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大山深处的坚守

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大山深处的坚守

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大山深处的坚守

  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大山深处的坚守”

  曾老师,男,1954年12月出生,z县z中心小学zz小学一级教师。20**年省优秀教师,20**年省师德标兵。他坚守在z西部乡镇最偏远的山村35年,潜心钻研教材教法,探索出“以大带小、动静搭配”的教学模式,学校教学成绩连续12年获得片区第一名。为了改善简陋的办学条件,他多方奔走,争取到专项拨款和社会捐资400多万元,使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每逢刮风下雨,他都要亲自护送学生上学,确保学生安全。他坚持走访困难学生,拿出自己的微薄工资资助他们,至今仍在帮助10名学生。他关爱留守儿童,与学生同吃同住,悉心照顾他们的生活,赢得乡民的认可。20**年,《福建日报》对他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进行宣传报道,被评为漳州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大山深处的坚守

  --曾老师同志先进事迹

  曾老师,男,1954年12月生,汉族,z县z乡z村人。1977年3月当民办教师,1985年3月转为公办教师,2000年9月任z小学校长,2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小学一级教师。1977年3月起到zz小学任教,坚守山区教育工作岗位三十余年,做出突出成绩。20**年8月被省人事厅、教育厅授予“福建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年被省教育工委、教育厅、省总工会评为“福建省师德标兵”,被漳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20**年7月初省委书记书记孙春兰特地批示:曾老师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可进一步广泛宣传。同年8月1日《福建日报》刊登《大山深处三十五年的良心坚守》,宣传他无私奉献精神,被漳州市推选为最美乡村教师候选人,曾到县、市进行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演讲,十月份当选福建省第九届党代会代。20**年4月漳州市教育工委推荐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候选人。

  z自然村位于福建z西部的偏远的大芹山脚下,是z乡最偏远的小山村,距乡镇13公里,与下寨镇、国强乡、九峰镇毗邻。这里山高路陡,交通十分不便。zz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学生来自九峰镇三坑村,国强乡新建村、三五村、下岩村,下寨镇联荣村,本乡顶寨村、下石村、z村等八个行政村。现在校生184人,7个教学班,10位教师。其中寄宿生94人。

  一、心系教育,无怨无悔

  破烂不堪的宗祠当教室,坑坑洼洼的黄泥地面,几十张歪歪斜斜的课桌,一块自制斑驳陆离的黑板......1977年曾老师老师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了教师生涯,自从22岁担任民办教师开始,他就一心扑在教育教学上。扎根山区初小、小学,除了要忍受孤独寂寞,还要忍受常人难于想象的艰辛。曾老师家住半山腰的打铁曾小组,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他每天早上6点出发,踩着坎坷的山路,翻山越岭,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从不落下一节课,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责任感支撑着他,白天在初小上课,晚上,还在夜校上扫盲班,多年的艰辛,他毫无怨言。

  二、勇挑重担,绘蓝图

  由于z自然村地处偏远山区,交通等不便,令许多老师望而生畏,校长、教师也像走马观花般频繁更换,再加上校舍陈旧,教育教学质量长期处在学区后列。开家长会,家长都不来学校,甚至很多家长都纷纷把孩子送到外面去读书,给家长增加许多负担,最低谷的时候学生数只有80多人。

  2000年,曾老师勇敢地挑起这一“烂摊子”,接任z小学校长。面对全乡条件最艰苦、教育教学质量最低下的z小学该怎样走出一条“新路”,他从当校长的那一天起,更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用尽苦心。

  学校条件艰苦,“人心”不稳,社会、家长满意度低,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经过好几个晚上的冥思苦想,曾老师为z小学的发展在心中绘出了一幅蓝图:

  “学校要发展,必须改变观念,必须重塑学校的形象。”曾老师默默地对自己说。他想到做到,利用双休日时间,多次走访了村里有名望的老干部,外出能人,取得他们的支持,共商办学大计。村里德高望重退休干部赖深渊、村里老支书、z集团赖建辉董事长等也很热心家乡的事业,他们被曾老师的用心办学精神所感动,多次专程赶回学校,出谋献策。在2000年上学期的期末,z小学举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村家长、老干部、社会能人等参加的家长会。200多位家长全部参加,在宁静的小山村,“盛况空前”。会上,曾校长把学校的状况、办学的理念、学校的发展目标对家长做了诚恳的阐述,表达了办好z小学的决心和信心;老干部慷慨陈词、家长们畅所欲言,群策群力。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在曾老师的苦心耕耘中空前高涨。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曾老师对z小学的发展充满信心。自他担任校长以来,学校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最大限度的得到家长的认可与支持。

  三、“化缘”建学校

  20**年学校布局调整时,村民们都很担心z小学被撤并。由于z小学特殊的地理位置,教育局非常重视,陈耀灯局长专程了解后,做出了“撤点并校,z不撤”的决定,对z小学村民、师生是一大鼓舞!

  学校的发展,办学条件必须改善。简陋的校舍一直是曾老师心中的痛。村1996年集资兴建的教学楼因资金短缺无力装修,门窗也没安装,一到雨天、冬天,更让他心疼。为改善办学条件,曾校长多次带领同事外出“化缘”,争取在外乡贤的资助,终于得到其任教过学生--z集团董事长的鼎力支持,先后捐赠130多万元,扩建装修教室、设立教学奖学金等。县教育局对山区教育也大力支持,拨出专款,支持山区学校教学楼建设、学生公寓建设,并配齐食堂设备;同时,为使山区的孩子受到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教育局还为zz小学配置音乐室、体育室、科学室等,并配齐各种器材。去年,《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下派驻村干部郑青到该村任第一书记,在学校与《福建日报》之间搭起了帮助的桥梁。电脑、图书......这些城里孩子熟悉的知识载体,山区小学的孩子也都拥有。自从他当校长以来,学校的校容校貌,昔日的土木危房已成为历史。争取资金、垒围墙、硬化操场、道路......每一次的协调,每一分资金的到位,他不知磨了多少嘴皮,跑了多少的路。

  四、潜心练好“内功”

  曾老师深谙“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道理,执教之初,尊重老教师,虚心学习,同时刻苦钻研语文、数学教材和教学方法,潜心练好“内功”。当时乡村缺少教辅资料,不得不利用周末时间到50多公里外的县城收集。不断摸索,厚积薄发,他终于总结出“以大带小、动静搭配”的教学模式,原来沉寂的课堂变得活跃了,原本害羞的孩子在他的鼓励下变得勇于展现自我了。同时,曾老师注重素质教育,教学生把知识变为能力,把寓教于乐、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等方法融入教学实践中。“曾老师教得很灵活,我们学得很快活。”这是学生的评价。

  五、“春泥”更护花

  “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曾老师这样说,也这样做了。z小学生源自11个自然村,这些自然村都是群山环抱,山高路陡、溪流众多。每逢风雨天,曾老师最为艰辛。这事要从30多年前说起。有一次,下大雨,有部分学生没带雨具,这时曾老师就领着孩子们到店铺里去买雨具。就在去店铺的路上,雨越下越大,他很不放心,想想还是把孩子送回家比较安全。后来,他用了1个多小时才把孩子们送回家,家长见了非常高兴,极力挽留他在家吃饭,他婉言谢绝了。

  以后每逢刮风下雨,他都惦记着孩子们。最让他惊心动魄的一次护送是刮台风下大雨。那次有8个学生,撑着伞,要过一条长度一百多米的小道,而下面是万丈深渊。一阵风刮过来,学生吓得抱在一起,曾老师立马叫学生放掉手中的伞。为了学生上学的安全,他坚持凌晨5点多就起床,披蓑戴笠,手执手电筒走在泥泞的山路上,走到离学校4公里外的古坎自然村,护送孩子上学,和孩子们在滑溜的山路上行走。到了小河边,他手拉大些孩子,肩背小个子孩子,一个个安全把他们护送过河。放学后,再把孩子们安全送回家后,自己才摸黑回到家中。为此,他不知摔伤过多少回,妻子不知为他操过多少心。

  因上学不便或家庭贫困等原因,孩子辍学是山区学校的一个顽疾。“一个也不能少,不能让山区的孩子再当睁眼瞎。”曾老师对自己说。为了此,他自掏腰包给贫困孩子上学。有个村民,家里穷,眼见孩子已经到读书年龄,他着急找上曾老师。曾老师二话没说,当场掏钱给家长交学费。至今,他还资助着这家的另一个读四年级的小孩。

  不管学生家多远,只要有想要辍学的,他就天天去家访。z村村委会主任赖金山常说:“为了让辍学的孩子重回学校,曾校长不知踏破了多少双鞋子,翻越了多少山山岭岭,趟过了多少小河溪流......”

  碗尾自然村的林德辉,读小学三年级,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曾老师三番五次步行3公里多山路到他家做家长思想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家长最后同意林德辉继续上学。林德辉重返校园的那一天,曾老师从微薄的工资中为他垫付了书杂费,并一直资助他到小学毕业。曾老师每学期都要为一些交不起书杂费的学生垫交钱款,至今仍帮助着10多位学生。

  山里家长外出打工的多,他们最担心、操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曾老师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在学校还没扩建时,曾老师住在学校,就让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住到他的宿舍里,他把这些孩子看成自己的孩子,与他们同住、同吃。现在,在上级的关心下,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了,有学生专门的宿舍、食堂。曾老师同样把这些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儿女们一样看待。他住在学校里,晚上在学生休息时,小孩年纪小,他半夜2点,总是准时起床为学生盖被子。为了让这些学生住得安心,他带头与老师们一起,轮流与学生住在同一个宿舍里,嘘寒问暖,让这些留守儿童虽离开父母,也能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学生生病时,他总是第一时间到位,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亲自为他们喂药,请医生诊治。对这些孩子的学习,曾老师也是特别的关顾。外出打工的家长们说起z小学都十二分的放心。不仅如此,邻乡的许多外出打工的家长也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国强乡三五村的赖志宏夫妇外出打工,闻讯,也将孩子赖朝辉送到这所学校,我们问他时,他说:“我很放心,孩子在这所学校住得很开心,我一个多月回家后才接孩子回去,孩子年纪这么小,一住一个多月,我从没再操心过,我真感激曾校长。”

  20**年,私立学校慕名高薪要聘请他,他婉拒了。曾老师说:“一想到山区那些可爱的孩子,看到孩子们那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眸,想到了家长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我应该属于山区的孩子。尽管家人会有怨言,总会理解的!”

  “咱山里人的好老师!”山里人的语言很朴素,但正是他们最真的心声!

234范文网-www.234Fw.com

篇2: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三尺讲台铸辉煌

  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三尺讲台铸辉煌”

  曾老师,女,1962年5月出生,z第一中学高级教师。20**年省特级教师。她信奉“爱就是教育”,30年来无偿为学生补课并资助几十位困难生,被称为“妈妈老师”。所教班级学科成绩在中考、高考中均名列全市前茅。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英语竞赛获特等奖1人、一等奖3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3人。承担了部级课题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和省级课题1项,课题论文和课件在省级课题结题中均获二等奖。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有10多篇入选省级以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或获奖,参编教辅书籍4本。在省、市、县开设教学讲座或观摩课10余次,指导10多位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并获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积极参加“送教下乡”活动,深得好评。

  一颗爱心育桃李 三尺讲台铸辉煌

  --曾老师同志先进事迹

  三十年来,她一直用自己的汗水、才学辛勤耕耘于三尺讲台。

  三十年来,她一直用自己的爱心、真情倾诉对教育事业的爱。

  她,就是福建省z第一中学的曾老师老师。曾老师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福建省“特级教师”,而且还先后荣获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龙岩市“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五好文明家庭”、“第五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龙岩市首届“十大杰出女性”、龙岩市“三八”红旗手标兵、龙岩市首届“优秀人才”、“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等荣誉称号。

  一、迎难而上,显英雄本色

  敢于挑战,迎难而上,方能显示一个人的英雄本色。1982年,年仅20岁的曾老师大专毕业后,被分配至z一中。初为人师的她,被安排接一个后进班,那是个每次英语考试不及格人数要占三分之二的班级,很多学生放弃了英语的学习。但她没有退却,而是勤勤恳恳、以忘我的工作精神扑在工作上,甚至在患重感冒,脸色苍白、咽喉肿痛时仍坚持上课,最后昏倒在讲台上。她想方设法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设英语角,利用早晚带读等方式,浓厚班上的英语学习氛围。经过二年的努力,中考英语成绩优异,满分100分的试卷、得90分以上的学生达21人,居年段首位,还培养了中考县英语状元赖玉富。

  因敬业爱岗和取得突出成绩,1998年曾老师被安排到高中任教。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曾老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边坚持本科函授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一边深入钻研高中英语新大纲、新教材,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努力探索高中英语教学。20**年高考,学生赖剑英语单科810分(标准分),位居z县理科第一。20**届她担任高三英语备课组长,在她的带领下,当年高考学校英语平均分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她所教班级英语平均分分别高于年段5分和9分。10月她被推选出席全省英语科高中毕业班工作总结会并代表龙岩市在会上作典型发言,z一中的英语教学水平和成绩得到省普教室有关领导的称赞。

  二、倾注爱心,重教育发展

  曾老师信奉“爱就是教育”。她爱生如子,学生亲切地称她为“妈妈老师”。在课堂上、在宿舍里,她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当学生进步时,她会写上“你进步了,老师真替你高兴”;当学生退步时,她会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她偏爱后进生,不仅在课堂提问、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方面向他们倾斜,而且还利用休息时间给他们无偿补课。曾老师不仅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而且还热心资助多位经济有困难的学生。20**届的学生小马,幼时母亲去世,父亲残疾,家境贫寒,大学录取后,因家里拮据,无力支付她的学费,面临辍学。曾老师知道后,想办法为小马凑足4000元学费,让她上大学。

  在小马四年的本科学习和考研过程中,曾老师不停地鼓励和帮助她,小马深感曾老师对她的恩情,不仅仅是师生之情,更有父母之恩。三十年来,受到曾老师直接或间接帮助的学生有几十个。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学习热情,每学期曾老师都会花一笔钱买书籍、学习用品等奖励学生。甚至在外出学习、旅游时,曾老师也不忘给她的学生带回礼物。

  从教三十年,曾老师以学校利益为重,服从安排,坚持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孜孜不倦,对学生倾注爱心,桃李芬芳,深得其泽。90年省高考理科状元曾雪梅给她寄来贺卡:“是您的课使我燃起了对英语的兴趣。人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我却受您涌泉之恩,现在只能以此小卡相报。”得知曾老师评上特级教师后,20**届学生黄万桃在网上评论说“曾老师不论在工作上还是关心学生上,都不愧为教师的楷模,深受我们所有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愿老师在工作之余多注意休息,这也是我们所有学生的心愿。衷心地祝贺我们的曾老师!”是啊,这些不仅是学生真切之言,更是至高的赞美!

  曾老师的崇高师德和敬业爱岗的精神也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不少家长这样说“孩子能在曾老师所在的教学班学习是我们的福气。”《闽西日报》曾于1995年12月和20**年11月对其先进事迹作过专题报道,20**年3月龙岩电视台、z电视台也播出了她的先进事迹。

  20**年11月,曾老师光荣出席省第九次党代会。作为教育战线的基层代表,如何发展教育事业,始终牵动着曾老师的心。与会期间,曾老师为教育发展和人才建设积极谏言,11月17日福建日报发表了题为“发展教育先留人才--访曾老师代表”的采访报道,采访报道被人民网、中国日报、福建省教育厅、福建教育在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多家网络媒体转载。

  三、锐意改革,登教研新峰

  光荣与梦想永远属于那些辛勤耕耘,勇于开拓创新的人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教学上永远具有活动,就必须与时俱进,大胆教研教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英语新教材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很多同行一筹莫展,但她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强化语言实践;自制教具,将艺术性和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成绩斐然:95年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奥赛获特等奖1人,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2人,引起很大反响。作为英语教研组长,她还积极推动全组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使教研教改在英语组蔚然成风并取得突出成绩,z一中初中英语教研组也因此而荣获97年度县“优秀青年突出队”称号。曾老师还被推荐在全校教工会和团县委会上作敬业爱岗先进事迹报告。

  20**年,为了在高中新课改中再登新峰,她主动承担省级课题“高中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与教学评价的研究”的研究,对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大胆改革并获得显著效果。20**年和20**年她为市里开设的新课程教学“观摩课”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课题结题论文《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和课件《Module4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均获省二等奖。

  20**年担任校教科室副主任以来,认真抓好教科研各项工作,尤其是全校教师的“示范课”、“创优课”、“汇报课”在曾老师的督促和率先垂范影响下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曾老师还负责编辑出版《教研信息》45期,约60万字,为z一中教师和兄弟学校提供了极好的教育教学学习和研究的一手材料,她为学校的教研工作走在省市的前列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为分管英语教研组的行政干部,她处处起带头示范作用,引领老师及时把握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标准,运用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多年来英语成为z一中“拳头”学科,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省、市处领先地位。

  她积极指导青年教师的成长,在她悉心指导下,10多位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其中赖小琳老师20**年获龙岩市“第五届中学英语演讲比赛”教师组第一名、20**年荣获“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英语科全省第一名。

  曾老师还担任龙岩市普教室英语兼职教研员、龙岩市中级、高级职称评委及英语科评审组长。近年来多次参加高三市质检和其它年级市期末考的命题和审题工作,20**年担任“龙岩市一级达标校联盟”英语学科组长。10多次开设省、市、县教学讲座或观摩课,同时积极参加送教下乡活动,深得好评。20**年还应邀为“福建省基础教育网”作了题为《高三英语书面表达教学策略指导》的专题讲座,是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在省市同行中有较高声望和影响。

  曾老师勇于创新,产生了一大批教研成果。共撰写教育教学论文30多篇,其中20多篇在《文理导航》、<<时代教育>>、《福建基础教育研究》、《福建教育学院学报》、《素质教育论坛》等CN级刊物发表,10多篇在省级以上学术会汇编或获奖,参与编写出版教辅书籍4本。

  春风化雨,弦歌不绝。30个春夏秋冬,曾老师的青春在讲台上闪光,她把满腔的热血和情爱化作春雨,浇灌红土地上的桃李。“执一支粉笔,带两袖清风,站三尺讲台,育四方桃李,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做一名人民的模范教师,将是我永恒不变的追求。”这是曾老师的肺腑之言。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星空;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出整个海洋;曾老师的一支小小的粉笔,却描绘出学生的锦绣前程和自己五彩的人生!

篇3: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三尺讲台是他人生的舞台

  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三尺讲台是他人生的舞台”

  赖老师,男,1962年3月出生,宁化师范附属小学中学高级教师。20**年全国模范教师,20**年省特级教师。担任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26年,教学成绩突出,指导的学生习作有260多篇发表在各级报刊上,指导了160多位学生在全国、省、市、县的作文、演讲、知识竞赛中获奖。业务素质高,多次参加市、县教学比武并获一、二等奖,先后主持并承担了16个课题,其中6个获奖,参编了多本教辅用书,发表文章190多篇,有5篇范文在全国语文教师范文写作比赛中获一、二等奖。他经常开教学讲座和示范课,指导和培养了一批市、县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秀。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在母亲病危之时,他经常下班后坐几十公里的车回家照顾母亲,第二天一大早又返回课堂,没有落下一堂课。20**年9月作为我省优秀教师代表之一,在人民大会堂受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三尺讲台是他人生的舞台

  --赖老师同志先进事迹

  他很平凡,像浩瀚夜空中一颗闪烁的小星星,在静静地发光。然而,他却用柔和而执着的微光,展示了人民教师独特的魅力与气质。他就是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小中高教师,拔尖人才,宁师附小教研室主任赖老师。赖老师常说:每个人都有让自己自豪的一面,有人以拥有财富而自豪,有的人以拥有权力而自豪,而他却以拥有三尺讲台而自豪!

  三尺讲台是他忠诚坚守的阵地。90年代初,赖老师老师在担任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期间,由于他设计指导的多个少先队活动方案在全国获奖,县领导想把他调到团县委,负责全县的少先队工作,但被他婉言谢绝了,他想:改行固然工作会更轻松,但要他离开三尺讲台,心里会有失落感,再说他自己觉得更适合当老师。他留下来了,在学校中层一干就是30年,先后担任过总辅导员、教导处主任、办公室主任、教研室主任,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课堂教学,且任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已26届。20**年冬天,他年逾80旬的母亲病危,有人劝他请假回老家照顾母亲。他说:“母亲把我拉扯大,很不容易,我确实很想回去多照顾她,但一想到自己所任毕业班的几十个孩子,于是又打消了请假的念头。”为了尽孝与教学两不误,赖老师只好经常下午一下班,就坐几十公里路的班车回老家照顾母亲,第二天一大早又赶回来上课。历经一个多月的家校奔波,原本就瘦削的他,显得更加瘦弱疲惫了。赖老师老师就是这样,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一天都不愿离开三尺讲台。正如他的座右铭一样:愿做蜡烛燃烧自己更要照亮他人,甘当人梯不求功名也要助人攀登。

  三尺讲台是他驰骋沙场的沃土。现作为教研室主任的赖老师常对老师们说,作为一名老师,要想在三尺讲台自由驰骋,就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课上十分钟,课下十年功。他不但这样说,而且是坚持这样做的:17岁就当民办教师的他,通过自学,考上了宁化师范学校,1982年作为优秀毕业生分配到宁化师范附小任教后,始终潜心钻研业务,寻求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他的业余时间不打牌,少应酬,唯一的业余爱好就是看书和写作,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教坛默默耕耘的12000多个日子里,他白天是在讲台边悄然度过,夜晚是在灯下没有停歇地学习钻研、备课探索、笔耕不止。他多次参加市、县教学比武,均获一等奖。并先后在《中国教育报》、《福建教育》、《小学德育》、《小学教学设计》等19种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和学习指导文章190多篇,另有120篇征文在全国及省市征文比赛中获奖,还参与编写了福建省地方教材《海西家园》、《小学活动课教师参考用书》和宁化县校本教材《我家在宁化》等,先后承担并主持了16个全国及省市课改教研课题,其中6个课题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福建省一等奖、三明市优秀课题研究成果奖等。“小问号,不骄傲,遇到不懂就请教,低下头,弯下腰,请人帮助有礼貌......”这首朗朗上口的童谣,是赖老师老师创作并获得福建省童谣创作一等奖的作品,也是他虚心求学的真实写照。

  三尺讲台是他培育花朵的苗圃。三十多年来,赖老师老师始终把学生的发展当作第一要务。他认为,课堂是老师引导学生发展的主渠道,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他认真钻研教材,吃透两头,做好充分的预设。课中灵活多变,注重生成,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他对作文教学有独到的做法,所任班级学生对作文兴趣盎然,写作水平快速提高。近年来,他指导的290多篇学生习作发表在各级报刊上,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县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有390多人次获奖。

  身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赖老师老师不但善于教书,而且乐于育人。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天职是要培养孩子们高尚的人格。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榜样力量。他言于律己,从自身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守时守纪,每天总是最早到班级最迟离校。对学生的教育肯在“勤”字上下功夫,在“细”字上做文章,能俯下身子亲近学生,和学生做知心朋友,用自己的真诚去全面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严于律己地去影响感化学生,千方百计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0**-20**学年,他担任了学校五年制、六年制学制改革交叉时期的一个混合毕业班,班上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极大,他采用了分层教学法,打破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状况,班级的整体水平提高很大。记得当时他班上有一个叫陈鑫的同学,四年级时,语文基础极差,经常调皮捣蛋。赖老师老师没有嫌弃,而是与他结为朋友,有时请他到办公室来“吃小灶”,有时跟他在校园里漫步谈心,鼓励他增强自信。尽管他的进步犹如蜗牛行走一样缓慢,但赖老师还是经常运用“放大镜”,寻找陈鑫同学的闪光点,不断给予表扬激励。渐渐地,陈鑫同学变得活泼、自信、上进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在期末质量检测中,语文还考了优秀。后来他的学习兴趣大增,高考考入了厦门大学。他的家长逢人就说,孩子能有这样的出息,完全是小学时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赖老师老师。

  三尺讲台是他收获心情的乐园。人们都说,教师的工作是平凡而伟大的。平凡,是因其日复一日,工作繁忙而琐碎;伟大,是因为在点点滴滴中塑造人的未来,人的灵魂。赖老师老师和所有老师一样在其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生动地演绎着这一平凡而又伟大的育人过程。他常说:“我是在平凡中育人,耕耘中收获,清贫中享乐。”是的,他从17岁当民办教师走上讲台,到师范毕业分配到宁化师范附小任教,一晃已在培育祖国花朵的园地里已辛勤耕耘了33个春秋。他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教室,献给了黑板,献给了他的挚爱的学生,献给了他忠诚的教育事业。虽然他没有为教育作出什么惊人的贡献,也没有为自己创造什么令人羡慕的财富,但他“衣带渐宽终不悔。”因为他依恋课堂,热爱学生。他说:“我为自己这些年能全身心地培育祖国花朵而自豪。

  ‘教书未必求乌纱、人尽其才才尽用’,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教学实践也证明自己还能胜任这份工作,就要沿着这个光辉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如今的赖老师老师,已是我县基础教育园地的一面旗帜,他是我县唯一一名集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小中高教师、学科带头人于一身的拔尖人才。他先后80余次受到全国及省市县的表彰奖励:20**年他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年被评为福建省特级教师,20**年被评为三明市创建文明行业先进个人,20**年被评为县优秀科技辅导员,20**年被评为县管拔尖人才,20**年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20**年晋升为“小中高”教师职称,20**年被评为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20**年被推选为福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年被评为三明市第二届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

  他还先后到福州、三明、永安、尤溪、长汀等县市作过先进事迹报告、开设教学讲座和示范课、观摩课。20**年教师节,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许多报刊媒体也纷纷报道他的事迹。而赖老师老师却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荣誉是一个新的起点。作为特级教师既要珍惜奋斗后的成功,更要致力于成功后的奋斗。现在他还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坚持语文课堂教学,并又在开始新一轮的耕耘、创造,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实践20**,把科学育人、和谐育人、高效育人、全面育人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兢兢业业地继续在三尺讲台,书写更加灿烂辉煌的育人新篇章。

篇4: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厚德载物桃李芬

  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厚德载物桃李芬”

  廖老师,女,1958年8月出生,z市z小学原校长,小学高级教师。1994年省先进德育工作者,1998年省特级教师,20**年省先进教育工作者,20**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她从一名普通农村教师成长为百年名校领头人,承担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10多篇文章在CN刊物发表,参编出版了10万多字的教学设计和教辅读物,被教育部评为重点课程研究“先进个人”。创办z市唯一的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较好地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任校长以来,她多方奔走,合并接管3所小学,征地拆迁改扩建,实现学校新发展。创新家校管理模式,打造了“蒲公英家族公益志愿服务”品牌。探索构建“合格+特长”的育人新模式,鼓励多元发展,近3年来学生有2万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

  天道酬勤创名校 厚德载物桃李芬

  --廖老师同志先进事迹

  廖老师,女,1958年出生,*党员,特级教师,第九届国家督学。现任z市z小学校长、学区党总支副书记。1976年参加工作,甘为园丁36载,从一名普通农村教师成长为百年名校领头人。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福建省先进德育工作者,z市第32届劳动模范,z市第二届名学科带头人等荣誉表彰,担任z市小学数学“廖老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兼任福建省特级教师协会副秘书长。20**年5月31日,*福建省委孙春兰书记莅临z市z小学过“六一”节,孙春兰书记对学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要推广z小学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充分肯定的背后,凝聚着廖老师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

  一、呕心沥血--新z小学的设计者

  当面临困难的时候,只有勇敢面对,积极行动,才能把困难转化为发展机遇。她始终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20**年,廖老师顶着巨大压力接任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省级重点小学--z小学的校长。虽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但是三千多名师生挤在弹丸之地学习和工作,狭小局促,校舍拥挤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危中寻机,廖老师敏锐地意识到,必须迎难而上,实现学校硬件设施的跨越式发展。

  从合并九彩小学开辟绿色通道,到筹措资金征地拆迁;从教学主体建筑的设计到校园文化的凝练提升,她一次次写信给省市区领导,一次次奔走于相关部门之间,从一个专于教学的名师,“成长”为精于基建的名师。

  20**年5月,原学校二部主教学楼拆除建校,近千名学生的安置问题刻不容缓。廖老师提出边施工边教学的方案,把所有室内场地改为教室,把行政办公室调整为教师办公室,正、副校长4人挤在由走廊改造的、不足6平方米的过道上办公。为了妥善处理搬迁问题,廖老师和班子成员常常加班到深夜,体能严重透支,多次强忍胃肠剧痛坚守一线。z今天的华光闪闪,有她那份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牺牲。

  短短9年,她带领z人走过的每一步都见证着z翻天覆地的变化:总建筑面积扩大为21695㎡的z南北校区,横跨南北校区的封闭式天桥,每个宽敞明亮的教室中配备的电子白板与多媒体,北区的图书馆、南区的书吧,南北两区都有的内设舞蹈室、书法室、科学实验室、绘画室、手工室、陶艺吧、厨艺吧等二十余间专用教室的科学艺术楼,还有那精心筹建的校史室、食堂、大型多功能厅、自动录播厅、心灵家园、多功能地下体育馆(近2100㎡)、游泳馆、环形塑胶跑道(250㎡)、创意园、生物园、果树园、科学种植园和气象站等教学辅助设施......各地教育机关、学校纷至沓来参观学习。

  一路走来,她不辞辛劳,呕心沥血的脚印在述说着z辉煌的历史,她不懈追求,敢于争先的精神在带领着新一代z人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这就是廖老师,为了实现z几代人的梦想,忘我地工作,让z成为了鼓楼校园建设的领跑者,成为了海西教育交流的一张名片。

  二、率先垂范--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者

  当她接过名师工作室的牌子时,廖老师不再只是她的名字。它是一个起点,是一种责任,它应该成为z市小学教师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

  20**年,z市教育局唯一一个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廖老师名师工作室”在z小学挂牌成立了。作为领衔名师,她亲切随和,睿智热情,奋力探索。

  工作室成立后,作为领衔名师,她义无反顾地接受了市教育局给她的第一个重任--到柘荣县、平潭县、永泰县、连江县等巡回报告讲学。演讲场场均获得了热烈的掌声,教师们从她的个人奋斗经历中汲取到了成长的营养。

  虽然基建、行政事务繁忙,但身先士卒,为教师开示范课、做讲座依然是她乐此不疲的工作内容。她认为,名师工作室所进行的工作不应是“廖老师”这个人的机械复制,而是在“廖老师名师工作室”精神引领下的百花齐放。因此,她确立了“点面结合开展帮扶工作”的原则,通过专业培训、论坛研讨、送教下乡、固定帮扶、对外交流、网络研训等方式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推动了z市区、闽东地区、厦门地区、三明地区和闽北山区乃至四川省、浙江省等地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了强有力的名师辐射效应。

  六年过去了,“廖老师名师工作室”在她的带领下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20**年,《中国教育年鉴》专门收入工作室简介。《福建教育》《z晚报》等多家杂志、媒体对该工作室及主要成员进行了专题报道。据不完统计,自20**年创办以来,工作室成员在CN刊物发表论文34篇,送教下乡150节,开设专题讲座130余场,共指导各级骨干教师120人次,指导开课200余节,其中57位青年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受益者众多,参与听课或学习者多达8万余人次。

  三、勇于创新--家长志愿者团队的缔造者

  放眼世界,青少年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把家长和其他有识之士纳入学校合作伙伴范围,推动学校开放性办学是大势所趋。

  三年前,廖老师到台湾访学,发现家长“志工”(志愿者)在学校管理、学生教育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这样一个充满爱心的群体,成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他们发挥自己的社会能力、才能特长,用自己的爱心和劳动无偿服务于师生。回来后,廖老师和副校长李清华专题研究,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推广家校全新管理模式。于是,20**年12月,z小学首个家长志愿者团队--“蒲公英故事家族”成立了,唱响“爱与责任同行”口号,聘请了一至三年级36位家长为首批骨干成员,李清华担任召集人。他们组织开展“书香下午茶、班级故事会、好书交流与推荐”等阅读活动,从校内走向社区、走进基层,取得良好成效。

  在蒲公英故事家族成功运作的基础上,廖老师及时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成立z小学家长委员会,统筹管理,相继组建了“快乐家族”、“爱心妈妈家族”、“墨韵家族”、“科普家族”、“艺术家族”等家长志愿者团队,协助校方开展儿童阅读推广、心理健康教育、迟归孩子管理、书法绘画教育、科学种植养护、舞蹈声乐培训等活动。团队成员先后出访澳门、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与当地华人华侨交流互动。20**年,蒲公英家族活动获教育部督学视察团高度认可,并将经验向全国推广。毋庸置疑,蒲公英家长志愿者团队已然成为z小学又一张独具特色的教育名片。

  四、多元发展--素质教育的践行者

  学习成绩就像金字塔,位于塔尖的势必只有一小部分人。做不了第一,就当唯一,我们要做的就是拉长、拉宽、拉大学生特长,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

  20**年5月31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前夕,省委书记孙春兰来到z小学,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器乐、舞蹈、书法、绘画......看到z学子争先恐后展示爱好特长,浓郁的文化气息洋溢整个校园,丰富的素质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孙书记十分欣慰。她指出,要推广z小学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传承中华文化,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学校素质教育取得丰硕成果,得益于先进的办学理念。作为一校之长,廖老师不断探索,逐步形成学生发展目标“五个一”(一手好字、一笔好文章、一口标准普通话、一项特长、一个健壮体魄),特别是在艺术教育、数学思维训练、“三棋”教育中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多元发展。1998年,学校成立了z市第一支管弦乐队,现在已发展为省一级少年管弦乐团。z数学思维训练已开展10年,廖老师亲自带队,培养出众多数学尖子,连续9届参加z市“迎春杯”数学竞赛,团体总分均名列前茅,在全国“‘华罗庚杯’总决赛”、“亚洲城市青少年数学邀请赛”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摘金夺银。学校自编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教材,至今坚持16年,学校连续十届获得z市国际象棋、中国象棋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围棋比赛团体总分第二的好成绩。此外,学校还根据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增设书法、美术、声乐、绘画、英语、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兴趣活动小组,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长。20**年,z学子在各级各类赛事上斩获1166项奖牌荣誉,参赛足迹遍及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先进的教育理念、浓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教育同行到校参观访问。日本、台湾、香港、马来西亚、德国、美国、东盟、英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地区和相关机构的代表团纷至沓来。廖老师对z小学的远景规划提出更高要求:全方位推进国际交流,多角度拓展国际视野,建设海峡西岸一流国际型学校,为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贡献力量。

  “我每一天一再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赖于别人的辛勤劳动,因此我必须竭尽全力,以便给予别人。”廖老师将自己的人生信条写在电脑桌面上,更铭刻入心,她深知,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z小学全体师生艰苦奋斗的成果。多少同行、领导见到忙碌不歇的她,心疼不已。曾经有人问,您快退休了,何必那么辛苦?“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廖老师总是掷地有声地回答。

  她,就是这样--永远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热情......

  “因为有爱,所以快乐;因为有爱,所以无怨无悔”--这就是廖老师的教育人生。

篇5: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我这辈子就当老师

  杰出人民教师先进事迹:“我这辈子就当老师”

  潘老师,男,1920年9月出生,厦门大学教授。从教62年,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开拓者。建立全国第一个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重点学科点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全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培养全国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和第一批博士,成为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别津贴待遇、英国HULL大学荣誉博士称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称号。编撰理论著作10余部,论文200多篇,主持了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研究成果曾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他独创“自学-研究-教学实习”研究生培养模式,培育硕士、博士研究生100多名,很多人已经成长为高等教育研究、管理界的领军人才。他曾受邀多次赴国外讲学,挪威学者为其撰写了英文传记《潘老师--一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创始人》,国际教育期刊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曾出一期专刊介绍他,其学术成就远播海外。

  潘老师:高等教育学的“名片”

  5月的厦门,海风徐徐,火红的三角梅争相斗艳。

  5日,周六,晚7点,距潘老师家的学术沙龙正式开始还有半小时。在潘家略显零乱的客厅里,30多个学生坐在大小不一的凳子上,交谈、互看论文、吃水果,看得出主人给了他们足够的自由。

  92岁的潘老师身穿一件白色衬衫,慈眉善目。他坐在离门最远的沙发上,学生们轮番上前讨教,有的向他汇报作业,有的推荐自己的新书,有的向他征求论文开题意见。潘老师慢条斯理,一一回答他们的问题。他说话略带广东潮汕“地瓜腔”,但中气很足。学生们都称他“先生”,和他交谈时,往往凑得很近,甚至是肩膀挨肩膀。有的学生谈话毕,还会拍拍他的大腿。

  这些“学生”多数在30岁左右,有访问学者,也有在本地工作的教师,更多的是高等教育学的博士生、硕士生。今天沙龙的主题是“文化传承创新与高等教育强国”。潘老师更多的时候是在做一个倾听者,拇指和食指分开,叉住下巴,静静地听学生发言,这是他惯有的姿势。

  潘老师家每周六的沙龙虽小,但已闻名遐迩,且持续了20余年。沙龙是漫谈式的,从学术探讨到社会动态,无所不谈。

  来参加学术沙龙,已成为研究生来厦大教育学院求学的“固定节目”,也是学院的一张“名片”。提起高等教育学,大家都会联想到潘老师,他已成为高等教育学的一张“名片”。

  活跃在高教学界的“老顽童”

  4月6日,是厦大91周年校庆的日子。上午10点,92岁的潘老师参加完学校举行的庆典,又来到嘉庚主楼会议室,参加教育学院的奖学金仪式。在听完博士毕业生作的校史报告后,潘老师走上讲台,没有讲稿,站着讲了20分钟。他讲校庆的意义、校园文化、校史,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接下来,他又给教育学院的获奖教职工、博士生、硕士生颁发证书与奖金。颁奖时,他总是身体前倾,双手把奖状捧给每位获奖者,并一一握手,在合影时,他露出孩童般满足的微笑。

  这个简单的会议,折射了潘老师为人熟悉的一面。他参加学术会议,都是自己准备讲稿,而且总是站立演讲。常言道:“人老话多,树老根多”,但潘老师例外。即使是到90多岁时,他也没有废话,发言总是言简意赅,而且总是在抛出独特见解时戛然而止。

  博士生方泽强说,我们为什么喜欢和潘先生在一起?因为他尊重学生、尊重学术,不絮絮叨叨,更没有任何架子。先生喜欢倾听,不管学生意见对否,他都不打断,他把我们当小孩子,我们把他当成“老顽童”。

  潘老师先生虽已到耄耋之年,但仍然坚持上讲台,作研究,看学生作业,仍然在招收博士生、博士后与访问学者。每年暑假他都要认认真真地为即将开学的博士生查阅资料,认真备课。有人看到说:“先生,您都给博士生讲了几十遍啦,还用备课?”他答道:“教师上课最首要的是要备好课,我虽然讲了30多年,但每年的授课内容都不一样,都要更新与完善。”

  不仅活跃在教学一线,潘老师在生活中也是很有激情。潘老师的学生、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回忆了他和时年82岁的潘老师到西藏出差的经历。

  踏访西藏,一直是潘老师的一个心愿。20**年,潘老师接到在西藏开会的邀请,“跃跃欲试,全无难色”。担心受到家人的阻拦,他还和邬大光订了攻守同盟:赴藏之事,不必向家人提起。

  邬大光忐忑不安,在临行前一天,还是忍不住向潘老师的大儿子、时任厦大副校长的潘世墨坦白,潘世墨大吃一惊,但是,他考虑再三,决定成全父亲的心愿。

  就这样,当年,82岁的潘老师登上了海拔5020米的西藏米拉山。邬大光说,到达米拉山山口,因空气稀薄,缺氧严重,大家都说,不要下车了,但是,潘老师说,当然要下,抽根烟,照张相,留个纪念。

  光做老师就有77载

  在两年前举行的一次庆典上,当时已90岁的潘老师说,如果没有学生,我会很寂寞。他的学生在场下会心地笑了,他们都熟悉他的一句话:“我一生最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

  潘老师身上有个传奇:他从小学校长、中学教务主任,当到大学副校长。这位老人习惯性地眨着眼睛,带着小孩子般得意的神情说:“70多年来,我当过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的老师。”

  1920年8月,潘老师出生于广东汕头一个贫苦小贩家庭。小时候在家随哥哥学习识字,8岁入私立东海小学读书,后转入私立时中中学初中部。

  1940年,潘老师一行3人,从广东汕头步行至福建长汀,报考抗日战争期间暂时迁往长汀的厦门大学,由于准备不足,未被录取。潘老师没有气馁,更加刻苦地钻研,于1941年秋考入厦门大学,主修教育学,辅修经济学。

  为维持学业,他开始勤工俭学,兼任福建长汀县私立乐育小学教师、长汀县立中学教务主任。而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当老师,早在他15岁读初中三年级时,哥哥的朋友、揭阳树德小学校长,就请他去兼课,教小学三年级国文和算术。

  大学里学习教育学,从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做起,投身教育实践,到后来从事大学教育管理、教育研究,潘老师的一生和“教育”这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

  抗战胜利后的9月,他到江西的学校当过文史老师,还兼过教务主任。

  1946年,潘老师大学的老师李培囿教授推荐他回厦门,作为校长人选, 负责复建厦大附小,潘老师提出希望能在任小学校长的同时,在厦大教育系做助教,他的要求得到校方同意。从此也就开始了教育学教学与研究的生涯。

  10月,潘老师回到厦门,开始筹办新的厦大附属小学,并出任校长。刚创办的附小,坐落在海滩边上,孩子在这里尽情地玩耍,荡秋千、砌沙盘、放风筝。学校唯一的校车用来接送孩子们上下学,每天早上学生还能喝一杯牛奶。回想起这段日子,潘老师说,当时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同时,也是在实践陶行知、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即“生活教育和活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潘老师由厦门大学保送至中华人民大学教育学研究系,进修研究生课程。回到厦门大学后,潘老师开始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工作。

  1962年起,他兼任《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而主编由著名经济学家、时任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担任。

  回忆起王亚南任校长期间的岁月,潘老师感慨颇多。他说,王亚南注重学术研究,创办了《厦门大学学报》,成为全国最早创办的3家大学学报之一,还培养出了数学家陈景润。

  王亚南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经常邀请学生到他家里讨论学术问题。潘老师说,正是因为喜欢这种既有家庭温馨、又有学术氛围的活动形式,所以现在每周末还坚持一次学术沙龙,其实,这是从王校长那里学来的。

  担任大学教务处长、编学报,受学术氛围的浸润,这都为潘老师研究高等教育学提供了实践土壤和思想源泉。直到后来当博导,他还会经常提起这段岁月对自己学术人生的影响。

  高等教育学的拓荒者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但当时没有完整的理论来支撑。那时,我国原有的教育科学仅仅把普通教育作为研究对象,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当时潘老师刚过而立之年,在厦门大学讲授教育学并负责教务行政工作。他意识到,忽视高等教育的特点、硬把普通教育理论搬到高等教育中行不通,必须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学的高等教育理论。

  听说潘老师要“冒尖”,对高等教育进行专门研究,许多同行和专家不以为然。但是,潘老师选择了坚持。

  1956年暑假后开学,厦门大学的课程表里发生了一个微妙的变化:原来的“教育学”变成了“高等学校教育学”。这就是潘老师和教育学教研室几位教师作出的尝试。虽然他们仅仅是将普通教育学的框架移植到高等教育学中,在课程与教学理论等章节改变了研究对象,但却开辟了先河:“高等教育学”第一次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搬上了课堂。

  正当潘老师准备进一步实施计划的时候,遇到十年浩劫。

  “60岁以后出成果”,这是厦大师生对潘老师学术人生的典型概括。

  1978年,潘老师在报纸上撰文,提出“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他还发表了《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在这两篇文章中,他提出了“高等教育”学科一系列需要研究和改革的问题,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该领域的广阔性和发展前景。

  此时的潘老师虽年近花甲,却表现出年轻人的激情,他不再满足于20多年前的“小打小闹”,他疾呼,“不能再等了!必须建立独立的‘高等教育’学科”。

  1978年5月,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专门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正式成立,此时,距潘老师把“高等教育”搬上课堂已过去了22年。

  然而,起步之初的研究室可谓荜路蓝缕。当时只有5个人,办公地点是在厦大化工厂一间废弃的实验室。里面摆了几张办公桌,开会时几张桌子一拼,成为大会议桌。就在这个地方,几个人又创办了《外国高等教育资料》,这是“***”后第一份高等教育刊物。这份刊物除了发给本校的教师干部参考外,也向外单位邮寄100多份。

  继厦门大学成立高等教育研究室之后,全国又新增了好几个高教研究机构。潘老师说,如果能组织一个全国性的高等教育研究会,就能壮大高等教育研究的队伍,否则,力量分散,难成气候。在1979年的教育学年会上,他提出了成立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的倡议。为了争取理解和支持,他奔波于各高校之间,作了近百场专题报告。最终,他的倡议得到了教育界同仁的响应,也获得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

  1983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式成立,时任教育部部长蒋南翔亲任会长,副会长有季羡林、何东昌、钱令希等人。

  然而,成立研究室仅仅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高等教育学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除了要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外,还必须有教材、有专着。如何撰写一部全面、系统的高等教育学专着?潘老师根据多年研究反复推敲,提出了《高等教育大纲》(讨论稿),并组织了北京、上海和厦门的9位青年教师,按照大纲分工撰写。1983年,《高等教育学》全书完稿,1984年正式出版。在厦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6年之后,中国终于有了第一部属于自己的高等教育学专着。

  上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与传统文化,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等诸多问题,不断涌入潘老师的研究范围。

  这时,他已经超过退休年龄,但他如同一个勤劳的耕耘者,享受着自己学术的春天。

  治学最反对“大、空、洋”

  挪威学者阿里·谢沃在《潘老师:一位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一书中提出,中国的普通教育学首先是从西方引进的,但高等教育学不是,中国建立了自己的高等教育学,有关高等教育学科的最早出版物纯粹是中文。

  阿里·谢沃所说的最早的出版物是指潘老师编撰的《高等教育学讲义》,此书成稿于1957年。上世纪50年代后,国外高等教育研究才开始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但没有提出建立一个专门的学科。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才有学者编出了高等教育学教材。可见,潘老师编撰的《高等教育学讲义》足以体现其原创力与前瞻性。

  深圳大学高教所研究员李均在一篇论文中写道:“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无一不是通过依附、模仿西方而建,但是,在潘老师的倡导下,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另辟蹊径,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摒弃依附的发展道路。”

  潘老师常向学生提起,理论研究中“大、空、洋”的倾向值得注意。“大”就是题目大、口气大,认为别人的研究一无是处,只有自己的理论是“填补空白”的;“空”即空对空,研究的结论纯粹是由理论推导出来,空话连篇;“洋”就是喜欢搬洋人的话,以壮大自己的声势。而真正有原创力的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

  潘老师提倡广泛调查、深入考察、参与教育实践,尽可能使科研成果客观些、科学些,并充分考虑科研成果的可行性。他说,理论和实践是有距离的。一种理论要应用到实践,先要把学术理论转化为应用理论,还要把应用理论转化为政策,再将政策转化为措施,才有可能影响行动。

  潘老师每年给博士生开设两门课:“高等教育专题研究”和“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其中就包括了社会调查。在近年的社会调查中,潘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坐火车、坐大巴,先后去过长沙、宁波、井冈山、赣州等地,深入学校,取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博士生王琪说,先生出去,从来不是急于提观点,讲意见,而是要求大家调查、再调查。

  潘老师曾经对博士生说,如果大家希望有所建树的话,去民办校,那里将来会出教育家,公办校出教育家恐怕难多了。他分析认为,民办学校的校长是没有官本位的,没有过多的条条框框限制,如果干得好,他的位置就在人们心中。

  在独立思考中为高等教育求解

  其实,潘老师对民办教育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

  1986年,66岁的潘老师应邀去日本参加“亚洲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公立和私立体制--问题与展望”理论研讨会。听了与会欧美高校代表关于民办高校情况的报告,回来后,他提出了一个新命题:中国能否发展好民办教育?

  在那个年代,提出这个问题需要勇气。那时党的十三大还没有召开,所有制问题还是“雷区”,在教育这个领域讨论“私有”,未免显得过头,甚至是踩“红线”。

  为了说服反对者,他采取了迂回策略,他对西方国家私立高校进行了深入研究,又认真领悟了国家政策和改革趋势,1987年,他发表文章提出,“教育的发展受教育外部规律的制约,教育体制改革一定受经济体制的制约,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所有制的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集体所有制、私有制和公有制同样存在......在私有经济基础上,民办高教在中国发展是可行的”。这个观点首先破解了发展民办高校的理论难题,为当时刚萌芽的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之后的实践,也验证了他的预言。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领域,潘老师再次体现了作为研究者的前瞻眼光。

  199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7.6%,加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仅为9.1%。而这方面的国际权威理论学者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为精英教育阶段,15%到50%为大众化阶段,高于50%为普及化阶段。因此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个时候在中国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不符合国情,是“理论误导”。

  但潘老师坚持关注并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他认为中国走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是必然的选择,需要提前进行研究。随后,他陆续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等系列文章。

  他还预言,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必然要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精英教育,一是大众化教育,为了防止精英教育受到大众化教育的冲击出现质量的下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过程中,必须保护精英教育。

  尊重是他育人的第一准则

  潘老师在大学时和同班同学龚延娇谈了恋爱,两人后来结婚,共同养育了三男一女。他们是令人羡慕的父母,女儿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成为厦门最早期的高级工程师之一。三个儿子,一位当了副市长,一位当了重点大学常务副校长,一位当了大学党委书记。

  潘老师的一位同事说,我们都称他们家是“一房三厅”,即一个大家庭里,有三位厅级干部级别的儿子,他的“育儿经”念得好。

  但潘老师说,我没有什么“育儿经”,我只认为,人格的养成比知识的教育重要得多,我主要是对他们进行人格的培养,不是婆婆妈妈,而是以身作则,无言之教。

  潘老师坦陈,他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要比花在子女身上的时间多得多,同时,他也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学术观点。

  在学术沙龙上,经常有学生说,“先生弄错了”,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大家从不用担心没顾及潘老师的面子,因为先生总会静下来听学生讲自己错在哪里,从没有责备学生,更没有把自己的学术观点强加给学生。

  在博士生选择学位论文选题时,潘老师更是充分尊重学生,他说,学生选的题往往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也是从自己的知识结构或工作经历中引发出来的。学生自己选的题,就会其乐无穷地去探究,就不会觉得苦,往往会得出创新性的观点。

  他指导的两位博士生,在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时,一位选作《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反思》,一位选作《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问题研究》。大多数老师觉得这两个选题都太理论化,担心这两位博士生作不了,不同意他们的选题。但作为导师的潘老师,力排众议,说服大家,支持学生的选题,并强调,我们不能都在搞实践问题研究,也要鼓励与支持一些年轻人作学科理论建设方面的基础研究。这两位博士生的博士学位论文分别获得了中国高教学会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福建省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这几年,潘老师设立“懋元奖”,从个人积蓄中拿出近40万元,对那些秉承其“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敢为天下先”、“做学问先做人”之精神的优秀年轻师生给予奖励,但他自己在生活上,依旧布衣素食,不尚奢华。

  他说,我个人在物质生活上已经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最大的乐趣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小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