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温州中学八年级社会实践微课程活动总结

温州中学八年级社会实践微课程活动总结

温州中学八年级社会实践微课程活动总结

  【编者按】近年,我校开创性地开发了“社会实践微课程”,利用家长资源,把特教学校、非遗馆、生态农场等社会资源都变成了学生的课堂。经过实践,学生收获颇丰,社会反响较好。

  20**年的最后一天,艳阳高照,八年级的学生、家长志愿者、学校带队老师和各实践对象单位的相关人员,迎来了不同寻常的一堂课。

  八(1)班的49位同学在数位家长的陪伴下,来到浙江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下属的州温植物园,种植名贵经济树种“降香黄檀”。在植物园的科普栏,学生**家长、植物学博士**协同同事**博士为孩子们细细讲解森林的10大功能及降香黄檀的作用,还为孩子们做了植物的分类介绍。虽然博士身边的包围圈层层叠叠,外围同学听到的声音已不清晰响亮,但是孩子们的表情都十分专注、投入,体现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良好的习惯。

  在种植降香黄檀的时候,信心满满的孩子们小心翼翼双手紧握每株价值上万元的树苗,开心高呼:“我们来种摇钱树!”整坑,植苗,扶正,挥锹,培土......合作的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互助的细节处处体现。近一个小时暖阳下的劳作,八(1)班的孩子们一共种下了近百棵树苗。

  课程内容在“种树小能手”的评选和植物辨识问卷现场赛中被推向了高潮。学生**等八人被评为“种树小能手”,**、**在22种植物标本中辨认出了16个,成为植物知识小达人,率先选得心怡的,被俗称为“肉肉”的小盆栽,喜笑颜开。

  八(2)班的同学们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来到州温市职业技术学院,充满好奇地实地参观校园,体验大学生活。通过实训基地的参观,同学们对设计类、电机类等专业实际操作有较全面的了解;通过参观茶山大学城,他们还感受大学城人文文化氛围,为自己的学习树立了新的目标。

  八(3)、(10)班的同学们带着强烈的好奇来到州温医科大学的人体标本馆,参观人体标本。人体内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7大系统里各器官完整精确地被呈现;神经系统如何发挥作用;肌肉为何充满力量......一个个有关人体的疑问,在专业志愿者深入浅出的讲解中被一一解答。“我”的结构、“我”的工作原理、如何珍惜健康、如何珍爱生命......孩子们上了非常实在、直观的一堂课。

  八(4)、八(6)班的同学们在非遗馆参观蓝夹缬馆、龙舟馆、瓯窑馆,游览百工一条街、互动区......传统图文、实物展示与现代声光电展示相结合的手法,全方位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享受。参观之后,他们还画脸谱、做瓯窑,充分体会了传承非遗的不易。有同学由衷地感慨:“非物质文化遗产太需要我们的了解、保护了!我和我的同学们都会为保护宝贵的非遗财产而努力的!”

  八(5)班同学们的课堂在州温大学。他们参观了物理演示实验展示厅、动物标本陈列室、育英图书馆。整个参观过程寓教于乐,充满趣味,动感十足。孩子们边体验、边思考,更直观,更有效地了解了州温大学的部分展馆,并近距离地体验了大学生活。

  八(7)、八(8)、八(9)班的同学们则走进州温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启了一段温馨之旅。他们和视障、听障以及部分智障孩子们零距离互动,互赠礼物、娓娓谈心、开心游戏......“启明”、“启智”、“启音”,本是该校几个班级的名字,当天则成了孩子们活动内容、活动意义的极好诠释。平时的“学霸”成了小妹妹的知心姐姐,平时的“调皮鬼”成了小弟弟眼中的折纸飞机的能工巧匠;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席地而坐;比肩靠墙......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感受了关爱弱势群体必要性,和付出爱心后自我的满足感、价值感。

  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收获满满,家长义工也感慨万千。八(6)班的**同学家长说,全程陪同不但不辛苦,反而因为难得有机会看到儿子和同学、老师的互动而满心欢喜;因为看到了孩子的优秀表现而对孩子有新的认知。而带队老师和班主任们,辛苦之余也觉得,不一样的课堂,看到不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家长。八(9)班的刘彩萍老师说,有时真觉得会教育的家长令人感动。她举例说,学生**家长不但全程参与策划活动、一路跟拍,还在活动结束后在群里点名表扬很多孩子的细节之举:“**同学弯下身子和小同学对话,真是体贴。”“**同学用纸巾为小朋友擦鼻涕,好样的!”

  不一样的课程,不寻常的教育合力,不一般的课堂形式,不可磨灭的20**年末记忆,为我们的社会实践微课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www.234FW.com 234范文网

篇2: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为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3月13日,在校党委的倡导和组织下,我校党员们赴文成开展了送教下乡的活动。

  13日下午,党员们在***书记的带领下,送教到县实验中学。书记作了讲座,从老师们听讲座时频频点头微笑的神态中,可看出他们受益匪浅。

  同时,**老师上了一堂语文阅读课《好嘴杨巴》,***老师上了一堂科学复习课《浮力》。课后,由县教研室副主任**老师组织研讨,两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学为中心”的理念,受到一致的好评。

  老师们一致认为**老师的课教学内容选择精当,课堂与学生研讨的是学生真正不懂或困惑的东西,教学内容有梯度,能实现从目标起点到终点间的跨越;教学设计新颖,设计的问题能有层次地引领学生的思维逐渐发展;以语言为抓手引领学生深入体会文本的意蕴,语文味很浓;课堂激趣与教学重点有机融合,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氛围好效率高,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

  老师们说,这样一节好课,能给我们多方面的启发,收获很大。怎样才能备出这样一节高质量的好课呢?陈丽伟老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到:1.要重视学情,真正把握学情;2.教学的灵感有时来自对教材全面深透的理解,要认真深入地研读教材,找自己有感觉的点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口;3.收集浏览与文本相关的资料,拓宽视野,以便从宏观上了解文本的教学价值所在(教师平时要多读书);4.要真正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备课。

  金雷老师的复习课以九年级学业考试为基点,从实际问题出发,即贴近学生生活,又不失创新地对浮力的概念、浮力的方向、浮力大小的计算、阿基米德公式及变形公式的运用进行了复习。整堂课以学生的学情与能力为出发点,摒弃普通复习课机械的重复,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回顾的方式。通过海浪上的船体受到浮力的方向的情景设置,五个测量浮力大小实验设计方案可行性及船体航行过程中浮力变化的讨论,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发掘、突破基础概念中的重点与难点,并找到自身知识体系上的缺漏,很好的达到了复习课的目的:巩固基础,拓展思维,适度提高。

  赶来听课的还有文成其它兄弟学校的老师,他们纷纷说,不用赶那么远的路,在自己家乡听到这么好的课,还进行了这么深刻而实在的研讨,真好!希望你们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常来,我们非常欢迎!

篇3:温州中学HandInHand游园活动总结

  Hand In Hand 手牵手传递温暖,感受校园中的志愿者精神。

  食堂门口的空地上开展了由温州中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精心组织筹办的游园活动,其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校园志愿者精神,感受属于它的温暖。

  这一次的游园活动分别分7个项目进行,各自都有琅琅上口且生动形象的名字,如:一失中的,微笑一刻,骄傲拐杖等。所有项目都以趣味的游戏做载体,向同学们传递志愿者活动中所能体验到的快乐,并让大家提前感受医导、关爱福利院等各项志愿者活动。

  同学们都很配合这一次活动,活动现场十分热闹,明媚的阳光更为此次活动添彩。最受同学们喜爱的是春风化雨这一个项目,这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体会到在福利院中与孩子们亲切交谈的感觉。我们准备了许多童话故事,同时由几名青协干事模拟福利院中孩子的形象,尽最大努力模拟在福利院中的氛围。我也参加了这一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那一份独属于志愿者活动带来的温暖。同样是帮助同学们了解志愿者活动的另一个项目是微笑一刻,走出食堂便能看见站作一排带着温暖笑意的参与者。这个活动所对应的是医导活动,微笑的站立着不仅给路过的人带来温暖还能使自己心情愉悦。还有几个趣味性的项目,如骄傲拐杖,一矢中的,无声有意等等。骄傲拐杖由竞速模式让同学们模拟残疾人艰难的行走,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加体谅残疾人。一矢中的则是让人感受了盲人平日生活中的无法视物之无奈。无声有意两人为一组进行口型猜词的游戏,体会聋哑人平日语言交流的不便。又比如知识竞赛,我们的青协干事们精心准备了一系列有关志愿者活动的题目并采取限时抢答的模式使活动更加有趣。

  而最令人感动的是微心愿的认领。50张写满微心愿的卡片悬挂在两树之间的麻绳上,随微风轻轻荡漾,就像是孩子们的梦想在空中飞翔。有许多同学都被这些小小的心愿所触动,并且决定帮助孩子们实现他们的梦想。

  通过此次游园,我们感受到了志愿活动的快乐,了解到了志愿者这一个群体以及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常识和事项。并且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志愿活动中来。Hand In Hand,让世界充满爱。

篇4:冬至寒未至,麻糍暖人心温州中学爱心活动总结

  中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队在温州松台广场举行了义卖麻糍的爱心活动。

  在冬日暖阳的沐浴下,青协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队怀揣着热情无私的心,用义卖麻糍的方式来迎接冬至,这一年冬寒还未至,冬季更是因同学们的爱心而增添几分暖意。同学们早早便来到了松台广场,整齐划一的红色志愿服饰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眼球。志愿者们认真且有序的与校工叔叔一起将桌子安放好。桌子刚一落地,一些市民便涌上前来好奇的询问。当由学生亲手制作,还留有余温的麻糍在桌子上一字排开时,就连同学们也被这在阳光下似是明亮发光的麻糍所吸引。麻糍用了干净的盒子所一份份包裹,足可见同学们的暖暖心意。

  不知是谁的第一声吆喝瞬间点燃了义卖现场的气氛。人们迫不及待纷纷大步上前来,在问清活动的来由后,都由衷赞叹温州中学同学们的爱心,“你们能想到用这样的方式来献爱心,真的是社会的正能量!”经过摊位的每个人都十分积极的买下许多麻糍以献爱心。许多爷爷奶奶也上前参与交流,许多同学都用流利的温州话与老人家们聊天,爷爷奶奶们喜笑颜开,也买了不少麻糍来支持义卖活动。不到三十分钟,第一批的麻糍便被清扫一空。同学们欣喜地看着四周人群的手上都提着麻糍,而传递爱心的意义就在此更加重要,而这种力量足以温暖人心,温暖这个社会。

  第二批麻糍以更多的量强势登陆松台广场。还未等同学们将麻糍摆放好,心急的人们便上前询问购买,摊前络绎不绝的市民也感染到了同学们。许多来自温州中学的学生特地从家中赶来,加入新的帮忙行列。“这是我们自己亲手做的,我也买了几盒,超好吃的!”买了麻糍的同学也极力宣传这次的活动,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注到这里来。有一位叔叔一次性竟买了九盒麻糍,在同学们的感谢之下,他接受了采访并且表达了对这次活动的大力支持。不多时,在第二批麻糍全部售出之后,这次义卖麻糍的活动圆满结束。

  这次活动所带来的价值也许在场的每个人都能深切的感受到了。同学们虽然只是将一份小小的麻糍买出去,但仅是如此就能将每个人热乎乎的爱心也传递出去,并且因人们的参与而将这份心意传递的更远,也更加富有意义。而与此同时,志愿者的服务精神也得到了发扬。我相信这次活动也将成为一个契机,会鼓舞更多的同学甚至社会上的人们去行动,让包裹如今社会的坚硬外壳熔化至尽。即使冬至寒至,麻糍也足以暖人心!

篇5:《高中新课程下学校文化的建设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优质学校的灵魂,是优质学校重要的生命根基。学校文化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无形的、潜藏着育人价值的课程资源,这种课程资源的科学开发,是每一所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打造学校品牌的主导取向和重要内容。过去多年里人们一般只对高校的学校文化研究感兴趣,却淡化对待中学的学校文化研究。比如:提及北京大学,人们自然会想到蔡元培,他在“兼容并包”的广阔、自由的精神空间里,创造出全新的北大文化。即以“科学与民主”、“个体精神自由与独立”,“重新估定价值”的怀疑主义精神与“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宽容、博大胸怀为核心的新的世界观、新思维、新伦理、新方法、新学术、从而为北京大学适应新的时代变革提供了新文化理想、新的价值体系、新的想像力与新的创造力。再如:人们谈起清华大学就能想到他的学校文化,“严谨治学、精于学术”使得清华大学能成为国家的学术中心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是世界最负有盛名的大学之一。他的学校文化集中体现的“与柏拉图相知,与亚里士多德相知,二更重要的是与真理相知”,这也充分体现了探求真理的大学精神。英国的剑桥大学,建校近800年,培养了60多位偌贝尔奖得主,他的学校文化赋予个体以学术自由,使他们能够追求自我的理念、思想。她遵循“自学、独立思考”的教育方针。

  然而,中学特别是全国有影响力的中学,她们在构建自己的学校文化同时,往往是过多的是继承,“有继承才有发展,学校需要风格,风格来源于传统,传统需要创新”。面对新的世纪,面对已经推广了的高中新课程,学校文化的重新思考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高中新课程已经从20**年全面启动研制,20**年的高中新课程的实验推广,到20**年的已在14个省市的逐步推开。至此,我国21世纪的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形成。新课程的总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围绕这个新目标,现在的高中,特别是省级重点高中,应该重新思考学校的文化定位,文化体系,文化构建。在育具有何种素质的人的层面上需要研究与实践。

  学校文化的建设,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学校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遵循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定位自己的文化核心。从学校层面来看,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一是打造学校品牌,二是对学校进行改革。从课程层面来看,现代学校建设旨在促进学生真实的发展,而不是虚假的发展,既要有显在课程(这种课程是指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实施的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又要有潜在课程(这种课程是相对于显在课程来而言的,在需要通过正式的课程来实施,而是通过无时不有、无处不再的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文化氛围和人际情景,例如:校舍建设、教学设备、校貌、校园精神文化、教学礼仪、校训、校纪、校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健全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只有将显在课程与潜在课程一道构成相得益彰的学校课程范畴,才会积极推动学校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二是从学校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和最深刻的内涵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最终体现为教师与学生在生存和发展方式上的现代转化,其实质是现代学校文化的建设,即根据新课程要求对现代学校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重建一种与学校和人的现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学校文化。

  目前,现代中小学都面临着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新的课程与旧的教学方式等的矛盾冲突,使学校面临着复杂的文化价值选择。在这种背景下,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就显得日益突出。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首先,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应该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孕育优秀的学校教育,使学校文化成为凝聚学校群体成员的重要精神力量,成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其次,现代学校文化建设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来说,文化的发展要经过文化认同、文化融合、文化重构三个阶段,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第三,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关注文化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学校文化充满活力。只有将高中新课程理念与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思考才能真正探究出现代学校文化的内涵、机制、策略、途径等,才能给中小学构建现代学校文化提供新的启示。

  二、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

  课题“高中新课程下学校文化体系的重建与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新的课程背景下重新对学校文化进行思考,构建适合新高中课程体系的学校多元文化体系。从基础教育的高中阶段思考对人才的素质培养,特别是对高中学生素质的发展的研究,对培养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人生和介入周围世界的研究,学校文化应该包涵的重要内容等等。着手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有:

  1.研究普通高中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因

  学校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和最深刻的内涵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最终体现为教师与学生在生存和发展方式上的现代转化,其实质是现代学校文化的建设,即根据新课程尺度对现代学校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重建一种与学校和人的现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学校文化.

  2.探究普通高中学校文化建设的机制和策略

  准确把握时代和现实社会给学校教育提出的深层或前沿问题(核心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进而确立现代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主导文化精神,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必须首先面对和解决的课题。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在于立足于实现人的发展这一核心价值以及理性与人本的主导文化精神,对现在学校文化模式的非现代因素进行反思和批判,并以此为基础,对已有学校文化的挖掘、改造和重建。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研究处理好如下一些矛盾:(1).学校文化的超越性与社会文化的制约性之间的矛盾;(2).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3).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

  3.研究普通高中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在于立足于实现人的发展这一核心价值以及理性与人本的主导文化精神,对现在学校文化模式的非现代因素进行反思和批判,并以此为基础,对已有学校文化的挖掘、改造和重建。形成基础教育阶段高中的校园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网络文化和课程文化等体系。实现现代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那就是实现人的发展,形成这所学校所特有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反映这所学校生活在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的整体特征。

  4. 研究普通高中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它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对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有着独特的作用,是课堂教学、常规教育无法替代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物态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为主体,从主体着眼,正面突破,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推动素质教育的稳步实现。

  5. 研究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所体现的文化

  6. 研究学校文化整合应由哪些方面构成?

  7. 研究就一所学校而言,对学生影响最大、最长久的是什么?

  8. 研究高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9. 研究高中新课程下的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

  10.研究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精神文化等

  11、用整合的策略研究学校文化整合观、主导价值观

  12、研究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校园文化的形式与内容等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1.建设学校文化的主要思路

  一所学校,应该有诸多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学校环境建设,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硬件规划,道德思想强化等,所有这些内容都不应该离开最重要的基础,即学校文化建设。它是在多维变化的过程中,通过辩证批判的取舍,经过提炼和升华,形成的具有核心意义的学校精神和方向,它能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等变革,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是成为学校培育现代人所具有的独特财富和资源。

  建设学校文化的主要思路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让一批批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发展和完善并留下鲜明的文化特征。 学校教育如何构建新的学校文化?凭空制作显然不行,把各种"流行"拿来拌成"文化色拉"同样不行,让各种文化轮流坐庄,或"只取其一,不及其余"也不行。在我们看来,可以采用的合理策略是整合。利用高中新课程的理念整合学校、社会、文化的元素。为完成这一整合和重建的艰巨任务,我们认为,至少要讨论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第一,学校文化整合的策略;第二,学校文化整合的主导价值观;第三,学校文化整合的主要方面。整合过程的基本步骤有,首先需要明确学校文化的主导价值观,它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主导价值观在学校领域内的特殊表现。然后是构建学校文化的总结构,在总结构框架清晰的基础上,再来勾划每一方面、层面的框架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怎样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实现新的文化追求。这是一个由部分到整体、由内容到价值、由静到动的生成过程。学校新文化的生成最终必将促进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造。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围绕研究目标展开教育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修正方案、调整目标,使研究工作卓有成效。例如:德育模式的行动研究。一是要注重主体性的德育模式,着眼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在学生常规德育管理产生实效的基础上,学校积极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活动,让学生参与制度制定,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使他们产生了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了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理念。从早锻炼到课间操、眼保健操,从早自习到晚自修,从寝室、食堂到教室,从劳动卫生到纪律,到处都可以有学生参与管理的身影。二是实践学校、家庭结合的德育模式。

  (2)个案研究法

  利用实验方法,从点到面,从全方位进行学校文化的探索和研究,把校长、学生家长、教师和学生都吸引进来,定期开办家长学校,改革家长会内容和形式,邀请专家、学者做报告,老师向家长介绍成功的教育案例和方法,使大家得到清新、实用的德育理念和措施,统一思想,统一行为、统一价值观,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

  (3)整合法

  整合学校资源,创建优秀的教师文化。一是要为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一定的物质条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给予优秀教师充分的鼓励,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让教师有能力维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培育教师的人文精神。二是加强专业实践的参与式培训、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让教师在具体化情境中提高教师追求事业的精神和能力,使其自觉研究教学行为规范等。三是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给教师创造机会,增加机遇,让其才能得以展示。四是倡导教师新的专业生活方式。如鼓励教师集体教研和体验交流,坚持教学日志和轶事记录、整理,建立专业成长档案袋等。使教师成为“重精神、不计较名利、以学习者自居、对人有信心、乐于助人、择善而行、不怨不尤、情绪稳定、自律自强、有使命感”等10项特质“文化人”形象,促使每一个人能够在自觉的层面上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创学校管理文化的新亮点。

  (4)调查法

  在每一个年级段设计不同的学校文化管理模式,并采用问卷调查式进行课题研究,探究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管理模式。

  (5)文献法:

  了解学校文化的研究动态;了解高中新课程带给学校发展的变化状况;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内涵及其对学校文化产生的影响,从而运用正确的观念指导课题实践工作,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6)经验总结法:在实践中对已经获得良好效果,并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教育活动进行回溯研究,做出系统总结;

  (7)教育比较法:在时间跨度、级段之间进行纵向比较,在同年段不同班级、同类群体之间进行横向对比,提炼有说服力的理论证据。

  四、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一)现实基础和历史条件

  1、现代化的教育环境

  校园占地338亩,建筑面积达7.6万平方米,总投资2.2亿元。生活污水处理生态型、草坪灌溉天然节水型、沿河驳坎亲水型、校园绿化自然型。环境布置独具匠心,七岛六桥,亭台水榭,设施先进,环境幽美。融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为一体。

  2、历史上,我校德育有着优良的传统。

  浙江省温州中学创办于1902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源远流长。历史上,本校就是浙南地区传播民主思想和革命火种的基地之一。著名校友郑振铎、谢文锦、卢声亮等人就曾在校园、浙南大地留下了光荣的革命足迹。一代又一代的后学者继承传统,用行动践行着学校的校训--“英奇匡国,作圣启蒙。”优良的传统是温州中学得天独厚的优势。

  3、近年来,我们的学校文化已经初具框架。

  ⑴学校文化科学化建设。侧重文化队伍、德育手段、学校文化目标的研究,形成的主要观点有:全员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坚持“一个核心,两种教育活动,三个实施渠道”的文化体系(90年代初提出);学科教育文化渗透(1992年在全省教研大会上经验交流);“四度”的德性育人目标:洁度(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强度(坚强的意志)、量度(与人相处的雅量)、韧度(承受压力的能力)教育的德育目标;校园文化建设分三个层面(校集体、班集体、自然群体)实施;分层次班集体建设,高一年级段为“形成班集体”,高二年级段为“巩固班集体”,高三年级段为“优化班集体”。

  ⑵学校文化制度化建设。强调文化管理、文化载体、规章制度的规范,形成的基本观点有:

  学校文化、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校园文化五位一体;鲜活的学校文化的载体有利于学生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学生教育活动的制度保证。

  ⑶学校文化多样化建设。在学校课程、学科渗透、校园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学校课程(显在课程、潜在课程、认知教学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需要深化;学科中的文化渗透,教师的文化意识和自身文化素养有待提高;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格的熏陶具有重要意义。

  ⑷学校文化特色化建设,主要有“班名命名”活动、学校活动班级承办制、学生社团建设、学校网络电台等。

  (二)保障措施及研究力量。

  本课题由省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温州市名校长、温州中学校长胡海帆负责,胡校长曾负责过的两项省级规划课题研究,《把探究式学习纳入高中正常教育过程的实践与研究》、《以成“人”为目标的德育模式研究》都已经顺利结题,并获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课题组成员多数参与省级课题研究,积累了课题研究的经验。学校各处室将尽力做好本课题的协调、管理工作。学校在财力、人力、物力上将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方便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松林,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现代化发展《中国教育学刊》20**年第8期

  2.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构建》,《教育参考》1994第4,5期

  3. 李金初,牛玉发,试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 《中国教育学刊》,20**年第7期

  4. 苏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 《课程.教材.教法》,20**年第7期

  5、陈向明等高中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