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做人上修炼

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做人上修炼

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做人上修炼

  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做人上修炼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在做人上修炼--走在知行的路上》。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学校给我们提供了成长的沃土,而我们也自觉不自觉地成长着。

  七年的教育生活已经让我能够熟练地驾驭课堂,基本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但我深深地明白: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要勇于求真;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要追求理想;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要基于务实。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还需要不断地在做人上修炼。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说说我的感受。

  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著名教育 家陶行知 先生一生倡导真教育。他有这样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先生看来,真教育就是“追求真理做真人”、“教师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要教学生做真人,教师自己就得说真话、求真理、做真人。

  (一)说真话。

  学生是思想未定型的孩子,纯洁天真,是一张没受任何污染的白纸,他们的道德、良心、正义感、社会责任感需要在学校阶段尽快养成,教师的道德品行、正义良心、言谈举止、爱好憎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自己说真话,我们才能挺起胸膛教育学生说真话。自古以来,学校就是圣地,学校应成为讲真话的坚强保垒!培养出的人才最低标准应是:说真话办实事,而为人师表者首先应为学生做出表率!

  (二)求真理。

  闻名已久的特级教师于漪是“非科班出身”的语文教师,但是为了尽快成长为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她曾针对自己的不足,立下了三年的奋斗目标。有这样一件事,是有 关于漪 老师备课的。一次备课中,为了一个字的读音,她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最终在一份音译作品中找到了准确的答案。类似的刨根问底、独立思考的情况,还有很多。就是凭借这种求真精神,苦读苦练,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于漪 老师改行三年就成为了语文骨干教师,进而成为今日令人景仰的特级教师。是啊,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甚至一河水。我想,只要我们有了这份求真之心,总有一天也将拥有这一河清水。

  (三)做真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当然也不例外。尽管工作起早贪黑风雨无阻,但是,辛苦不等于正确,劳累不同于无错。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效仿的榜样。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作为老师,我们的世界观、品行以及对各种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都在影响着学生。老师是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做真人也就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的心里有阳光。”这个世界没有不犯错误的人。有了错误能迅速认识并纠正错误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闻过则喜,知错就改”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成为令学生信服的老师。

  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刚开始上文言文的时候,在课堂上总会有孩子提出比较生僻的问题,一时难以解答,觉得非常尴尬,有时甚至把不成熟的答案教给学生。后来,请教了组内的老教师,他们告诉我,老师也不是全能的,有不懂的地方也是难免的,告诉学生实情,课后再去认真查阅资料,补上答案就可以了。后来,我真诚地向孩子们道歉,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当然,之后在上课前,我会更加认真地备课,慢慢地孩子们越来越信任我了。他们做了错事的时候也用于向我承认错误,并能及时改正。

  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啊,桃子李子虽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只要作为老师的我们能够说真话、求真理、做真人,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根独有的琴弦,倘若你能与他对准,他就会奏出最美妙的音乐。

  二、仰望星空,信心百倍。

  朱永新 教授指出:“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很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得很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很远。”有理想的教育需要有理想的学校来支撑,有理想的学校需要有理想的教师来实现。曾经我也有理想。

  还记得初上讲台的意气风发,还记得刚工作时的满腔激情,无数的埋头苦思,无数次奋笔疾书......在几年的重复中,意气风发逐渐消失了;在后进生对自己的考验中,满腔激情减弱了;在忙不完的工作中,曾经在自己看来最神圣的教师也变得日益普通甚至卑微了。没有理想的我像是一台重复的机器,又像是是一个播音的喇叭。这样重复的、机械的生活让我迷惘了,我甚至找不到生活的方向。

  一次国旗下讲话中,施校长说,我们要仰望星空,作一个有理想的人。的确,无论我们选择做什么,追求完美的程度决定我们成就的高度。“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是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是把教师作为一种事业。”如果把我从事的职业当作一项事业来经营,我的星空一定会变得五彩缤纷。

  在短暂的教学生涯中,我曾彷徨过、犹豫过、迷茫过,还会彷徨、犹豫和迷茫,但是只要不放弃努力,不放弃追求。追随着老教师的成长足迹,我们终将长大,终有一天我们也能获得成功。仰望星空,我们信心百倍。

  三、脚踏实地,一往无前。

  周末有幸听到锡山高级中学校长、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唐江澎 老师亲自上的一节课。他中学毕业后,通过自学,一步步成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无锡市惠山区政协副主席。他上了一节名为《倾听》的课,感觉很朴实,过程很简单。但是 唐 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特别会关注细节,能够捕捉学生哪怕是一丁点的漏洞,让每个学生听了他的课都能有收获。

  我们做事的时候往往一心追求结果,忽视做事的过程,忽视做事的细节。最终,一心渴望伟大,伟大却了无踪迹;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我们的工作,都是一些平平常常的小事,如果真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不断,即使我们有超凡的能力,或许也招架不住,承受不了。所以,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就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行,只是我们没有做好那些平凡的小事。踏踏实实地做事,做好每一件小事,在知行的道路上我们将一往无前。

  最后,以一小段话和与我一样在知行的路上前行的广大青年教师共勉:

  清晨,钟声响起

  是我们内心的坚定

  感染了

  校园的生命

  日暮,风吹鸟鸣

  疲惫与满足

  一起化作

  奋斗的清音

  明日的梦想

  如烛光星辰

  照亮前行的方向

  化作成长的记忆

  谢谢大家,我的汇报结束!

234范文网-www.234Fw.com

篇2: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对话中学习

  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对话中学习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20**年参加工作的,时光流逝,转眼间踏上工作岗位近四年了,在这四年的工作中,我收获很多,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

  哲学家马丁·布伯曾说过,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另一个开放心灵者”。显然对话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好策略,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一条好途径,今天我就从“对话”这个时髦(fashion)的话题谈谈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我主要从以下三点阐述我的观点,如有不到之处,请各位前辈多多指导!

  读(人本对话)--成长的源头活水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时常感到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贫乏,思路的狭窄,视野的局限,写论文时总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好不容易凑出来一篇文章也是干巴巴的,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平时读得少,缺少知识的积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要想成为一名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作为青年教师,需要读一些与自身专业相符的教育理论书籍,更需要经常拜读大师作品、经典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几乎所有的专家型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再看看我们身边的高级教师哪一个不是写起文章信手拈来,如 李善忠 老师、 高正峰 老师、 张萍 老师等等(此处略去三百字),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我们青年教师要养成看书、读报和学习的良好习惯,在看书、读报时,要特别关注那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

  另外,作为一名政治老师,我比较关注政治经济哲学类的书籍,它们使我的理论功底更深厚,我也经常阅读一些时事政治类报纸和杂志从利比亚的局势到老百姓的菜篮子,从绿色GDP到CPI涨幅,它们使我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充实,我也很喜欢关注一些时尚和前卫的话题,用学生喜欢和乐于接受的语言如(给力、神马太老土)现在流行(松静匀乐、鸭梨山大、凡客体、打酱油、羡慕嫉妒恨、白奴)开展教学,使我的课堂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多读书,多与书本对话,“o;人”o;对话中学习知识,积累知识,不仅有益于我们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益于人性的完善和思想的成熟。让学习成为我们的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种能力,让读书成为我们青年教师中的一种潮流一种青春时尚!

  听(人人对话--h;成长的启动仪式

  成长,首先要有成长的冲动与渴求。“o;听&rdqu--h;与同行对话、与大师对话、与学生对话,在这样一种面对面、近距离的接触中,与之俱来的是心灵的激荡、人格的感染,必能引发教师内在的成长需求。

  (1)同行间的对话

  同行互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力量,只有经常不断地在同行间进行交流,一个教师才能从同伴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经验,这些信息和经验甚至比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能获得快速发展。在我们政治组内集体备课、教研活动都是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地方,成员每人负责一个模块,每课安排一个主备人,主备人事先准备好备课材料即教案初稿,人手一份,先由主备人阐述设计思路,再由全体成员集体讨论,集思广益,进行二次备课,有时为了一个观点如成“o;老马识”o;体现什么哲学原理,我可以和陈俊峰争的面红耳赤,我可以抛弃我的淑女形象,他丝毫不怜香惜玉,我们各抒己见,唾沫横飞,最后由组长出面点评,有时遇有不同观点也可以和老教师唇枪舌战,这种对话和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

  公开课是每一位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更是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为了上好一次公开课,教师不知花费多少心血精心备课、反复修改。如我们高三政治组的仇主任他的公开课一般都面向整个淮安市甚至是苏北四市,为了开好公开课他经常熬通宵,(我们从他是我肤色就能看出来)翻遍高考资料,精心设计题目,他的课经常会让人眼前一亮,精、新,因此,听他的课比我们自己埋头做十份高考模拟题都有用。所以我们青年教师必须要静下心来,多听其他老师的公开课,虚心学习。吸收其合理的、能为自己所用的东西。

  同行之间的合作还可以超越年级和学科。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实现各年级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促进。

  (2)与名师、专家对话

  这里的名师指得是教育教学专家、学科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这些名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实践和理论都比较丰富,对学科发展动态有及时的了解,对课堂教学有深入的研究,咬住他们,从他们那儿得到专业引领是最具有指导意义的。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学校青蓝结对的活动,给我派了一个师傅--- 沈书平 老师,我对我师傅的形容就像是《射雕英雄传》里“o;老顽童&rdqu---h;周伯通,他平时嘻嘻哈哈,心态超好,但关键时刻一招制敌,书本上所有的知识点都能了如指掌,考纲的变化熟记于心,时事政治信手拈来,公开课亮点不断,我从老沈身上不仅学到了心态、坦然,更明白了要想在课堂上高屋建瓴就必须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了如指掌,对专业技巧要驾轻就熟“o;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o;

  现在我的师傅变成了张建芳老师,我对张老师的形容是《神雕侠侣》里的小龙女,她温文尔雅,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她对待教学一丝不苟,今日事今日必须毕,遇有问题搞不懂誓不罢休,每一份学生做过的练习都会详细的分析,哪一题那几个人错的原因是什么,我从张老师身上学到了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教学环节中具体细节的把握和处理。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名师们,她们不仅是我们工作上的指导者,也是我们人生的引领者,经常与他们对话我们的收获是最实惠的。

  我们学校也经常邀请一些专家给我们做讲座,如成尚荣老师、陈萍老师、吴樱花老师等等,这些专家的思想把我们青年教师引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与学生对话

  教师与学生共成长、同发展,这是教育的需要。明智的教师非常注意和学生对话。我们青年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职责,就是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优质服务。只有与学生对话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其他合理的要求,才能提供适合学生需要的服务。例如前面提到的一些前卫时尚的语言(给力、神马太老土、鸭梨山大等)我还是从学生那里学来的。学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得到意想不到的思维方式和出人意料的答案,这不仅丰富“o;文”o;的思想内涵,也拓宽了教学的内容,获得了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练“o;人”o;对话--h;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在网络时代和信息化时代,我们更要掌握现代化的学习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一些先进的东西。我们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教学资源,网上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学会把别人的东西引用过来加上自己的思考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要多利用对媒体课件,生动自己的课堂,要学会把课件制作的更加精美,这都是我们青年教师成长必须要学会的东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知道自己身上还有许多不足,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年轻就是我们的资本,我们有着不甘落后的进取心,我们有着满腔的热情,我们会充满激情地学习、奋斗、开拓、进取,将青春挥洒在自己热爱的教育热土上,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篇3: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教学中反思

  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教学中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实验: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后,5只苍蝇全从开口爬了出来,而5只蜜蜂却全撞死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观察之后发现:蜜蜂一味地朝光源飞,撞瓶底后不回头,还继续朝光源飞。而苍蝇在被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想办法,知道向后看。虽然教师不注重反思不会有蜜蜂那样危险,但不擅于反思却会阻碍我们的专业发展。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工作情况,向大家作如下汇报。

  从学生反应中反思

  通过学生的眼睛审视自己,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反应作为自己教学反思的尺度。

  在教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一节时,涉及到遗传图画法,基因型计算,深奥难懂。前几年我的教学设计是先教画遗传图,再通过图来讲解基因分离和组合的特点。学生听得吃力,学得枯燥。真是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课堂上讲了N+1遍后,学生还是一头雾水,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今年再次教授本节内容,觉得不能再像以前那么上了,怎么上呢?想了又想,于是换了个思路:讲了一个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潇洒公子的追求,却写信给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爱因斯坦。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你那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那么如果他们结婚,她的梦想能实现吗?

  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几乎同声回答可能。那为什么呢?虽答不全,但都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趁机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分离和组合的特点。最后,大胆地让学生到黑板尝试画遗传图。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对遗传图的画法,基因分离和组合的规律已掌握得比较到位。

  后来,我就在想,要在教学中降低学生的学习疲劳,使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的话,那就必须要千方百计地去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将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这就是我的第一点反思:巧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从同事互助中反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前几周听师傅冯丽华老师的一节课,感触很多。冯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语言生动简练,在讲练结合中把知识传达的非常到位。

  首先在设计思路上,从学生熟悉的食物链入手,来复习生态系统的成分。各个环节紧紧相扣,过度自然。从这一点看,我的设计不大严谨,也没能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复习。

  其次是冯老师在复习“物质循环”中提到了日本核辐射的问题。请学生解释为什么核辐射会影响到全世界?为什么北京等地的蔬菜检测出辐射物质?对这些问题的设置又引发了我的反思,我的课堂上只注重到了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点的关注。教学也是要与时俱进的,要及时更新教法来吸引学生。后来在讲蛋白质一节的时候,我就把前几年的大头娃娃事件拿过来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学生热情高涨,效果较好。

  显然,平时就要做个有心人将这些能够体现时代热点的事例搜集起来,并能从生物学角度加以分析,这样才能使得自己的课堂更有生机,使自身的专业迅速成长。

  这就是我的第二点反思:教学要联系现实生活,关注时代热点,与时俱进。 另外,本组冯爱忠老师在课堂调控方面给我启发不小,他幽默富有情趣的课堂很吸引人;程莺老师课堂上的问题设置,学生活动,过程引导都做得恰到好处。等等。值得我学习反思的课堂太多了。这里因为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从理论解读中反思

  《激素调节》一节,我作了详细的备课,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都精确到分钟。首先出示了模式图让学生观察讨论:人体内有哪几大内分泌腺?分别分泌什么激素?大致位于身体的什么位置?话音刚落,一位学生大声嚷道:“腰子这里有肾上腺。”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我当时就懵了,狠狠的批评了这位学生,批评他乱插嘴,扰乱了课堂秩序,打乱了教学进程,结果一整节课就在吵闹中上完了。

  有一次我翻看《生物课程标准》,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倡导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突然回想起这节课,学生的插嘴行为其实是参与课堂的一种方式,话音刚落他就说话说明他反应快,他知道肾脏就是腰子说明他有生活经验,他说“肾上腺”说明他预习了。这才发现,我之前对这个事件的处理不对。

  后来,又复习了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学习是学习者凭借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主体通过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学方法、情境都是可预期、可重复的,遵循预先设计的步骤,最终实现预成的教学结果。而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学中要兼顾到诸多环节的生成性。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

  回想我这节课中的“插曲”,我对这些理论理解得更透彻了,从那以后再备课时就不再死板地精确到分钟了。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处理:首先表扬他的积极性,思维敏捷,生活经验丰富。然后再问他:“你知道腰子的生物学名称叫什么吗?肾上腺的功能是什么呢?当人体内缺少肾上腺素的时候会如何?”这样虽然打乱了我原来课堂内容的线性排列,但它会比我原有的课堂更充实更具活力。

  这就是我的第三点反思: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只要不断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我们就会多一点反思的灵感。只要我们有一双洞察教育问题的双眼,一双敢于在教改中实践的双脚,加上一个不断思索的头脑,实实在在去实践,点点滴滴去积累,反反复复去思考,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成长。

  其实站在这里发言是底气不足的,只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对我来说,在坐的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不到之处请各位谅解,希望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篇4: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钻研中提升

  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钻研中提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俗话说:花的美丽需要绿叶的陪衬。前面花儿一片灿烂,最后就让我做一棵陪衬的绿叶。

  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候,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讲好课,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那时候,我认为一个老师上好了课,他就是一名优秀的老师。

  后来,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同事,他们亦师、亦友,对我的影响比较大。淮中z老师一语中的的点拨,z老师润物无声的熏陶,z老师艺术课堂的设计,z老师深厚的理论功底,z老师看问题独特的视角。和他们接触中,我的认识也在改变,感觉自己的浅薄。觉得一个优秀的老师,除了要上好课,会上课,还要有深厚的理路研究功底和科研能力。

  今年工作刚过十年,坐在这里谈教师的发展提升问题,感觉是有点坐立不安,因为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来说,我都十分的匮乏。今天我就说说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指正。

  我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有三个途径:学历提高、培训学习和教学反思。其中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但是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将这种反思和教学实践、教育理论结合起来,这样,对于教育教学,对于我们自身都是一种提高。

  那么怎么做了,我个人有一些做法和体会

  多思、多理、多记、多读书、多对话

  一、多思:将用心思考得来的认识转化为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或案例。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平时养成用心思考、有心反思的好习惯,我认

  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经验的积累,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能力都会得到根本性的提高。用心思考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思考三个方面:1、思考学生典型的课堂活动,2、认真反思教

  师的教学得失,3、思考同事特别是老同志的点评。

  关于思考和反思,潘晶晶老师在前面已经谈了狠多,我就谈一方面的体会:思考学生典型的课堂活动。

  《最后的长春藤叶》中有个主要的探讨问题:最后的长春藤叶是谁画的问题。有个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这件事是老贝尔曼和苏艾的共同策划。学生并且找到了一个细节证明自己的观点,就是老贝尔曼和苏艾都知道那长春藤叶是琼珊活下去的希望和理由,都很担心窗外的长春藤叶(第36节原话),在那样的天气下,第二天早上叶子是不可能有的,但是只要琼珊让苏艾放下窗帘的时候,她都没有犹豫的做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艾也许知道老贝尔曼画叶子的事情,即使不是一起去画的。学生的分析主要是从人物动机和心理分析的,而且他能抓住文本的细节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是很不错的。

  事后我就想,从动机、时间、能力、细节,人物心理等方面来分析,学生分析的还是很有道理的,我想到了侦探小说的分析推理,觉得课堂上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引导学生探讨关于叶子是谁画的问题,再水到渠成的探讨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问题。课堂教学就变成了一个案件侦察活动,学生课堂兴趣一定会很高的,事实也证明了我的想法。事后我再思考完善,课堂上起码达到了四个目标:从动机和行为出发去分析人物品质,由人物空白时间训练学生合理想象,锻炼学生想象能力,进行拓展的作文训练,由课题探讨培养学生关注细节的好习惯,体味欧?亨利小说的妙处。

  后来我将这个过程整理后写成了一个教学案例。

  所以,我认为,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有提高,有突破。思考是教师发展的灵魂。

  二、多理:将自己仔细理会过的问题提升为有效的教学论文。

  在教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的时候,有个教学难点:结合全词分析层层深化的情感。但是我设计了了两个问题:1、让学生分组根据词的内容给词中人物画个心电图,2、人物的心电图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第一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本来枯燥的难探讨的问题就比较简单了。在探讨第二个问题时候,我就结合生活一些事情讲了人物两种心理状态:心静如水、波澜起伏。让学探讨心理形成原因,学生很容易理解词层层深化的情感。

  后来我想到了我一些其他做法,比如前面的侦探真相法、竞争读书法(小组比赛,其他小组找出读书错误,有评比细则)、故事法。它们都可以归于一个方面,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手段。结合一些理论知识(如兴趣法、求知欲、荣誉感等),将这些做法进行梳理、提升,就是一篇比较有效的教学论文。

  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将点滴的东西过滤、整理。聚少成多,集腋成裘,我相信,即使每天你收获的是一棵棵小草,日积月累,也可以汇成最美丽的草原。

  三、多记:将随时记录下来的感觉体会累积到小课题研究中。

  为什么要随时记录了,我觉得人想、说、写是需要感觉的,没有感觉是不来电的,没有感觉也是写不出好东西的,可以有时候感觉又是很短暂的,所以我们要善于随时记录,有时候一个好的思路,好的观点,你想到了,不去梳理,不去及时记录下来,很快就会忘记了。这里我不谈教学方面的事,前段时间,年级部要求各班制定个班规,当时我就想搞一个关于怎样有效达成班规的小课题研究。

  晚上睡觉时候,突然来了个感觉,觉得可以讲学生讨论的规定改成容易记住的四字短句,当时就用手机把想到的句子储存下来了,第二天又补充整理给学生看,他们很满意,又达到了一次教育的机会。

  说真的,如果没有那天晚上感觉,我还真想不到这样,所以,有了感觉就写下来,时间长了,会有好处的。

  所以,有了体会和灵感的时候就千万不错过,她来的快也去的快,千万不要看到别人写的东西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时,想到了《大话西游》里面的那句台词。

  四、多读书

  五、多对话

  关于多读书和多对话,前面老师已经说的非常详细,我就不画蛇添足了。

  以上是本人一些浅薄的认识,到与不到,敬请大家谅解,谢谢!

篇5: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数学课堂也很美

  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数学课堂也很美

  尊敬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数学课堂也很美》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很欣赏语文老师的课堂:因为它总带有一些诗情画意,我也非常羡慕音体美老师的课堂:因为学生可以在这些课堂上欢呼雀跃。那么数学课堂呢?我觉得数学课堂也可以不是抽象与枯燥,数学课堂也很美。

  首先,我觉得美丽的数学课堂,应该追求一个精致而又优美的导入。记得前年四星汇报课上,我在开始讲《圆的标准方程》时,我说:“同学们,圆是我们身边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几何图形。说它熟悉呢,是因为它随处可见(然后投影打出了生活中很多圆的形状的物体);为什么又说它是陌生的呢,因为我们对它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譬如圆的方程是什么呢?”从而引入了课题。虽然这节课效果还可以,但总感觉还有不少遗憾。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到北航的理学院院长z教授。它的数学课堂的导入语言很精致!大家都知道正弦函数的图像是一个优美的曲线!(投影打出)。李教授他说他曾经在中学一次教学时,是这样导入的,他用“东升西落照苍穹,影短影长角不同。昼夜循环潮起伏,冬春更替草枯荣”来导入。他的解释是,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在苍穹中运转。运转过程中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变化,地面物体影子的长短也就随之变化。同一物体的影子长度与光线角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角函数描述,让同学们对三角函数的图像印象非常深刻。在李尚志教授的大脑中,数学之美已经和自然之美融为一体。

  其次,我认为美丽的数学课堂,老师要善于投石激水,激荡思维之美!美国的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探索与创造是数学的生命线。”也有位哲人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充分挖掘,让学生在整个数学课堂中都在做思维的体操,充分感受数学的思维之美!上个学期复习数列的通项,教学案中有一道题目:

  (投影出下面变式启迪的一个个式子,可以一个个出现)

  开始同学们说可以多写几个看看,寻找周期。我这时引导说:如果没有右边的1呢?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等比数列呀!我立即抛出问题:那现在多出的这个1就不能想个办法让两边分担吗?学生思维的闸门立即被打开!立即有同学想到可以设:,构造出等比数列问题从而迎刃而解。这时候又有同学质疑了,这个1也太特殊了,如果是变量怎么办?我说这个质疑非常好,那就不妨设:吧。在大家积极思考与讨论下,一致认为可以设:,而且可以解出

  ,从而达到构造等比数列的目的。这时候班级又有几个同学嘀咕了:这个3还是很特殊,解答方程有拼凑之嫌。我大声夸奖问题提得好,那就改成4吧。也就是:。学生们都太激动了,我明显感觉他们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出火花。很快就有同学提出可以设:,这样这个问题就很潇洒的处理了。后来我又在他们火热的思绪上添了一把火,若变成:呢?学生的思维沸腾了。。。。后来我又适当降了个小温,刚刚过去的考试的最后一道题:不就是我们刚才激烈讨论的类型之一吗?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积极的思考解决问题呀,而且显然可以改进答案的做法。通过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发现原来数列是如此之美!

  最后,我认为美丽的课堂教师要有百分百的激情!教学之美它是要用心去体味的,学生只有在一个充满激情的课堂上才能进入知识的乐园。记得08的冬天,第一场雪,我当时穿着一件羽绒衫去上课,课上中间时我正对一道题目进行了多种随堂变式,一时兴起,立马脱掉羽绒衣,说了句“我太热了”,学生轰然大笑。几年之后聚会时,说起此事大家依然记忆犹新。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地方表现了数学的图像美、文字美和推理逻辑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主要看教师怎样去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课堂中的美丽,在教学中使学生走进美丽的“桃花园”。

  各位老师,今天我主要表达了我对数学课堂的一点理解。数学的课堂之美它有太深的内涵,我只是管中窥豹,不到不对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