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湘钢一中简介

湘钢一中简介

湘钢一中简介

  钢湘一中简介

  钢湘一中于1960年建校,隶属钢湘。20**年挂牌为省重点中学,20**年划归市教育局直辖。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发展为湘潭市区基础教育的龙头与展示窗口,是目前湘潭市区规模最大的学校。

  近年来,学校贯彻落实20**,树立“以师生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成为全市发展最快的一所学校。学校连年被评为z市绩效考核一类单位;校长z、书记z在z市教育局直属单位的综合评选中脱颖而出,连年被评为“党政一把手最佳搭档”。

  学校坚持“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努力推进“名师工程”,造就了一支注重团结协作、最具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在职教师318人,青年高级教师占有比例为市区首位。

  钢湘一中人传承“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湘楚文脉,为国家培养了四万多名合格初、高中毕业生,为高等院校输送了众多高素质人材,有的成为体育健将,如网球国手z、z等;有的在政界叱咤风云,如z省政协主席z,z市委书记z;有的在海外成功发展,如z,现任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全球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第一人”......

  近几年来,学校跨越发展,教育质量全面提升,高中教学质量连续改写历史。以近年高考为例:20**、20**年夺得湘潭市文科状元,20**年、20**年夺得湘潭市理科状元。20**年再创辉煌:周之恒以682分荣膺“湖南省文科状元” !王义磊获湘潭地区理科第二名(市区第一名)。

  五年来钢湘一中每年高考本科上线率,一、二本人数,尤其文化一、二本人数,近年已连续稳居市区第一,600分以上人数逐年增多,输送至清华北大学子7名,培养出省状元1名,市文理状元4名,学校以中等生源创造了一流成绩,连续荣获省级示范性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办学成绩誉满三湘,也树起了学校发展史上教学质量的一座座崭新的里程碑!

  钢湘一中也因良好的发展态势、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鲜明的办学理念与北大人才培养的一致性,光荣获得20**年度“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

  “承三湘人文,办一流名校”。钢湘一中人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将继续站在改革的前沿,开拓创新,开放办学把学校建成师生的学习乐园、书香校园和精神家园,并朝着与国际接轨的三湘一流名校阔步迈进。

234范文网-Www.234fw.com

篇2:泰兴一中办学特色简介

  兴泰一中办学特色简介

  我国自古便以“德行方正”为取士的标准,建校以来,我校便秉承着这一文化传统,提出了“做一个行方品正的一高人”的口号,在“为教师专业成长构建平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办学理念指引下,以方正文化规范师生行为,用方正文化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一、让方正文化气息充溢校园

  走进兴泰一高这座美丽的校园,方正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漫步在方正文化大道上,一方方镌刻着古今中外名人励志诗文的石碑矗立在校园内,厚重大气的“方正”二字令人浮想联翩。徜徉在方正池畔,碧波荡漾,荷花飘香,方方正正的池塘立在学校中央,其池畔有一石书曰:“常伴方正池,人亦方正;每见荡漾水,情更荡漾。”信步走来,3幢教学楼的命名独具匠心,高一至高三分别取名为:“志远、品正、行方”,意在勉励三千学子要行方品正、志存高远。图书馆、实验楼、体育馆则分别取名为:“崇文、尚实、弘毅”,将方正文化解读得更为具体:一个方正的一高人要崇尚科学文化,坚持动手实践,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力拼搏。“吮园”里的母子鹿则旨在提醒学子学会感恩。行政楼取名“思贤楼”,意为“见贤思齐”也。

  就是在车棚旁的角落,学校也细心地张贴了“随意难成行,方正成真人”的标语,提醒师生将车子排列成行,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都要“方正”为人。在兴泰一高的校园里,那刻有“求索”“尚志?博学”等书法作品的园石,那郁郁葱葱的香樟树、绿草如茵的草坪、四季飘香的花圃,处处都透着“方正”之气!而行走在方正大道上的师生,也无不显露着方正儒雅的风采。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会骄傲地说:我是方方正正的“一高人”!

  二、借方正制度打造优效课堂

  学校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从科室到年级,从教师到学生,从教学到后勤,从备课到作业,从学习到生活,从着装到礼仪等,都有相应的规范要求--方正制度。近年来,学校结合全校实际,规定了教师的四个基本素质:即纯洁而高尚的道德素质,强烈而持久的敬业精神,先进而切实的教育观念,渊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求教师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远离庸俗、远离铜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教学。为此,学校先后邀请了道德模范何建忠、唐月华等来校为教师作敬业奉献的事迹报告,以此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还邀请了有关专家来校为教师作教育理论、课题研究等讲座,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为了打通教师的成才通道,学校要求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中长期个人发展规划,沿着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等阶梯逐级攀升,让教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满怀憧憬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师资队伍的优化为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提供了保障。近年来,学校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打造“优质课堂,高效课堂,生命课堂,方正课堂”,不断转变师生的教与学的理念,从教与学两方面提高效率。学校曾提出过“三导”式的课堂教学理念,即:“教师--导师;教学--导学”“诱导质疑发问,激励求知兴趣;指导自主学习,点拨方法规律;引导积极思维,启发探索创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又在此基础上从操作层面探索出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点拨提升,拓展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三导四步”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学生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学习”转变;二是学生由“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三是教师由“注重讲解”向“注重引导”转变。

  学校还十分重视各类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譬如,以往的试卷讲评课,要么是教师答案一报到底,要么是教师逐条一讲到底,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消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面对这一问题学校首先在高三数学试卷评讲课上作了大量的尝试,通过长期探索、不断对比实验,终于走出了一条“自主学习,互助解惑,合作探究”的教改新路,理论和实践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这一课型的具体操作流程是:呈现测试情况→小组互助解惑→师生合作探究→学生消化整理。高三数学试卷评讲课的模式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趋于完善、趋于规范,在实践中证明这一模式真正解决了课堂高耗低效的现象。泰州市教研室也在我校召开了这一模式的研究会,并向大市推广这一成功的尝试。云南、淮北、徐州、无锡、扬州、盐城、泗洪、宝应和兴化等兄弟县市纷纷到我校进行观摩学习。

  有关专家高度评价了我校这一模式,他们认为这一模式有以下特点:一是用较少的时间解决了所有学生的存在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十几分钟的互助使得难度不高个别错误得以全部解决。二是使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听教师分析,有效提高了对教师讲解的理解效果。从心理角度看,这种模式下学生听讲的时间较短,而学生一节课中有效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且最为高效的时间段应是从10分钟到35分钟,这正是本模式下师生共同探究的时段。三是教师抓住典型问题进行讲解,使得师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四是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重点问题的变化与深化、提炼与升华,从而易于上升到规律、方法和思想的层面,提高了学生认识的深度,发展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五是本模式确保了学习过程的全员参与,这与教师讲授或教师与某个学生的相互问答相比,更能确保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的实施。尤其可喜的是在高三数学试卷评讲课的基础上,我校其它各学科也纷纷效仿这一模式,大胆进行创新,如语文课就总结出了“出示学习目标→自我发现→合作探讨→师生点评”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引进了竞争的机制,每节课给各小组答案进行评价,公布各组得分情况,学生班会也由学生自定主题,自我设计,自我活动。

  针对青年教师多、同学科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学校强化备课组长的功能,加强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形成了兴泰一高独特的“方正”效应。近年来,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有15%的教师获得省和泰州市青优课比赛奖项,有20%的教师在兴泰市举行的教学大赛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数学组被评为泰州大市先进教研组;语文组、英语组被评为兴泰市先进教研组;语文组还成为z市学科基地,被评为z省新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并协助省教研室面向全省举办“活动体验式教学”研讨会,受到与会专家一致好评。

  三、使德育始终指向方正育人

  学校以德育为先,在打造良好的师资队伍的基础上,以道德建设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人生教育”为重点,以激励学生进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抓落实、求实效为基本要求,把“方正”教育纳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序列化的轨道。并在打造德育工作特色的实践中探索出“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评价”的能力培养策略。

  学校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化的教育网络,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寻求三方的通力合作,加强对学生的全面管理,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道德基础的理念,围绕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素养、学习纪律等,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坚持日小结,月评比,期中、期末综合考核等测评方式。同时,学校还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结合新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了学生自主评价和相互评价的评价体系。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评价的原则,为每一位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加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整体性,营造方正育人的良好氛围。

  在方正机制的引领下,学校积极依托教科研平台,开创了德育新局面。先后开展了国家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师德建设的研究》和省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家庭成功教育策略研究》《自读自练自评研究》《开发学生学习潜能研究》《激励理论在转化后进生中的作用研究》等课题的研究,用科研指导德育工作,用课题推动德育工作。

  学校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征,科学安排,分年级系统地开展各项德育工作,让“方正”的理念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在高一年级,学校侧重开展方正做人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高二则着力于开展方正学习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高三注重开展方正理想教育,意在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校还针对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有重点地开展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诚信教育、生命安全教育、争做“绅士淑女”教育,培养学生对生命、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

  为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学校倡导学生日常的自主管理,一方面积极完善学生自主管理的机构,建立了班委会、学生会、值日小组等,参与学校管理;设立文明监督岗,监督校园环境卫生、文明礼仪、宿舍管理等。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在自我设计、自我组织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教育,在心灵的每一次旅行中,真正体会“方正”的精神所在,成为方正的一高人!

篇3:汨罗一中学校简介

  罗汨一中学校简介

  z省重点中学、z省示范性普通高中、z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罗汨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56年,现有在校学生3100余人。学校教学设施先进,设备齐全,图书馆藏书10余万册,期刊200余种。学校建有标准的塑胶田径场、塑胶篮球场、体育馆、校园网,办公实现微机化。学校坚持“均衡教育”、“公平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巩固率达100%,高考参考率达100%,本科录取率达90%。学校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各种竞赛名次在岳阳市居于前列。学校男女篮球队、田径队、健美操队多次夺得岳阳市中学生运动会冠军。

  学校坚持以“培养对民族负责能创造幸福生活的人”为办学思想,树立“严谨、厚爱、博学、善教”的教风和“尊师、守纪、乐学、进取”的学风,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努力创办三湘名校。学校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弘扬“科学”加“奉献”的精神,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业务过硬、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特级教师3人,中学高级教师90人,罗汨市级名师及骨干教师52人。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7人。学校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素质教育的课堂教改新体系,优化了课程结构,形成了“以人为本,融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于一体”的课程特色。学校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兴趣型课程等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学校重视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z省青少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并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学校以20**为指导,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办学品位,连续六年被评为岳阳市教育质量先进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验学校”、 “陶行知实验学校”、“z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z省体育传统项目优秀学校”、“z省青少年篮球培训基地”、“z省安全文明校园”、“z省园林单位”等称号。

  学校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z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海军工程大学、中南大学、z师范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多所高校优秀生源基地。同时,我校还获得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资格。

篇4:德文区一中中学简介

  德顺区一中中学简介

  z市德顺区第一中学创建于1911年2月(清宣统三年正月),校址在z学宫内,原名“德顺中学堂”。此后,校名先后改为“德顺中学校”、“德顺县立中学”、“省立第二农业职业学校附属中学”、“省立德顺县农业职业学校附属中学”。解放前的德顺一中虽然几度更名,数次迁址,但她在风风雨雨的历程中,却磨练了光辉的历史和革命传统。

  1949年10月,德顺解放,百业待兴,德顺县立中学也获得了新生。1952年县府重视文教,摒弃顺中旧址,选址县东路扩建新校舍,定名“德顺县第一中学”。1984年,县政府拨巨款全面更新校舍。

  20**年,在新城区建初中校区(现为德顺一中德胜学校),实现高、初中分离。20**年,区委、区政府经过反复调研、多方论证,在土地资源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征地250亩,建设新校区,并于20**年8月交付使用,目前已投入2.8亿元巨资。20**年3月开始负责管理德顺一中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20**年7月,德顺一中初中部德胜校区转为全民办,改名为z市德顺一中德胜学校;德顺一中初中部z校区由z街道接管,改名为z市德顺一中z学校。

  新校区坐落在交通便捷的南国东路,占地面积为16670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6680平方米,绿化面积为23280平方米,水体面积11361平方米。新校区建筑典雅大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完全能够满足60个班规模的教育教学需要,是一所具有南国水乡特色的花园式的现代化学校。它的建成对于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满足市民对优质学位的需求,惠泽莘莘学子,发挥品牌学校的规模效益和示范功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德顺第一中学是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教育部确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绿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工作示范学校、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20**年成为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并获得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目前,学校规模达60个班,学生近3000人,教职员工近3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有100名,研究生课程结业的教师有95人,市、区学科带头人23人次,骨干教师95人次。

  本着“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为学校未来发展改革”的办学思想,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胆探索办学新思路、新途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几年来,获多项地市级以上的集体奖励,有近百人次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及省市区各类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自1994年以来,高考升学率保持在95%以上。20**年起,本科上线率达88%,重点上线率超过50%。20**年高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重点大学上线人数名列z市第一名,重点大学上线率达到59.2%,名列z市重点高中第一名,重点大学上线率名列省第七、大学本科上线人数998人,上线率达98%,名列省第五名。20**年高考再创辉煌,重点大学上线人数603人,重点大学上线率64.2%,大学本科上线人数919人,本科上线率97.8%。取得了建校一百年来最辉煌的高考成绩,大踏步地跨入了全省的前列。20**年高考实绩取得跨越式的历史性突破:重点本科上线人数703人,上线率74%。黄韵同学获德顺区理科总分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录取。

  学校突出“重基础,求发展”的办学特色,设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个人成长,强调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人文基础和健康基础。以“多元培训”的思路,拓展教师专业成长渠道,增进教师专业素养,驱动教师专业发展。以“生本教育” 理论为指导,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构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高效课堂,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提升。以“高雅教育”理念为引领,开展生活化的品德教育,以社团为载体开展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张扬”,健康成长。

  尊师重教是德顺历届领导的优良传统,“党政以兴教为本、群众以支教为荣”是大家的共识。一中人坚信,有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这所百年老校,在教育改革的春潮中,乘风破浪,开拓前进,再创辉煌!

篇5:东营区第一中学简介

  营东区第一中学简介

  营东区第一中学是伴随着营东区新区的开发建设应运而生的一座现代化学校,学校坐落在营东区新区居民住宅区中部,南依z二路,西临z东路,东接z东路,背靠z路,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地理位置优越。学校总占地102亩,总规划建筑面积为47364.73平方米,总投资近1.2个亿。主要建筑物包括中学教学实验楼、小学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图书馆、体育馆、报告厅,可满足学生学习、食宿、运动、休憩等全方位需求。整个设计坚持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各类建筑规模和档次均达到了省内一流的标准。学校各类设施配套功能完备,科技含量高,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组织进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功能室有语言教室、微机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史地教室、音体美教室、科技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和多功能报告厅等,普通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投影设备,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实现"无纸化"办公,拥有独立的校园信息网,可实现网络化教学。

  学校设计规模为60个标准教学班,其中小学部教学班36个,中学部教学班24个,9个小班,可同时容纳3090名学生就读。

  营东区第一中学的建设是营东区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承载了全区人民发展营东区教育事业的殷切希望,因此,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和整个教育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区委、区政府为学校的建设提供了雄厚的财力保障,区教育局把区一中的启动和发展作为20**年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为了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区教育局下大气力在全区公开招考教师,把最好的教师选调到区一中任教,目的就是把区一中打造成为营东区教育事业的龙头,在全市树立我们营东区教育事业的品牌。全区人民更是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了热切关注。使我们在建校伊始就拥有了34个教学班,1750名学生和123名教职工的规模。全体教师均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62人。中学高级教师8人,中学一级教师30人,小学高级教师1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实施"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习每一位学生、友爱每一位学生、教好每一位学生、依靠每一位学生"的"七个一"民主教育工程,把"用爱心培育爱心,用智慧培育智慧,用生命培育生命"作为学校的办学格言。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并把信息技术课作为重点课程。通过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使孩子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感,从学习中培养自信心,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从"学会知识"向"学会学习"的转变、从单纯提高课业水平向重点提高个人素质的转变。适应了现代化建设对开拓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