节的推进缺乏情感的真实,譬如“局部的真理”勾引方鸿渐、唐晓芙爱上方鸿渐和方鸿渐爱上孙柔嘉,这几个情节中的情感描绘都缺乏真实感,让我觉得相当突兀。

  相比之下,美裔阿富汗人卡德勒·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就具备“情感的真实”这一特质。

  这部小说讲的是两个阿富汗少年的故事,阿米尔是少爷,而小他一岁的、天生便是兔唇的哈桑是仆人,他们都失去了妈妈,阿米尔的妈妈生阿米尔时死于难产,哈桑的妈妈则在哈桑出生几天后跟一群江湖艺人私奔了。这两个男孩吃一个奶妈的奶长大,拥有似乎牢不可破的情谊。然而,当哈桑为捍卫阿米尔的荣誉而被人凌辱时,阿米尔却选择了逃避。不仅如此,阿米尔还设计将哈桑驱逐出自己家门。后来,已移居美国并成为知名小说家的阿米尔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边是阿米尔父亲的好友拉辛汗,他说哈桑已死,他要阿米尔回阿富汗,要他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从战乱中的阿富汗带出来,不仅是因为他以前辜负了哈桑,还因为哈桑是阿米尔的同父异母的弟弟......

  在胡塞尼的这部小说中,高潮一个接一个,但不管情节多么令人震惊,它们似乎都是可信的,因为伴随着的细致的心理描写会令你感觉到这一切的发生仿佛都是必然。

  例如,小说末尾的一个高潮--11岁的索拉博的自杀,看似离奇,但假若你沉到索拉博的世界里,站在他的角度上,想象你便是他,那时你会明白,自杀是这个遭受了太多磨难的小男孩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忠诚的爱--你就要甘愿做我的炮灰

  决定为《追风筝的人》写一篇书评前,我在豆瓣网上读了大量书评,看到了大多数书评都在赞誉哈桑的单纯、忠诚、纯良和正直。

  或许,许多人会感动于小说第一页的一句话--“哈桑从未拒绝我任何事情。”

  听上去,这是多么忠诚的爱。

  然而,当我读到这句话时,却痛苦起来,我讨厌这个句子,以及这个句子中对哈桑这种情感的赞誉。

  因为,这让我想起最近常在我脑海盘旋的一个词汇--爱的炮灰。有时,我们会甘愿做一个人的炮灰,觉得那样才有爱一个人的感觉;有时,我们会要求别人做自己的炮灰,以此来证明这个人的确爱自己。

  当阿米尔--抑或作者--在怀念“哈桑从未拒绝我任何事情”时,其实就是在渴望哈桑做自己的炮灰。

  阿米尔少年时的确有这样的渴望,他和哈桑有过以下一段对话:

  “我(哈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

  “真的吗?你会那样做?”

  “做什么?”

  “如果我让你吃泥巴,你会吃吗?”

  “如果你要求,我会的。不过我怀疑,你是否会让我这么做。你会吗,阿米尔少爷?”

  哈桑的反问令阿米尔尴尬,他宁愿自己没有质疑哈桑的忠诚。然而,哈桑不久后还是做了炮灰。

  那是阿米尔12岁哈桑11岁时,他们参加喀布尔的风筝大赛,这个大赛比的不是谁的风筝飞得更高更漂亮,而是比谁的风筝能摧毁别人的风筝,最后的唯一幸存者便是胜利者,但这不是最大的荣耀,最大的荣耀是要追到最后一个被割断的风筝。

  这一次,阿米尔的风筝是最后的幸存者,而哈桑也追到了最后一个被割断的蓝风筝。阿米尔无比渴望得到这个风筝,因为他最大的愿望是得到父亲的爱,他认为这个蓝风筝是他打开父亲心扉的一把钥匙。

  哈桑知道阿米尔的愿望,为了捍卫这个蓝风筝,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也想得到这个蓝风筝的坏小子阿塞夫和他的党羽鸡奸,这是阿富汗男人最大的羞辱。这时,阿米尔就躲在旁边观看,孱弱的他没胆量阻止阿塞夫的暴行,也不情愿跳出来让哈桑把那个蓝风筝让给阿塞夫。

  于是,哈桑就沦为了阿米尔的炮灰,他付出了鲜血、创伤和荣誉,而换取的只是阿米尔与爸爸亲近的愿望得以实现。

  阿米尔明白自己的心理,他知道胆量是一个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他的确在想:

  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

  哈桑知道,阿米尔看到了他被凌辱而未伸出援手,但他还是选择一如既往对阿米尔奉献他自己。

  所以,当阿米尔栽赃哈桑,造成哈桑偷了他的财物的假象时,他捍卫了阿米尔的荣誉,对阿米尔的爸爸说,这是他干的。

  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是在做阿米尔的炮灰。当时,他被拉辛汗叫回来一起照料阿米尔的豪宅,但塔利班官员看中了这栋豪宅,并要哈桑搬出去,哈桑极力反对,结果他和妻子被塔利班枪杀。

  做阿米尔的炮灰,这主要还是哈桑自己的选择。

  对此,我的理解是,我们爱一个人,多是爱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如果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越多,我们对这个人就越在乎,最终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我甘愿为他去死”。

  或许,喜爱《追风筝的人》的一些读者会对我这种分析感到愤怒,觉得我并不理解这样一种伟大的情感,但通过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的言语,我们会看到,导致这种奉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深深的恐惧。

  他为什么甘愿去做炮灰?

  当知道了哈桑是自己的弟弟后,阿米尔去了喀布尔,从已成为塔利班官员的阿塞夫的手中将索拉博带回了巴基斯坦,而代价是险些被阿塞夫打死,如若不是索拉博用弹弓将阿塞夫打成独眼龙的话。

  在巴基斯坦,阿米尔求索拉博跟他一起去美国。索拉博一开始没答应,并说出了他的担忧:“要是你厌倦我怎么办?要是你妻子不喜欢我怎么办?”除了阿米尔,幼小的索拉博已没有其他亲人,这时,他作为一个孩子产生这样的担忧不难理解。

  不过,在我看来,这更像是索拉博在替父亲说出他的心声。原来,哈桑之所以做炮灰,为了阿米尔的一个蓝风筝而被凌辱,为了阿米尔的豪宅而和妻子一起被枪杀,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他担心阿米尔会厌倦自己,会不喜欢自己。

  这就很像一些家庭,那些最不受宠的孩子,反而常是最“孝顺”的孩子,他们在成年后为了得到父母的欢心会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以至于严重忽略自己的配偶和孩子的幸福。

  绝大多数孩子学会说的第一个词汇是“妈妈”,而哈桑说出的第一个词汇却是“阿米尔”。这个细节的直观理解是,哈桑将阿米尔视为最亲近的人,象征性的理解则是,阿米尔是哈桑的“心理妈妈”。

  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获得“心理妈妈”的爱,为了达到这一点,他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哈桑不例外,阿米尔也不例外。阿米尔说出的第一个词汇是“爸爸”,那么爸爸就是他的“心理妈妈”,为了获得他的爱,阿米尔可以付出一切代价,并最终不惜将哈桑牺牲。

  阿米尔渴望哈桑做他的炮灰,哈桑则主动愿意做阿米尔的炮灰。

  然而,任何一个人都不值得另一个人做炮灰。

  因为,奉献者的生命重量会压得接受奉献者喘不过气来,后者会发现,除非他给以同等分量或更多的回报,否则他心中总会有歉疚。

  或许,亏欠感是我们最不愿意有的一种心理,而如何处理亏欠感便成了左右我们人生道路的一个关键。

  哈桑是阿米尔的爸爸和仆人阿里--其实她和阿米尔的爸爸也是自幼一起长大,也是情同手足的妻子偷情而来的私生子,他无法公开承认哈桑是自己的儿子,这令他心怀歉疚。为了弥补这种歉疚,他的办法是用他的财富和力量慷慨补偿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对此,拉辛汗形容说:“当恶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这是少数人处理歉疚的办法,尽管这不是最好的办法,但这仍然称得上是勇者的道路,而更多人的办法是阿米尔的道路--贬低或逃避自己亏欠的人。

  当躲着看哈桑被阿塞夫凌辱时,阿米尔一时成了“种族主义者”,他先是觉得为了用蓝风筝赢取父亲的爱,牺牲哈桑是必须的,接下来,当心中出现一刹那的犹豫时,他对自己说“他只是个哈扎拉人(阿米尔是普什图族人,很多普什图族人对哈扎拉族人有歧视)”,这就是贬低。通过贬低奉献者的生命价值,接受奉献者的愧疚感降低了。

  这种贬低心理是很常见的,我们既可以在文艺作品中,也可以在自己生活中发现这样的故事--那些只付出不索取的人,他们很少会得到接受他们帮助的人的尊敬,甚至一些人对恩人的仇恨胜于对其他所有人的仇恨。

  有些人的愧疚感会彻底丧失,于是一切人均被他们贬低为炮灰。阿塞夫便是这样的人,他没有底线地凌辱一切弱者,因为他的世界中只有他一个人是人,其他人都不存在。

  阿米尔知道,自己身上有阿塞夫的影子,所以他梦见阿塞夫对他说:你和哈桑吃一个人的奶长大,但你和我是兄弟。

  不过,阿米尔毕竟不是阿塞夫,他无法逃脱愧疚感的折磨,这种愧疚感显示他仍然是一个有良心的人。

  “我向来只为一个读者写作:我自己”

  可惜,除了贬低外,阿米尔还选择了逃避。因无法面对哈桑,他栽赃哈桑偷了他的钱财和手表,而终于导致哈桑离开他的家。

  但他越贬低、越逃避,他的歉疚感就越重。因为这歉疚感不在别处,恰恰在他心中。

  所以,他最后又回到喀布尔,要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救出阿富汗。

  所以,当阿塞夫将他打得死去活来时,他哈哈大笑。

  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是罪人,因而渴望被惩罚。他曾渴望被哈桑惩罚,但哈桑只会继续付出,而不会表达愤怒。但他终于在阿塞夫这里得到他渴望已久的惩罚。于是,当肋骨一根接一根被阿塞夫打断时,当上唇被打裂,其位置和哈桑的兔唇一样时,他心里畅快至极,并感慨:

  我体无完肤,但心病已愈。终于痊愈了,我大笑。

  回到巴基斯坦后,阿米尔终于令索拉博放下疑虑,答应和他去美国,而阿米尔说“我保证”。

  但是,当发现困难重重后,阿米尔一时忘记了“我保证”这句话,想劝索拉博留在巴基斯坦的孤儿院一段时间,这时他忘了,进入孤儿院后的那段历史是索拉博最不堪回首的日子。

  于是,不愿意再重温噩梦的索拉博选择了自杀。此后,尽管被救了回来,但他却陷入了奇特的自闭状态。

  命运先使得阿里成为阿米尔父亲的炮灰,命运又使得哈桑成了阿米尔的炮灰,这双重的罪恶加在一起,使得阿米尔终于得以报应。内疚是他的报应,被阿塞夫打成兔唇是他的报应,他的妻子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却无法怀孕也是报应。

  现在,作为轮回的一部分,阿米尔必须去做索拉博的炮灰,他必须以哈桑对待他的态度对待索拉博,才可能使得索拉博一点点地走出自闭,那时才意味着阿米尔的终极获救。

  胡塞尼的这部小说对情感的描绘如此深刻而真切,令我不由怀疑,这是一部自传。

  这部小说的情感之真实,在我读过的小说中,我感觉只有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和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可以媲美,而《情人》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自传小说,《挪威的森林》则被人怀疑是村上春树的真实经历。

  不过,我将《追风筝的人》列为第一流的小说之列,不仅仅是因为它具备“情感的真实”,也是因为这部小说的构思非常巧妙。

  前面提到,这部小说的高潮一个接一个,不断冲击读者的心灵。但用心的读者会发现,每一个高潮出现之前,作者都已经用隐喻和暗示的手法,预示了这些高潮的出现。

  并且,除了出神入化的心理刻画外,小说的情境描写也别具一格,既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具有鲜明的个人化,仔细阅读的时候,你可以感到好像一直是在以阿米尔的视角在看待这个世界。

  此外,胡塞尼的笔触既细腻,又有洞烛人性后而产生的沉混有力感。

  令人惊讶的是,这是胡塞尼的处女作。第一部出版的小说便如此优秀,胡塞尼是如何做到了这一点?

  除了可能是自传的特殊原因外,在自序中,胡塞尼的一句话还给出了另一个答案--“我向来只为一个读者写作:我自己。”

  据我所知,这是第一流的小说家、导演和艺术家的共同特点。譬如日本动画之王宫崎俊便说过有同样意思的话:

  我从来不考虑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