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大讲堂观后感《文本解读与目标设定》
- 范文大全
- 2022-10-22
- 2047
名师大讲堂《文本解读与目标设定》观后感
2019年9月13日下午,我参加了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区高中政治教师观看由温州教师教育院单茹茹老师所作的《文本解读与目标设定》视频讲座的学习活动,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本堂课的内容令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对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视频,单老师结合《经济生活》第一单元高考复习课、《文化生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新授课、《生活与哲学》“价值与价值观”新授课(省优课)具体课例,为我们系统、详略得当、有理有据的讲解了文本解读的含义、基本要求,教学目标的确定,还与我们一起分享了有效教学的思考。整堂课内容充实,密切联系教育教学实践,可操作性、实用性较强,发人深省,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价值。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学习收获。
1、系统、准确地理解“文本解读”,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宏观把握文本。
单老师讲到: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等被用话语记录下来的都可以看成是文本。文本解读就是在课程教学语境下,指教师通过教材的认真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分析,从而实现对教材意义准确、透辟的理解和把握。文本解读的基本要求:研读“一本三纲”。“一本三纲”指(1)课本和教师教学用书,(2)课程标准(3)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4)考纲--高考考试说明和会考标准。一直以来我对“文本解读”的理解是狭隘的,总以为就是对教材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事实上“文本”可以是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长期以来,这种理解上的误差影响了我的教学效率、教学研究,因此“瞎忙”、走了不少弯路。通过这次学习,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宏观把握文本与微观相结合,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少走弯路,有的放矢,准确全面的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2、正确、恰当处理教材文本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前体。
(1)“名词点击”并非教学的“雷区”。单老师例举了《经济生活》第一单元高考复习课的一道关于银行信用卡的题目,向我们说明了如何恰当处理教材的“名词点击”。一直以来我的课堂教学对“名词点击”基本不触碰,总觉得它与学生考试无关,现在看来是错误的,“名词点击”并非课堂教学的“雷区”、“高压区”,只要是学生认识的“盲区”我们都应引导学生去阅读,但要指导学生把握好度,也就是我们教师应该恰当处理,从而使我们的学生掌握科学的知识。
(2)教材提供的情境材料是具有典型性的,教材里的探究活动也是正文。在例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一目:异彩纷呈交相辉映,使我明白,研究教材应准备把握题主题思想,题目讲得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各种文化是异彩纷呈交相辉映的,因此课堂教学的情境设计,选材也应体现“多样性”,而且可以充分挖掘、利用教材现有的材料。过去总认为教材中的情境探究或例子太过时,与学生有距离,课堂教学拿来可能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其实不能一概而论,而要靠自己如何去挖掘和利用,处理好,可以起到意想不到效果。在探究活动环节,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是很重要的。
(3)教学素材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要有亲切感,从而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单老师例举了《生活与哲学》“价值与价值观”两节不同的省优课,使我明白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要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文本解读时,处理教材内容时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密切联系生活。要从实际出发,从能引起学生共鸣,学生认可的角度去挖掘教材,去取材,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亲切感,避免空泛的说教,从而主动地感悟生活,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您现在阅读的文章由www.234fw.com[234范文网]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与原出处。
3、确定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成功到达目的地,而不是成为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思想政治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平时在备课的时候,对《课程标准》、《教师用书》、《课程指导意见》确定的知识目标中的措辞一直很难区分和把握,备课的时候往往比较困惑,也感觉难以操作,比如“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些词。在我们备课的时候怎样转化成我们课堂教学能操作的动作,明确目的,达到我们教学的目标呢?单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教学目标叙写的ABCD要素”和“行为性目标叙写的CABD格式”理论,其中讲到“知道”即对信息的回忆,我们写教学目标时可以用“为......下定义、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明”转化成可操作的词。“领会”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可以转化成“分类、叙述、结实、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这些理论及时地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白,让我在教学实践中大大提高效率。
4、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宽容营造课堂氛围,实现高效复习课。
复习课往往应试色彩较浓,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如何上好复习课,让学生在积极地、愉快地体验中达到应试与素质教育的双丰收,既实现知识的巩固、落实,又能提高能力,而且能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呢?首先“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告诉学生复习目标(旅游日程表),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抓住学生最薄弱的环节,让学生动脑、动笔、让中等生演示,关注学困生。其次,要营造宽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暴露问题,敢于质疑提问,避免“害怕”,营造平等、宽容的课堂文化。如何达到复习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呢?复习课的话题和试题的素材(情境)是复习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的重要载体。因此,要注重选材,选取学生较感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材料,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再次,教师还要教师应精讲精编以高效复习课。单老师讲授的:“五步法复习课教学”、“四环节复习课教学”、“三段式复习课教学”都是很实用的教学方法。
总之,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实现自身发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以教带学,以学促教,协调互动,实现教学和谐发展。
篇2:绣山中学生命健康教育进校园大型公益活动观后感
山绣中学生命健康教育进校园“大型公益活动”观后感
有幸被选中作为本次活动的参与者,近距离感受到“扑腾扑腾”直跳的生命,近在咫尺,坚不可摧却又弱不禁风。
人类最紧急、严重、危险、防不胜防的临床状况莫过于猝死。这是这次活动的前提。猝死--如同一个无形,致命的杀手,隐藏在我们身边,悄无声息,若有若无,使人无法对症下药。在他人生命垂危,死神的镰刀被拿起时,我们又应该如何抉择,是眼睁睁的看着他人走向死亡却不知所措,还是学以致用,用智慧拉命悬一线的人一把,把他从鬼门关中拉回这个世界?这也是这次活动想要教会我们的--如何心肺复苏,在他人尚有微弱呼吸的时刻。
“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抓住‘黄金四分钟’,现场救护至关重要,将人从生死线上拉回。”金细众老师不断强调着。我心里默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也许上一秒还在与他人侃侃而谈,嬉笑怒骂浮于表面,下一秒你就被疾驰而来的汽车撞飞三尺高,倒在血泊里不断抽搐了。人的生命如同一只鳄鱼,看似冰冷铁衣,无所畏惧,其实都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脆弱。我们永远无法预言下一秒是喜是哀,甚至是生是死,我们唯一能做的,也许就是珍惜生命,并在他人生命垂危时,为他挡下死神镰刀的致命一击吧。
用双手拯救一个生命,在前一秒我认为只是遥不可及,做不到的荒谬之谈,但参加了本次活动后,我觉得收益匪浅,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渺小与紧握他人生命的双手所背负的巨大责任,金钱诚可贵,信念价更高,若为救生命,两者皆可抛。(文/七(4)李睿浩)
心肺复苏讲座感受
在昨日中午“生命健康教育进校园”大型公益活动中,七(4)班和八(4)班同学有幸聆听了有关于心肺复苏知识的讲座。这场讲座是由温州市中西结合医院金主任医师为同学们讲解的。
金医生首先点出来父母在我们身上所寄托的希望:好身体、好学校、好成绩、好工作、好家庭······但是在这些美好愿望的前提,当然是要健康平安的活着!然而在现场最可怕临床状况“猝死”最重要的急救技术莫过于是心肺复苏术。猝死就是所谓的心脏骤停,骤停超过一定的时间久很难抢救成功。可见心肺复苏是多么重要的一项技能。金医生还简单地介绍了心肺复苏的要领,接下来,尝试着完成一组心肺复苏,大家都身临其境,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抢救病人的医生,极其认真地按任务完成,心力洋溢着一种拯救生命的自豪感。
短短2小时,让七(4)班及八(4)班同学多掌握了一门技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用自己的双手去拯救身边的人,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文/七(4)张均瑜)
心脏复苏体会
心肺,作为人体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我曾经不只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有人突然晕厥然后心脏骤停,一旁只有失声尖叫或者是急忙拨打120的人,很少有人会在当时这么危急的时刻做一些抢救措施。最后就有一些倒地者因为错失了最佳抢救时间而与世长辞。不得不说,在我国发生这种紧急情况的存活率低于1%,远远小于欧洲国家。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地听医生讲解在关键时刻如果有人心脏停止跳动该如何去做,而不是惊慌失措。为了让我们感受得更真实,医生特意带过来人体模型道具,摆正人体,按压人体胸腔的手法和部位,人工呼吸等救助方法,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两手的手指翘起不接触病人的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弯曲,用双肩向下压而形成压力,将胸骨下压4厘米至5厘米,医生都一一示范还加上生动地讲说。医生示范完毕后,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上台后的表现都不错。我们在一旁很认真的观看。
我们都是一样,生命只有一次,不管是别人还是自己,都要学会关于心脏复苏的学习,能帮助别人更能帮助自己。就像金医生讲的:你有钱,有好身材,好容貌,好工作的前提就是要活着,生命如此重要我们不能轻易放弃,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互帮互助,所以珍惜生命,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篇3:观后感《开学第一课》(3)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梦想是灯,照亮我们人生的路;梦想是金,让人生变得更加辉煌;梦想是太阳,照耀着一代又一代怀揣着梦想的人。
怀揣梦想的人不一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有梦想的人一定是乐观的人。这些乐观的人怀着梦想,怀着对未来的期望,向目标前进。
怀揣着梦想的人不一定满腹经纶,饱读诗书。但有梦想,敢追求梦想的人一定是勇敢的。找我自我勇敢的人不管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不管人生路上的满地荆棘,他们顽强执着地走在梦想的道路上。
我的朋友们,请允许我套用几个有梦想的才者的歌词吧!我的明天正如歌词描绘的今天一般,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