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数学教学反思

《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数学教学反思

《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数学教学反思

  《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数学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思路

  1.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10.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第2节课。学生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等知识后,“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就呼之欲出了。它既是三角形全等的拓展和延伸,又是今后很多综合题证明要用的重要工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猜想、探索、说理等能力,对掌握类比、转化等思想有重要作用。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 教学目标定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正确掌握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识别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灵活识别两个三角形相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探索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意识,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通过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探索和应用,让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独立的思考习惯。

  3. 教学环节设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淡化教师的“教”,而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与自我建构,强化小组互动、小组交流的目的,本节课的教学流程由以下六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各有侧重,又环环相扣: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从剪纸这个环节发现问题:三角形的相似与角和边都有关系,从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学生通过第二次剪纸操作、小组交流,初步得到猜想。

  (3)说理验证,得出结论。通过交流与讨论,将所得猜想进行说理验证,得出判定定理二。

  (4)应用结论、解决问题。注重“变式”练习,对判定定理进行巩固与提高。

  (5)回顾反思、总结概括。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心得体会研究数学问题要经历的步骤(操作--观察--探索--说理)。

  (6)分层作业、自主发展。让不同学生在数学上都能有所发展。

  二、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用导入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

  (PPT展示月城镇标志雕塑照片)(学生笑)

  师:同学们,这是哪里?

  生:月城。

  师:每当我经过月城,都会看到月城的标志性建筑,很小的时候,月亮对于我来说,就意味着“神秘”,嫦娥为什么会奔月?月球上有外星人吗?如果有,外星人是使用“火星文”还是“月球文”?(学生大笑)希望同学们能以“积极探究”的精神来面对周围的人或事,来面对你的学习,你会发现,世界是多么的博大而神奇。好,上课。(尽可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这两个相似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都各有一个50°和70°的角,它们的形状相同吗?大小呢?

  ......

  师:我们说全等是相似的特殊情况。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中有一种既使用角,又使用了边,是哪种方法?

  生:两边对应相等并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师:我们能否使用类比的方法来猜想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来动手操作一下。

  ......

  设计意图:

  高尔基说过:“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像是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而课堂导入讲求“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一般将学生吸引住,在考虑了我本节课的实际情况后,我在组织新课导入的时候,展示了月城镇的标志性雕塑照片,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聚精会神地投入这节课的学习中来,在情感上也与我更贴近了一步。随后,引导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大胆猜测,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片段二】--收获未曾预约的“精彩”

  师:(展示三角形图形,并粘贴在黑板上)老师黑板上的这个△ABC,满足∠A=50°,AB=36cm,AC=24cm,请你画一个△A'B'C',使△A'B'C'∽△ABC,并用剪刀把△A'B'C'剪下来。

  (学生操作3分钟)

  (学生画出并剪下了符合条件的三角形,请三位学生分别将剪下的三角形贴在黑板上,并将相应的条件标在图形的下方)

  师:你是怎样画的?请上来讲一讲。

  生A:我是取中点,得中位线,得到了A型图。

  师:真棒!学以致用!

  生B:我画的三角形满足:∠A'=50,A'B'= 9,A'C'= 6。

  生C:我画的三角形满足:∠A'=50,A'B'=12,A'C'= 8。

  师:你们所画的三角形一定与我的三角形相似吗?

  生A、生B、生C:一定的。

  (学生信心满满)

  师:其他同学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生:同意。

  (学生异口同声)

  师: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度高)

  生D:按上节课所学的判定方法,还只需要另一组角相等就行了。

  生E:可以用量角器来验证一下两组角相等。

  生F:我认为只要把剪下的三角形平移到原三角形的位置就可以了。

  (学生将两张三角形纸片重叠,进行验证)

  ......

  设计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无可置疑的,但问题是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从已知的材料中自己概括出应有的结论,从而获得知识,这都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特级教师钱梦龙认为,教师就是教者以心呼唤心,以自己的思维火花去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本段内容在设计时,我仅给了学生一个探索问题的方向与路径,让他们沿着老师指引的方向,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结果学生的回答超出想象,本节课也收获着一个个“未曾预约的精彩”。

  三、教学反思

  (一)创设动手机会,提高了探究能力

  本节课设计的问题贴近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并且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借助于剪纸活动,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探究活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二的得到的过程成了学生再创造的过程,学生也为自己的发现而表示自豪,并且在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中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著名学者波利亚明确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发现。”新课程也积极倡导“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活动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并将动手实践、观察、合作交流等方法,有机地组织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受这节课的启发,今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1)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3)创设有效的问题途径,营造学生的探究氛围;(4)选择合理的内容、材料,创设探究的条件。

  总之,探究性教学活动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来学习,基于问题解决来构建知识的学习活动。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二)渗透数学思想,提高了学习品质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灵魂。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可能忘了,唯有深深印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等,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重视思想方法的渗透。

  受这节课的启发,我对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策略有了一些新的认识:(1)把握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契机,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反复体验其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导向功能,就会在学生思维意识中打下数学思想方法的烙印,从而上升为数学行为背后的内驱力,优化数学学习及研究的进程。(2)注重形成思想方法体系,以利于巩固、运用和提高。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结构的形成必将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经过反复总结、概括,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进行系统总结,概括,阐明其中的作用,明确各知识点中隐含着哪种数学思想,注重阶段性归纳,概括,从而形成数学思想方法体系。

  教学实践证明,把数学知识学习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相结合,能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受、领悟、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增强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这既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三)不足之处及改进策略

  1. 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不强。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个别学生的学习比较机械、被动,也缺乏自主学习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所以以后应该在以下方面注意改进:⑴强化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教师应对学生在不同学习任务和环境下的动机态度加以引导,让学生不断通过评估自己的学习来激发学习的努力程度。同时给他们提供感受成就感的机会,增强自信心。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并给与帮助,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2. 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有待加强。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上课被动等待、或者因面子问题养成了不敢当众表达自己意见的习惯,这样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就会越来越远,师生的互动交流也就存在了障碍。所以以后应该在以下方面注意改进:⑴尽可能在课堂中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有梯度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⑵真正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采编:www.234fw.cOm

篇2:除法竖式数学教学反思

  除法竖式数学教学反思

  除法竖式该按怎样的顺序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在除法竖式教学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对于直接利用口诀的除法,竖式不仅显得复杂,而且竖式的作用也很难让学生理解,学生学习除法竖式存在哪些困惑呢?

  怎样让学生自然地记住除法竖式的顺序,并把余数写下来呢?其实,除法竖式形成现在简洁的书写格式,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改进逐步完善的过程。我觉得采用拿来主义,遗弃了宝贵的完善过程,直接将智慧的结果--“除法竖式”作为一种“书写格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显然是不利的。

  算理讲解,也许对于教师和优等生是可行的,但还有更多的学生只能是不懂装懂。即使那些优等生,明算理之后,诸多疑问还是无法消除,而除法竖式的价值在有余数除法中容易凸显,为此我大胆将二下简单的有余数除法渗透到本节课中,课堂上我创设了一个情景,学生学习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我先拿了6个磁铁,让学生在黑板上平均分成2份,接着要求学生用语言把分磁铁的动作表示出来,

  学生说得很好:把老师手里的6个磁铁平均分成了2份。

  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学生说6除以2等于3。写出的竖式是形如加法的竖式,这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对于没有余数的表内除法,竖式写成此种形式学生没有觉得不妥。

  接着出示7个磁铁,要求学生平均分成2份,

  分后追问:刚才分掉几个磁铁,现在手里还有几个磁铁?怎样用算式表示?

  学生答:分掉几个磁铁,用2*3=6表示,现在手里还有1个磁铁,用7-6=1表示。

  谁能试着用竖式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写的竖式仍然形如加法竖式,但余数1不知写在什么地方合适了。

  针对学生的困惑我加以小结:除法竖式非常神奇,能将分东西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接着边分磁铁边板书除法竖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时我及时介绍竖式中像“厂”的符号表示除号,被除数和除数和商的位置。接下来我又问:下面的6是哪里来的?1又表示什么?

  (由于学生受了分磁铁这一情景的影响,很自然地想到了6就是分掉的6个磁铁,是2×3的积,1是原来的7个磁铁减掉分掉的6个磁铁,最后剩一个磁铁,也就是1)

  引导比较两种竖式,学生体会到了除法竖式有别于其他运算竖式的价值,正确解释6除以2等于3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学生能够通过情景理解到这一层。我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我觉得直观地利用有余数的平均分更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对教材进行调整后,学生对本知识的学习比我预想的要好。

  通过这节课告诉我们:

  1、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有预见性,对于学生不容易接受的难点要事先设计好更可行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学定教,要对课题的进行认真思考,发现学生欠缺的知识点在哪里,知道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这是学习能力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篇3:《会变的线条》数学教学反思

  《会变的线条》数学教学反思

  《会变的线条》是一节“引导自学”型课,在请何老和别的协作校来观课指导之前,在学校我对本课共进行了三次试教和跟进。

  在第一次备课前我本以为按照“引导自学”课的五个环节来套一下就行了,可是实际动手备课的时候就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在仔细看了本课内容和教参后,定下来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然后是对课程环节的设计,各个知识点如何穿插进各环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熟练点,脑子里不由自主的就往以前的模式上靠拢了,可是这样就和“引导自学”型课的五个环节脱节了。

  所以,决定按照五个环节一步步来。确定自学重点、自学提示,把教学内容僵硬的和各环节融合了起来,完成教案的初稿。第一次自己试教,由于不熟悉流程,加上小组合作问题比较多,效果很不理想。进行了简单的修改后向聂校长请教,进行了不少调整,让内容和环节更流畅。

  再次试教,胡校长听课并点出问题所在:学生理解线条的组合方式这个知识点比较困难;自学提示的语言表述基本上是重复了自学重点。这时我才明确到自学提示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提示自学时的方法。

  第三次备课,关注了自学提示中方法的提示和语言的浅显易懂。第三次试教,自学提示中体现了自学方法,学生理解起来困难也不大,但是线条的组合方式这一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而且在小组合作方面也应该加强训练,培养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在一次遇到叶烨老师的时候,我把自己的这个问题向叶老师请教,叶老师建议我不妨逆向思维的处理这个问题,把原先的让学生自己在画上找出线条的组合方式变成直接给出线条组合的三种方式,然后学生再在画上找出并自己动手画画。这样一来,难度降低了,能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

  23日在二(1)班上了修改后的课,当天的状态不太好,前几次课中很顺利的部分这次反而忽略了,修改后的课许多小细节也没有注意到。在课后的点评中,实验学校的魏老师给的建议我觉得很实用:利用学生画出的组合方式进行添加修改,既解决了线条要有规律的排列才能让画面漂亮的问题,还能完成当堂的作业,形式灵活。

  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同时对老师的要求,特别是基本功的要求很高,我现在的水平控制起来还比较困难。在以后别的类似的课中我会进行尝试。何老也对这节课提出了很多特别实用和细节的建议,比如教态、自学重点的把握等等,有细节才能追求更进一步。

  这是正规的第一次“引导自学”课的尝试,让我对这种课型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小组合作的训练和“引导自学”课的多多尝试。

篇4:认识小数数学教学反思

  “认识小数”数学教学反思

  “认识小数”是新教材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小数的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小数并不陌生,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交流,再配以适度的讲解,这样的设计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应用的过程。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在教学小数这节课时,我把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及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特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知识链:一、说说生活中的小数,并说出表示价格的小数的实际意义;二、认识表示长度的小数,并知道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三、用小数表示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对于表示价格的小数的实际意义和用小数表示身高这两方面掌握得不错,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学得轻松,也掌握得较好。自我反思,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联系生活,调动认知。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超市里随处可见的商品价格。因此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说说印象中的小数、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这样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他们必须去搜索知识库中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所有认知,为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能让他们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加强对小数的认识,感悟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并由此总结归纳小数的读法。

  二、由易到难,充分体验。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我通过创设测量和购物的情境(课前让沈佳浩、孙静等分组进行测量和购物,把数据记录下来),把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外一种写法。在组织教学时,我注意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讲练结合,让学生充分体验。围绕第一道例题的教学(即认识零点几),我设计测量书桌、认识尺上的小数、根据正方形中的涂色部分写小数、在正方形中表示出相应的小数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过程,获得对小数的直观经验,丰富对小数的感知,知道十分之几可以表示成零点几,零点几就是十分之几。围绕第二道例题的教学(即认识几点几),我先是让学生认识0.3元,感知3角还可以写成0.3元。我通过形象的一元硬币和十张一角的纸币,让学生说其中的一角是十张一角的几分之几,也就是一元的几分之几。让学生建立起了小数的模型。其次是认识1.2元,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之所以采用价格问题作为学习素材,正是基于学生对价格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从“先分再合”的角度感悟1.2元的含义。接着是认识3.5元,这是对形如几点几的一位小数的再次认知,强化了对小数的认识。以上几个层次,由易到难,很好地突破了几点几是几和十分之几合起来的数这一教学难点。一堂课下来,即使像学困生王云、赵麟等也能认读小数,了解小数的意义,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篇5: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入手,让学生算一个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手指。并试着说出“一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3只手有15个手指,···”让后引入杂技表演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怎么数,并试着说出算式,当学生能说出一部分后,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动笔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怎么记住这些乘法算式,有的孩子说出:“一个5是5,2个5是10,···”因为一部分孩子课前已经会背口诀,能直接说出口诀,我就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说出口诀的意思,这样大家的观点互相结合,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口诀的编制,很快理解了口诀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规律,怎样记得快,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在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的背出口诀,会用口诀,学习效果非常好。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

  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

  第二个层次是编5×2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

  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

  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

  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