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班主任优秀事迹:学会勤奋 学会爱
- 范文大全
- 2022-10-22
- 1158
语文老师班主任优秀事迹:学会勤奋,学会爱
我们过去常说“家有半斗粮,不做孩子王”,和孩子打交道确实是一件非常烦心痛苦的事,何况是面对普通高中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转型期。但是,刘z老师认为,有烦恼才有乐趣,有问题才能有成就,仔细去挖掘班主任这个职业,就会发现它实在的美。工作五年以来,刘z老师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执着的勤奋和满腔的爱心投身于教育教学中。刘老师深谙,要带好一个班级,仅仅有博大的爱心,常年如一日的耐心、细心和身先士卒的垂范精神是不行的,还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一.高超的管理艺术和技巧。
您现在阅读的文章由www.234fw.com[234范文网]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与原出处。
教育无小事。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常常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所以在师生交流上,班主任的称呼要亲切,语言要重情,规劝要诚恳,祝福要深远。选拔班团干部时,要善于把那些最优秀、最实干的好学生选出来。刘老师正是这样做的,而且他善于协调,真抓实干,果断决绝,博爱宽容,但对待屡犯错误的学生绝不姑息。
正是在刘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他所带的学生从来没有因为违反校纪受到处分,班风很正,学风很浓,学习成绩进步很快。比如在学校每周的五项纪律竞赛中,该班级一直名列前茅;在高二段上学期期中成绩竞赛中,该班级学生无论是在优秀率还是及格率均遥遥领先于其他班级。同时,在第35届、36届校运动会中,该班先后两次赢得冠军。此外,在刘老师的带领下,该班学生每学年都要组队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带去丰厚的礼品和精彩的文艺节目。并且先后两次发动对瞿溪一小和郭溪镇曹岱村两位患白血病的孩子捐款,爱心如潮。
二.一定的教育智慧和专业引领。
面对性格迥异的学生,教育智慧很重要,它可以使班主任在面对班级任何情况时都能游刃有余,有条不紊。但是,仅仅有教育智慧而没有专业引领是很不够的。为此,五年来,刘z老师在紧张忙碌的教学之余,阅读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书籍,坚持撰写教育教学日记和德育论文,颇有效果。在上学期“党员新形象”征文比赛中,刘老师的《让爱天天驻我心》获区一等奖;刘老师的研究性学习《怎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获市二等奖;本学期刘老师的的《找准心理症结,促进学生发展》发表在《温州教育》上;刘老师的《探索利用随笔进行班级管理的途径》发表在****年4月的《中国教育教学》上。
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进取向上。
学高为师,道高为范。作为语文老师,刘老师始终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潜心钻研教学,认真汲取同行的经验和方法,不断的听课、反思和总结,小到一次单元测验和课堂作文,大到一次考试,都真抓落实。比如在上学期期中考中,刘老师所带的两个理科班的语文成绩平均分各居高二段第一名和第三名。在教学之外,刘老师以行之有效的秘诀长期指导学生作文创作。这些年来,学生们先后在温州都市报、温州《学生时代》和校报上发表文章若干,比如在溪三中学第四届琦君文学奖评比中,刘老师所带的高二(6)班的学生分别获得两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
作为年轻教师,刘z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战线上将会继续锐意创新和突破,以自己的进取心,承受力和敬业心投入他的全部力量,将会继续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的献给孩子们,献给我们崇高而又神圣的教育事业。
篇2:班主任事迹材料:和风化雨师爱无痕
班主任事迹材料:和风化雨,师爱无痕
达立操场,周一放学后,各班在有序的进行体锻活动。
操场西南角,5班的学生在练习跳绳,一位长发披肩的女教师在给学生甩大绳。一个女生准备进入,她双手捂着头,身子外倾,表情痛苦的叫着“我怕呀!我不敢跳!”。老师热情的鼓励:“王××,来,勇敢些!不要怕,看准节奏,往绳子中间跑,快!”她在培训班级中不会跳大绳的学生。大绳休息的时候,她又和班级中的短绳健将小杜竞赛开了,她一分钟居然跳了170个,赢了小杜。同学们兴奋得鼓起了掌。小杜很不服气,直叫“下周再比”。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老师,我和你比比。”她开心的笑着,脸上写满真诚。她充满热情,活力四射,若不是她黑发中的银丝泄露天机,否则你真不会将她和60后相联系。这位“孩子王”就是z老师,一个热情、真诚、爱学生、有活力的老教师。
她从1998年调入苏中进入达立至今,14年里,她做了12年的班主任,完整地带了四届毕业生。她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她的每一个学生,当然她也得到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刚来苏州的时候,她的孩子才上小学2年级,她每天骑着自行车,载着孩子上下班。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她又要带班级,又要管孩子,做家务,真是辛苦极了。不过臧老师的脸上永远挂着笑容,她很乐观、坚强。从没有因为个人的事情影响工作。那时的达立只有八个班,每个班60多人。她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加上班主任工作,真真超负荷。不过,要强的她硬是撑过来了。她出色完成了任务,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因此在又一轮分配班级的时候,许多学生家长开始有目的的挑选她做班主任的班级了。她觉得三年的辛苦换来了学生与家长的信任,她开心之余,更觉责任重大。
其实,在此之前她的班主任生涯只有短暂的两年,没有太多经验,第一轮带班的成功,给她很大的鼓舞。她开始反思和总结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觉得自己最突出的表现是:爱学生,真诚,乐于奉献。她曾经为了教育一个男生履行诺言,带着孩子在学校与学生一起背书到晚上八点;她曾经用自己的工资为家境贫寒却生病住院的学生买营养品;她每学期找每个学生谈心不低于两次,而且谈心时总能真诚的倾听,尽力的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她会经常和家长沟通,并利用休息时间家访,解决一些特别学生的问题;她会小心的保护单亲家庭的孩子的自尊;她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总是表率......她常说的一句话很朴素:教育是良心活,要将心比心。就是她的这种换位思考,说话做事才会注意分寸。学生觉得受到关爱,家长感到遇到知音。
臧老师就这样揣着一颗爱心又开始了第二轮班主任工作。然而分班时被“点击”的笑容还在脸上未及退去,开学第一天她就发现这届学生的“与往不同”:占班级半数以上的30多位男生,20人以上“多动”,要求他们注意力集中有难度。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心不在焉了,且纪律观念非常淡薄。要将这样一帮“小猴子”(他们大多属猴)平安带到毕业,那真是很难,非常难。
臧老师意识到只有爱心是不够的了,必须要有智慧。她用心向身边的同行和享有盛誉的教育家学习,潜心研究中外关于教育的理论。她研究了魏书生,李镇西等大师的班主任经验,灵活运用于自己的班级管理中。制定一套符合自己班情的制度,诸如“值日班长负责制”、“学生集体定班规、定奖惩条例”、“班级干部公开竞选制”等等,目的是给这群“猴子”带上“紧箍咒”,而且是自觉自愿的带上,不是老师的强制执行。臧老师认为,这样做既可以有助于各项班级工作的有序开展,也是顺应了即将步入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的心理特点。同时她还在班级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她班里成立了足球队“梦之九”(她带的是9班),选了队长,定制了队服,队员根据自己崇拜的篮球明星选了自己的号码。他们定期活动,也经常组织班际之间的比赛。这活动一直持续到初中毕业,毕业那年的暑假里,臧老师带领她班的“梦之九”,参加了市级“苏州晚报杯”的足球赛,以不错的成绩完美落幕。臧老师的观点是要学生的热情“有处安放”。因为正直青春年少的学生精力旺盛,不加以疏导,不提供合适的机会让他们宣泄,学生往往会自己找宣泄口,既不利于管理,也容易出事故。就这样,臧老师用心的对待班级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终于顺利的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这次带班经历,臧老师觉得自己学到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然后她接手了达立建校以来的第一个住宿班。学生全部来自市区外的周边县市。显然,臧老师遇到了新问题。因为达立改为股份制以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行小班制。一个年级24个班级,只有她的6班是住宿班。家长选择达立都是慕名而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城里人”平等受教育,听说专门编班,还集体去校长室抗议过。是臧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很快让家长消除了“受歧视的”心理。
臧老师觉得住宿的学生不比走读生,有事情联系家长很方便。她必须走出一条不同以往的路。她研究了学生情况,发现学生大多来自普通人家,娇宠的不很多。她决定充分发挥鼓励作用,尽快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她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积极进行人生规划。再利用班级目标管理,评选“每周一星”和“每月之星”,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期中期末评奖的时候,除了学校的各种奖项之外,她的班级还根据情况设立许多班级奖项,诸如“乐于助人奖”“热心集体奖”“努力学习奖”“最佳值日奖”等等,奖品不过是普通的硬面抄,但是扉页上那鲜红的“奖”章给了学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由于获奖的覆盖面广,学生的努力又能得到及时的鼓励,因此班级的正向力很足,班风很正,学风很浓,获得任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和喜爱。学生整体水平也逐步上升。中考臧老师所担任的语文平均成绩获得了年级第一。其它科目也非常理想。学生如愿以偿,家长更是满意非常。
臧老师现正在带的班级是她的第四届学生。她和同年级的其他班主任相比,显然是一员“老将”。许多家长慕她的经验而来,将一些不好教育的“烈马”送到她的手下。因此她的这届学生呈现个性张扬的特点。思维活跃,见识广博,崇尚自由,蔑视规章,90后的自私、冷漠也十分常见。臧老师觉得这是她职业生涯中的又一巨大挑战。她的强烈使命感促使她勇敢的接受时代的挑战。
为了教育这一批“嚣张”的学生,她积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2011年“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如饥似渴的看视屏,写心得,和全国各地的同行交流讨论,尤其关注特殊生的教育问题,获益良多,并将所学得的“宝典”用于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臧老师认识到,学生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家庭,有的貌似“强悍”的外表下其实是一颗空洞的甚至是破碎的心。她坚信,用真情能够唤起真情,用人格可以影响人格,用爱心能够培育爱心,用心灵可以照亮心灵。她要用高尚的人格和真挚的情感去照彻问题学生的心田。为此,她努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家。在这个大家庭里,兄弟姐妹彼此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她特别强调缘分,她跟学生说:“世上有那么多人,偏偏我们碰上了,还能有幸一起走过三年,我们一定要彼此珍惜。”她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网络班级名字叫做“缘来一家”。网络班级里,她及时上传了班级动态,有学生管理员每天发布作业或通知,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可以及时沟通。任课老师可以提供学习辅导。渐渐的,班里充满了欢笑,洋溢着幸福。“烈马”的性子平顺了,“刺儿头”不见了。
臧老师在学生眼里,是良师,更是妈妈。她班的刘同学初一时父母离婚了,这对敏感而内向的小刘是非常大的打击,该生很长一段时间以泪洗面,作业也无法按时完成。臧老师一直注意安慰她开导她,并去她家家访,与她父母沟通,还利用平时的活动帮助她教育她,终于使她走出了痛苦的深渊。小王爸妈年龄很大,爸爸是家中的顶梁柱,可是不幸中风。小王的妈妈不得不辞去工作专门照顾爸爸,小王一下子失去了依靠,没有了方向。臧老师及时向她伸去了“肩膀”,让她不至于消沉。男生小戴,四年级时生母轻生,孩子内心很受伤害,父亲性情粗暴,教育方式简单。三年来,是臧老师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父子能心意互通,学生才不致自暴自弃。女生小钱有些早熟,有早恋倾向,一度无心向学,与父母关系紧张,多次离家出走,是臧老师给她鼓励,给她安慰,给她信心,并耐心的做她父母工作,使得她的内心渐多温暖,终于变得积极乐观......
类似的例子真是太多太多,她俨然成了学生的“知心妈妈”。每一个学生都能说出老师对他的好。因为只要是对学生有利的事,臧老师总会不遗余力的去做。她会将学生的手机集中管理,自己每天亲自保管,以使得爱玩的学生能专心向学;她会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漫画衣服,“六一”义卖大获全胜,从而成为全校捐款第一;她也会与学生一起布置教室,美化环境,为班容班貌的优胜奖与学生战斗在一起......她一直用真诚、爱心、和智慧倾注于她所热爱的教育工作。无怪乎她的教师节总是被献花和贺卡包围,已毕业的学生和家长也常常来学校看望她。
一位南大的学生寄来的贺卡写道:“臧老师,也许我并不是您最优秀的学生,但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在我最叛逆最不懂事的年纪,给予我无限耐心的谆谆教诲;在我迷茫不堪屡战屡败时,给予我温暖的鼓励;在我最需要关怀时,像妈妈一样向我敞开怀抱。在达立的三年初中,您教了我语文,更教了我如何做人。”
臧老师就这样平凡而又执着的行走在她热爱的道路上。和风化雨,师爱无痕。
篇3:市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
市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
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几个岁月里,用心带班,以爱育人,努力做到“亦师亦友”的双重角色,思家长之所思,想学生之所想。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寻找对策,通过开展别出心裁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于潜移默化中育人。
营造班级文化熏陶成才教育
1.2011年9月,作为新一届初一起始班级的班主任,鼓励学生共同营造班级文化,围绕16班这一班号,自行设计卡通石榴形象为班级LOGO,并发动学生设计班旗,自己谱曲、填词写班歌,办班报,设计书签,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展现才华提供机会,帮助学生尽快融入新的班集体,同时使班级的凝聚力得以提升,让每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爱上“石榴班”,以成为“石榴娃”为豪,自觉维护班级形象与荣誉。
2.2011年12月初,作为班主任指导《我的班级我的家》主题班会。担任评委的我校费建华校长给“石榴娃”们提出了“希望十六班的班级文化能绽放异彩”的希望与要求。任颖校长愿我们“相亲相爱,快乐成长”。本次主题班会得到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并获校主题班会评比二等奖。
3.2012年3月,利用植树节为契机,结合班级石榴形象,组织学生赴上方山“播种绿色、耕耘青春”,种下16棵石榴树,许下一份心愿,埋在石榴树下,伴随树苗的成长,放飞年少的理想。本次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肯定,家校互动,从心开始。很多家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积极参与我们的班级活动,使得本次活动也为家长与孩子的亲子沟通搭建了一座新的桥梁,并以这种特殊的新方式,在不经意间渗透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成才教育。本次活动,恰逢班级一名学生肖福鹄的生日,肖福鹄的妈妈在活动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想:“和儿子一起植一棵树,这是一份多么不同寻常的生日礼物啊。这棵棵平凡的小树,记录了孩子们青春岁月里一段纯粹的快乐,将一直陪伴着他们,自由地成长。”我校大队辅导员卢燕老师“祝16班的小石榴们像今天种下的树苗一样健康成长”。
发动家长资源的力量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1.2011年12月下旬,结合校父母讲师团活动,所在班级牵线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市达立中学校共建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教育教学基地,为学生了解、熟悉地方传统文化提供平台。本次活动得到校内、校外一致好评,受到了苏州新闻、苏州教育、《城市商报》等多家媒体的宣传与报道。
2.2012年4月初,配合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周”活动,结合4月清明,所在班级邀请南京安居防火教育培训中心苏州分中心的童来俊主任来校进行消防讲座,帮助同学们培养消防意识,普及消防知识。
践行达立校训倡节约助他人
1.2012年4月,所带班级与觅渡中学初一成功班的学子牵手结成姐妹班。由我校周倩校长亲自命名的“我们共成长”伙伴计划的首次活动,已于4月10日在觅渡中学成功举行。两个班级的同龄小伙伴借助事先准备的一张张自制“伙伴卡”,找到伙伴,手牵手,做游戏,介绍彼此班级的文化。在把班级活动延伸到校外的同时,与小伙伴们相约,之后将继续开展活动,共同成长。“行动计划最初是源于同学间有物质攀比的“苗头”,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的消费观、价值观,先是组织班级同学开展了“压岁钱”“零花钱”如何才花得有意义的辩论赛,在辩论的基础上,诞生了班级“爱心箱”,捐助需要帮助的同学。之后又用爱心箱里的钱款为觅渡中学成功班的同学们买来文具、书籍。”(选自苏州教育网4月11日的报道)
学生成绩与获奖成果
1.2010年9月,接手两个初三毕业班,并担任初三(23)市外住宿班的班主任。对于这些独自在外,身边没有父母的学子,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多的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压的同时,陪伴他们迎接中考。接手后班级进步明显,中考成绩理想。
2.2012年1月,所带班级学生有7人获代表学生综合能力的“校优秀学生奖”。
3.2012年2月,所带班级学生陆一、朱峥怡等在寒假“三会”活动中成绩突出,被校评为“寒假三会先进”个人,所带中队获寒假“三会”先进中队,优秀“学雷锋”中队等多项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