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于都中学简介

于都中学简介

于都中学简介

  江西省都于中学创始于1938年,1978年被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占地面积220亩。历经六十多年的时光淘洗之后,学校依然弦歌不辍,始终以校风淳正、师资优良、学子勤奋、人才辈出而闻名遐迩。现有学生4168人72个班级,教职工289人(专任教师229人),其中高级教师58人,省市劳模、先进 6人,市学科带头人8人,研究生6人。走进学校,教学区、运动区、办公区、生活区、生物园各成体系又共同构成和谐的育人环境。在这里,孩子们在宽带网上尽情冲浪,在校园广播站了解国家大事,在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上尽显个人风采,在各种文娱表演中彰显个性。

  学校以“三个面向,一个名校,高素质学生”为办学宗旨,形成了“德育为先,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实践了“育人为根本,质量是生命,教师是关键,教学是中心,教研是后劲,管理是保证”的办学思想,始终坚持“教育抓全面,育人抓全体,教学抓全程”的办学原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果显著。近3年来,三度荣获“省文明单位”称号;省市级嘉奖或荣誉称号主要有:1997年起连续十年被评为“市重点中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园林绿化达标单位”、省“电教工作先进单位”、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还被国家教育部评为“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承担单位”;在前三届市“英东杯”比赛中,男排、女篮、男足多次获第一、第二名。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采取“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育人措施,实施了以课堂教育为主导,以科研化、现代化为两翼的学生培养系统工程。同时,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构建了“德育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的德育网络系统,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生始终在榜样的力量、老师的鼓励与自己的鞭策中天天向上、天天向善。二、固本培源,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充分运用竞争机制、奖励机制、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言行;开展师德师风活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打造了一支业务素质硬、理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三、双线管理科学化,教育教学质量有保证。对教师实施教研组备课组管业务、年级组管具体工作的双线管理模式,使教师的每一项工作都卓有成效。四、深化教研教改,激化内在活动。教科研工作全面铺开,师生人人参与,不以艰深为荣,而以创新为优;不以高、尖为表率,而以面向全体为根本;注重实效性,追求前瞻性。五、人性管理,民主治校。教代会、工会是上传下达的桥梁,学校党政也能虚怀若谷、先调查后发言,通过与教职工交流谈心广纳群言,“校兴我荣,校衰我耻”观念深入人心。 都于中学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目前,于中人正以过去的成绩为新起点,更以豪迈的斗志,去迎接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挑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能戮力同心、锐意进取,只要我们能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都于中学就一定会成为中华名校。

234范文网-Www.234fw.com

篇2:赣州中学简介

  校训:文明自信励志创新

  校风:勤奋进取大气和谐

  教风:爱生敬业博学善导

  学风:尊师守纪笃学善思

  办学理念:让每一个赣中人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办学宗旨: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办学目标: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

  【学校概况】

  州赣中学是州赣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完全中学,是市政府重点建设的民生工程。学校位于州赣市章江新区西南侧,毗邻城市中央公园;校园占地面积281亩,建筑面积11万平米,总投资3.15亿元。校园布局按功能分为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这四大功能区相对独立,布局科学。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整体建筑呈欧式风格,融坚强不息的“红色文化”、团结奋发的“客家文化”和开拓创新的现代文化为一体,形成“知行合一”的书院气息。学校以“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为办学宗旨,以“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为办学目标,以“让每一个赣中人都享受成功的喜悦”为办学理念,致力于打造江西省乃至全国品牌名校。学校现有93个教学班,近5000名师生。

  【设施一流】

  州赣中学按照“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各项建设坚持高档次、高起点、高规格,校园网络等部分设施设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教学区有8栋教学楼,150间教室,教室装备有领先国内的班班通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运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能够轻松地与学生进行交互式课堂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新理念。学校还建有4间装备了实录播系统的阶梯教室,每间阶梯教室可容纳200多名师生。

  学校实验设施高端。科技楼里有5层60余间专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室。这里装备了一流的化学通风实验室、电学实验室、理化生数字探究实验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数字语音探究室、两间现代声光技术的历史、地理教室。学生在这样的实验室上课,有身临其境之感,学习效果倍增。学校拥有配备中央空调的图书馆。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达4100多平米,现藏有20多万册精品图书和电子书籍。图书馆配有可供教师、学生阅览、查找资料的阅览室、期刊室、过刊室、电子阅览室等功能房。

  学校还建有全省一流、能承办国家级赛事的体育运动场馆。它主要由田径运动场、室内体艺馆、篮球场、游泳馆和网球场五个部分组成,面积共达43800多平方米,其各项设施均按照国家级重点赛事标准建设。室内体育馆配有2个羽毛球场,32个乒乓球桌和一个实木地板篮球场;别外,还装备了设施齐全的4间音乐教室、4间美术教室、2间职工健身房、1间舞蹈练功房。高端的校园网络设施、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已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目前学校已建成6间计算机网络教室,40间电子考场系统,2间学术报告厅,以及网络集成与网管中心,全数字化多网合一网络广播系统。学校为每一位任课教师配备了教学用笔记本电脑,各处室、年级组均配备了办公电脑,并接通了高速网络。

  一流的网络设施,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数字化校园和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师资力量】

  州赣中学师资队伍整齐,学科结构合理,阵容年富力强,是目前州赣市师资素质过硬、教学教研最具活力、家长学生最为满意的名校之一。学校拥有“江西省优秀校长”和精干的教育教学管理团队,现有345名教职工,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省优秀教师3名;特级教师7名,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60名,金牌教练8名,硕士研究生70余名。这是一支经验丰富、专业过硬、充满活力的教育教学团队。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学校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确保每位教师每年至少一次外省外市学习机会,学习国内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同时聘请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加强国际交流活动。一流的师资为学校快速提升办学质量和打造教育品牌奠定良好的基础。

  【办学特色】

  州赣中学首创“红色班”,开设“宏志班”。“红色班”面向全市招收老红军、老革命、老干部、劳模、道德模范、军烈属、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其他先进荣誉的红色家族的后代,其中考成绩须达到州赣中学划定分数线。市政府给予每个“宏志班”“红色班”学生一定的经济补助。“宏志班”“红色班”的孩子可以免书本费、学费和食宿费,真正让革命先烈和劳模的后代享受免费的高中教育。这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专门为革命后代开设的班级,开辟了向革命后代奉献优质教育资源的先河。这是赣南教育史上的创举,也是拥军优属的现实典型。州赣中学的“红色班”已经成为学校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也是赣南人民呈献给全国人民的一张教育名片。

  “珍珠班”是州赣中学开设的又一个品牌特色班级,是20**年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在赣南地区仅为我校“双特”学生专门开设的班级。自20**年开始,州赣中学将每年面向全市招收至少100名家庭特困、成绩特优的学生入读“珍珠班”。“珍珠生”在高中阶段将得到由基金会为他们提供的每人12000元生活补助,大学期间还可继续向基金会申请资助,除此之外,学校还将免除他们的学费。

  学校着力打造外语教育品牌,以双语教学促进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20**年9月,经上级批准,州赣中学增挂州赣外国语学校校牌。20**年7月,州赣中学被列为江西省普通高中外语教育特色发展试验首批试点学校。9月,学校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携手成功创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州赣中学高中国际班”,成为学校第三个品牌特色班级。“国际班”学生修完高中三年学业,即可申请或推荐申请到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继续攻读。“北京外国语大学-州赣中学高中国际班”将为赣南学子留学深造创造不可多得的机会。

  【办学成效】

  州赣中学治校严谨,管理规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快乐、蓬勃向上的学习环境。学校创办以来开局良好,势头看好。仅仅两年时间,全体师生让一所朝气蓬勃的州赣新名校展现在赣南人民面前。据统计,我校共获国家级奖30多项,省级奖100多项,市级奖400多项。20**年11月,我校代表队以绝对优势勇夺全省第二届普通高中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决赛第一名;12月在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中,我校钟毅、王天瑜等6位同学获国家级奖项,取得了全市高二最好的成绩;20**年5月,在全国英语创新大赛中,学校共有80多名同学获得进入复赛,名列华中地区前茅。20**年江西省学业水平测试我校学生通过率100%。在课题研究方面,20**年州赣中学仅省级以上立项课题就达20余项,列全市学校第一。州赣中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得到了赣南人民的普遍赞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莅校考察者络绎不绝。从开办前夕至20**年7月,学校的参观接待量高达5000多批次,4万余人次,学校美誉度迅速提升,品牌学校的实力初步彰显。州赣中学广阔的舞台让每一位赣中人尽展个性,收获成功的喜悦。

  【社会关心】

  州赣中学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的关心和厚爱。自筹建、开办至今,学校得到了教育部和省、市及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zz,省政府副省长zz,市委副书记、市长zz,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zz,省体育局局长zz,市委常委、副市长zz,原市委副书记zz,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zz,市委常委、副市长zz等几十位省、市领导先后莅临我校视察、指导工作。他们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国兴集团名誉董事长zz先生、州赣籍旅美华侨zz先生,他们心系教育,心系下一代,慷慨解囊,捐资助学,分别在我校设立“zz奖学金”和“zz奖学金”,以奖励我校品学兼优的学子,激励赣中学子积极上进,勤奋好学,将来为家乡、为社会多做贡献。这已经成为我校一道独特的风景,形成学校自己的爱心文化。

  州赣中学是赣南红土地上升起的一颗新星,是赣南学子求知成才的理想乐园。州赣中学科学的规划设计,先进的教学设备,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精良的师资队伍,优秀的莘莘学子,必将促进州赣中学腾飞!团结务实的赣中人正在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书写教育传奇,我们坚信,充满活力的州赣中学必将承载无数赣南人的梦想,和谐共进,乘风破浪,驶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篇3:新阳实验中学简介

  湖北省新阳实验中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兴国儒学。1910年, 在儒学原址上创办阳新第一所近代中学--兴国州中学堂。新阳实验中学是兴国州中学堂的唯一直接继承者,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中学办学历史。

  校园占地面积6555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2227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19598平方米。现有84个班,共4739人,其中高中生20**人,初中生2718人;在岗在编教师350人,其中高级教师151人,特级教师2人,黄石名师2人。馆藏图书近8万册。拥有可供3000人食宿的学生食堂、公寓群,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办公大楼、理化生实验大楼、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和现代化的塑胶运动场,安装了一流的智能语音系统,配备了数字化智能物理实验室。

  学校确立“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民主决策,依法治校”的治校理念。坚持“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的教学理念。树立“转作风、树形象、强管理、提质量”的工作目标。关注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和风清气正的氛围。

  初中部已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龙头。中考高分率、上重点高中人数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近五年,每届至少1名学生考入华师一附中,每年20余人被黄石二中录取,每届100余人过县重高线。20**年中考,zz荣摘全县桂冠,4人跻身县前10名;20**年中考,我校45人跻身全县前200名,占全县的四分之一。20**年中考,我校上重点线学生146人,再创历史新高!

  高考一年上一个台阶,学校先后有17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20**-20**年学校高考上本科线的学生达两千余人,20**年高考两名同学突破600分,其中zz同学在全国空军招飞中,以湖北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空军招飞局录取,填补阳新历史上没有空军飞行员的空白。20**年高考zz同学以631分的高分在全县同类学校中夺得状元。20**年高考,zz同学成为同类高中唯一的600分获得者。20**年高考,我校理科实验班上一本人数9人,二本18人;文科实验班学生zz、zz两位同学进入全县前十名。本科上线总人数在全县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

  学校被评为“20**年中国基础教育综合实力百强学校”“全国地理教学先进学校”、“全国百县中小学英语最优化实验研究基地”、“湖北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学校”、“湖北省文明单位”、“影响黄石一百品牌学校”。20**年9月,学校被黄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为“市级示范高中”。

  今天的新阳实验中学已成为鄂东南地区规模最大、声誉最卓著的完全中学。

篇4:树德中学简介

  成都市德树中学系成都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创办于1929年,以“忠、勇、勤”为校箴,以“德树树人”为办学宗旨而得名。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成都市第九中学,19***恢复德树中学校名。解放前,学校便是国内办得最好的六所私立学校之一。在五十年代被命名为“四川省高级干部子女集中就读学校”,在六十年代被命名为“四川省归国华侨子女集中就读学校”。

  德树中学以“德树树人”为办学宗旨,以“德树广才”为办学指导思想,即“德树树人,广才广能”。学校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德才兼备的人才奠定基础,为重点大学输送大量全面发展且个性特长突出的优秀学生和少数出类拔萃的尖子学生”。

  德树中学自建校以来就以“校风好、教风正、学风浓”和“治学严谨,管理科学”著称,,学校卓著的办学业绩在全国、省、市享有极高的声誉。被先后评为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奖、省级校风示范校、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集体、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省实验教学示范校、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全国篮球高水平试点校等。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德树中学 “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名师建设为龙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舞台,以校本培训为途径”的学校教育科研机制和教师职业自主发展模式。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德树中学的教师“敬业奉献好,业务能力强”、“爱学生、敬家长”,而广为教育同行和家长充分认可。目前在岗325位教师中,有1位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2位特级教师,16位成都市学科带头人,107位高级教师,65%以上的教师被评全国、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教师在校本教学研究中,硕果累累,已开发出多门比较定型的校本课程及配套校本教材,出版专着年均5本以上,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文章每年有100篇左右。

  德树中学严谨的学风、校风营造出一流的育人氛围,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培养出了如中国首富“希望集体”董事局主席刘永言、中科院院士赵尔宓、沙国河、著名经济学家胡代光、中国女排第一任主教练阙永伍、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韩三平等一批杰出人才。90年代以来德树学子3次摘取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8次摘取市高考状元,6次摘取成都市中考状元,有200多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重点率达80%,本科率达98%。九十年代以来,德树学子已获国际奥赛金牌2块、银牌1块,20多人入选国家冬令营。从04年开始,德树中学在成都市教育局进行的“以入口量出口”为主要指标的高考评估中.

  德树中学致力于学生可持续和谐发展,通过丰富校本课程、发展学生社团、组织校园活动等三个方面来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课程是育人的蓝图,在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努力开发和拓宽选修课、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从内容、形式和时空上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封闭的课堂拓展为开放的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个性和谐发展。德树中学已开发了近70门选修课课程和近200个社会调查型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学校除拥有校团委、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常规学生组织外,还有校园心理协会、动漫社、国际关系研究会、合唱团、民乐团等近50个学生社团。德树中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既有德树论坛、英语剧、课本剧、SBA篮球联赛、周末留校生晚会等传统精品活动,也有模拟高校自主招生、奥运系列活动、八荣八耻系列活动等紧扣时代脉搏的学生活动。德树中学校民乐园扬誉海内外,每年举办专场新春音乐会,多次应邀出访美国、德国等,参加全国中小学生乐团比赛屡获大型乐队金奖。校男子篮球队多次获全国中学生篮球联赛第三名,是四川中学生篮球队的“巨无霸”。校国际象棋队拥有4名国家棋协大师。校羽毛球更是战功卓著,已有近20块全国中学生运动会金牌、银牌收入囊中。

  德树中学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英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学校建立了“手拉手”学校或友好学校。20**年德树中学和美国菲尼克斯市中央高中成为1998年***总书记和克林顿总统共同发起的“中美青年远程交流项目”的第一所结对学校,20**年再次中标成为该项目学校。该项目以国际教育资源网为载体,广泛及时地与世界各国朋友进行着网上的互动交流。学校还与这些学校间经常进行着互访、讲学等友好往来:每年都要派出20多名学生、10多名教师出国学习、讲学和访问,同时还先后接待了几十名来自上述不同国家的学生和教师的来访和交流。

  业内称德树中学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吃螃蟹”。 1996年,为发挥示范性高中的辐射作用,扶持薄弱学校,学校派出干部和教师扶助薄弱学校成都一中,共同举办德树实验中学,开创了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办学体制改革之先河,使这所原来无人问津的学校变成了家长首选热门学校之一。2000年,又开创了“资金+品牌”的“名校办民校”模式。07年,学校又在全市率先实施“名校扩建”获得成功,客观上形成了“3+2”的办学格局:“3”指的是德树中学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由“两区、一部”三部分组成,即宁夏街校区、光华校区和德树国际部。 “2”指的是依托 “德树”名校品牌,联合办学有两所,即德树实验中学和德树联合学校。学校还先后向多所薄弱学校输出了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将继续探索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坚持走多元化发展、集团化办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德树中学(宁夏街校区)的办学实行“四个不变”(即地址不变,师资不变,招生不变、办学模式不变),不仅能确保现德树中学仍是“精品”,而且使现德树中学更强、更优。德树中学(光华校区)秉承德树文化,与现德树中学实行“六统一” 的一体化管理(即统一办学思想,统一领导班子,统一人事,统一教学,统一管理,统一经费),即两个校区一脉相承、就是原汁原味的“德树”,并且和谐发展。同时德树中学(光华校区)具有“四优势”,即 ①“小班化”为所有就读的学生更为个性化、精细化的教育服务提供了可能;②“寄宿制”为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时间;③“纯公办”为更多的学生,特别是寒门学子选择名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④“现代化”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更加适谊的环境条件,建成的德树中学(光华校区)“是目前成都市城区公办中学占地面积最大,整体布局最合理,功能用房最完善,内部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学校。”

  名校名于“精”、名于“特色”,德树中学“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与时俱进,把学校定位于“立足成都,面向世界,办中华名校”, 不断追求和实现着“五个一流”的奋斗目标: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创设一流的育人环境;实施一流的科学管理;达到一流的教育质量;培养一流的优秀学生。在全体德树人的共同奋斗下,学校逐步形成“一高三化”特色,即“高质量、集团化、国际化、现代化”。

篇5:室石中学简介

  成都室石中学是我国地方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自西汉景帝末年(约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创建“石室精舍”始,迄今已有2150多年的历史。目前有文庙(设高中)、北湖(设初、高中)两个校区。

  室石中学学风卓荦,人才辈出,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影响。学校继承“爱国利民、因时应事、整齐严肃、德达材实”的优良传统,坚持“继承优良传统·打好素质基础·培养创造能力”的办学思想,突出“活跃·和谐”的办学特色,确立了“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是四川省首批通过验收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四川省校务公开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单位、四川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艺术特色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体育达标先进集体、四川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是一所融优良历史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想为一体的,具有实验性、示范性、开放性的学校。

  室石中学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综合素质一流的教师队伍,形成和发展了“高、严、精、活、专”的优良教风,体现出“大气、高雅、向上、奉献、协作”的教师品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长期保持着成都市和四川省的一流水平: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100%,理科实验班上重点率100%。大批学生参加全国学科竞赛年年获奖;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获得保送名牌大学的资格。近年来,共有两百多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千余名学生进入“全国前十强”著名大学,近400人考进美国、英国、新加坡、香港、澳大利亚等著名高校,并且多次考出四川省高考文理科状元。学校教育教学成绩年年受到市教育局表彰奖励,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不仅如此,学校科学有序的管理,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中学生命教育与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资源库建设和应用等,都在省市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

  室石中学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丹麦等国家的教育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长期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目前举办的剑桥国际高中课程班、北美课程班、加拿大BC省海外课程班、中美双文凭班等项目构成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格局。我校在美国朴茨茅斯中学开办的海外孔子课堂已于今年正式挂牌,成为四川省第一所中学海外孔子课堂,目前已派出汉推志愿者教师在该校进行汉语教学。

  20**年4月,“成都室石中学教育集团”成立,成都室石中学为龙头学校。目前,成都室石中学教育集团共计15所学校16个办学点,横跨成都三个圈层,覆盖全市近四万城乡学生。室石中学正以重点学校的优势,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指导、示范作用,为促进四川省、成都市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作出贡献。

  20**年9月,室石中学北湖校区投入使用。室石中学北湖校区是由政府投资修建的公立学校,是室石中学的一个校区,与室石中学文庙校区是一个统一的法人单位。扩建后的室石中学,实行“一校两区”“六统一”的一体化管理,即统一办学思想、统一领导班子、统一人事、统一教学、统一活动、统一经费。两校区实行独立招生。

  在现代教育发展的今天,室石中学始终恪守“聚精会神办石室,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安全办学为前提,以狠抓质量为核心,以师生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品牌为目的,坚持“生源是基础,教师是关键,课堂是核心,制度是保障,团队是灵魂”的工作重点,坚持“质量宏扬品牌,标准保障质量,目标指引行动,管理提升效益,文化激发活力,创新促进发展”的战略思路,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学生优质成长,服务人类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