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保育院大班年级庆元旦,迎新年活动方案

保育院大班年级庆元旦,迎新年活动方案

保育院大班年级庆元旦,迎新年活动方案

  保育院大班年级“庆元旦,迎新年”活动方案

  活动设计思路

  20**年元旦即将来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的生活日历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为了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自信心,更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元旦,为了班与班、老师与老师之间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我们大班年级的小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同渡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用我们的笑声,我们的歌声,来迎接充满希望的20**年!

  活动目的

  1.知道元旦时新的一年的开始,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新年愿望。

  2.通过开展庆祝元旦一系列的活动,使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剪贴窗花的快乐。

  3.让孩子在欢歌笑语、品尝茶点中度过一个愉快、难忘的元旦节日,感受节日欢乐的氛围。

  活动宗旨:自主、快乐、温馨、童趣

  活动时间:20**年12月31日上午

  参与人员:大班年级全体幼儿及教师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多功能厅。

  人员安排

  主持人:z

  摄影:z(捕捉每一个精彩镜头,)

  音乐播放:z(提前检查、调试音响设备)

  现场协调:zz

  看班老师:各班老师(当班老师和保育员老师着重引导幼儿做一名文明的小观众,遵守活动现场的纪律,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背景布置:ppt课件制作--z。背景图要求营造温馨、喜庆的氛围,并突出主题。

  活动准备

  1.ppt背景图《庆祝元旦》。收集各种窗花做成PPT课件

  2.彩灯、话筒一个、展示板、大鼓一只、每班一个布娃娃

  3.奖品:大、小贴画(互动节目奖励)

  4.各班为自己班级取得队名:大一班----火龙果队。 大二班-----草莓队。大三班-----青苹果队。大四班------菠萝队。

  5.红色蜡光纸若干、剪刀。

  6.各班表演节目的音乐。歌曲《新年好》音乐。背景音乐《金蛇狂舞》

  7..幼儿自备茶点、果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高高兴兴说元旦

  1.认识元旦

  元旦,是一年的首日。“元旦”这一名称,据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元”含有第一和开始之意,“旦”则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开始升起。“元”和“旦”和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朝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这一天,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张灯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不少地方悬起“庆祝元旦”的巨幅标语,欢庆新年。

  2.播放视频,幼儿欣赏人们如何庆祝元旦,感受新年节日的快乐气氛

  3.学习新年儿歌《过新年》--新年到,放鞭炮,鞭炮蹦蹦跳,新年真热闹;鞭炮响,哈哈笑,祝我新年长一岁,祝我个子快长高。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新年愿望。

  二、节目大联欢-----欢欢喜喜庆新年

  1.大班年级全体幼儿和老师齐聚多功能厅,幼儿集体歌唱《新年好》

  2.主持人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新年好!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我们大班年级的小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度新年,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大班年级20**年庆元旦迎新年节目大联欢现在开始。”

  3.以击鼓传花的方式展开,选择班级进行儿歌、歌舞大PK。哪个班级表演较出色的可获得一次大贴画奖励,最终以获得较多的班级,每位幼儿都予以小贴画的奖励。

  ⑴儿歌大PK----《照片》《打醋买布》

  ⑵歌舞大PK-----每班可表演唱歌、歌舞、律动

  4.全体幼儿与教师一起跳集体舞,

  ⑴《洋娃娃的舞会》

  ⑵《江南style》

  4.师幼间在《新年好》的音乐背景下互相送上新年祝福。

  三、手工活动《剪窗花》------快快乐乐迎新年

  1. 出示课件,欣赏窗花,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这些图案漂亮吗?它们是什么样子?(告诉幼儿这叫窗花)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很多漂亮的窗花。今天我们也来剪窗花,把我们的教室也装扮成新年的味道。

  2.讨论制作窗花的过程。

  提问: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个漂亮的窗花?

  有谁知道窗花是怎么剪出来的?

  3.教师示范、讲解,制作的过程。

  ①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引导幼儿先对折、再对折、最后再对折。(折三次)

  ②引导幼儿观察折好的三角形正确拿法,引导幼儿把正方形折三次后用左手拿着三角形的中心点,也就是可以打开三下的那个角,这个角就是窗花的中心。

  ③讲解绘制花纹:引导幼儿自己选择图案画制,并提醒幼儿绘制时中间一定要有空隙,不能连在一起。

  4.请幼儿回到各班教室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引导幼儿将剪好的窗花贴在教室的主题墙上,增添节日气氛,表达心中喜悦之情。

  四、品尝果子,感受新年的快乐

  分组品尝幼儿自带的点心和果子,幼儿与老师一起感受新年到来的快乐。

  注意事项

  1.活动一和活动三分班进行,活动二全体幼儿齐聚多功能厅进行。

  2.各班教师根据方案内容明确自己的任务,并认真落实。

  3.班主任于活动前一周内报送本班节目所需音乐于文慧老师处。

  4.音乐播放员于活动前三天整理各班级音乐播放内容。

  5.活动前一天进行舞台布置。(全体人员协助布置)

  6.场地安排,幼儿按班级分区域排列座位就坐。

  7.活动当天幼儿需听从主持人及各班教师的指挥。

  8.引导幼儿在参加活动不大声喧哗、不随便走动,保持场内环境的整洁,注意安全。

  9.活动结束后,各班教师在主持人的协调安排下按顺序排队回教室,开展下一个活动。

wWw.234fw.com 234范文网

篇2: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方案:我有一双小小手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方案:我有一双小小手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依赖成人是不对的,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2、培养幼儿独立的生活能力,培养成功感和自信心。

  活动准备:电脑动画、幼儿坎肩、鞋子、衣服、磁带《我有一双小小手》《不再麻烦好妈妈》、奖牌、录音机

  活动进程:

  1、导入部分:猜谜--手

  提问幼儿:我们的小手能干吗?(吃饭、穿衣......)小朋友回答得对,我们的手可以做很多事情,可是有个叫毛毛的小朋友,他也有一双小手,他的小手又干了些什么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2、中间部分:

  放电脑动画片 幼儿观看电脑动画

  (老师与幼儿围坐在一起)如图,老师提问:

  (1)“毛毛的小手都干了什么?”

  (什么也不干,吃饭、穿衣、穿鞋......都让妈妈干)

  (2)毛毛这样做对吗?(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洗脸、自己穿鞋......

  (3)小朋友你们在家是怎样做的?都做了哪些事情?

  (自己吃饭、穿衣、穿鞋......)

  你们做的很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要学着做,什么事都让爸爸妈妈做是不对的。

  ( 4)组织幼儿讨论:你除了自己的事自己做,还帮妈妈做了哪些事?

  (扫地、拿拖鞋、给妈妈捶背......)

  ( 5)教师小结: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自己事情自己做还帮妈妈干活,你真棒!

  ( 6)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衣服、鞋子,我们来比赛看谁穿得快,比比谁的小手最能干。

  ( 7)放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幼儿分组比赛穿衣、穿鞋。

  ( 8)为幼儿发奖牌,幼儿自我鼓励我真棒,我能行。

  ( 9)小结:小朋友自己的事自己做得很棒,你们的妈妈要看到你穿得那么快那么好一定很高兴,妈妈工作很辛苦,我们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再麻烦妈妈好吗?

  3、结束部分:

  幼儿表演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结束。

篇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方案:奇妙的静电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方案:奇妙的静电

  活动设计意图:

  在干燥多风的秋天,我们常常会碰到这些现象,如:幼儿会发现梳子梳过头发后头发飘起来了;衣服上沾满了白色灰尘;脱衣服会发出啪啪的声音,并有小火花。但他们对其中的奥秘还不了解。因此,我设计了“奇妙的静电”这一活动,让幼儿在实验中,观察发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确定以下目标:

  1.通过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2.学习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主动、积极地寻求帮助。

  3.初步了解一些力所能及的防止静电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碎纸、尺、铅笔、梳子、、丝绸、塑料袋、硬币、钥匙等实验物品。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活动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来给你们变一个小魔术,你们想看吗?(出示梳子)这是什么?(梳子)介绍桌上的纸屑。

  师将梳子拿在手上舞一圈,然后轻轻靠近纸片,没变化;用眼神和表情让幼儿观察梳子是否有变化;然后在肘子底下边摩擦边口中说“变变变”,再拿出来,轻轻靠近纸片,用眼神和动作提示幼儿观察变化。

  请幼儿说,看到了什么?

  二、探索静电产生的原因

  1.探索静电产生的原因--摩擦起电

  师:小纸片主动跳到我梳子上,猜猜我是怎么变这个魔术的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2.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自己的猜想。

  师:小朋友,你们猜了这么多的方法,是不是这样呢?现在请你们自己试试。(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引导)

  3.请个别幼儿示范:谁会变这个魔术,请你告诉我们你是怎么变的?

  4.师再次示范,揭晓答案。

  师: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变这个魔术的吗?(在做一次)请幼儿看清楚是怎么变的,用语言表述出来。

  5.幼儿再次实验,并小结:梳子经过摩擦好,靠近纸屑,纸屑就会被吸起来。

  三、幼儿实验并记录,观察静电现象,教师进行指导。

  1.师介绍实验材料和记录表(幼儿用书)提出要求。

  师:请你们在看看,桌子上还有什么,除了梳子在绸布上摩擦后能把纸屑吸起来,看看这些东西会吗?请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2.幼儿实验,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3.集体分享实验结果。

  请幼儿说说实验结果?有谁的结果不一样?

  4.根据实验情况进行总结(对幼儿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醒),再次进行实验,分享结果。

  5.师总结,简单解释静电现象。

  为什么有的东西能吸起来,有的不能呢?能吸起来的说明他们之间产生了静电。

  四、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了解常用的防止静电的方法。

  1.师: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静电现象吗?感觉怎样?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防止静电呢?(脱衣服时,用梳子梳头发时,刚关闭的电脑、电视等)

  2.师总结:我们要尽量穿棉质的衣服,勤洗澡、勤换衣服。天气干燥的时候要注意擦护肤霜,及小朋友说的香香。

篇4: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方案:我会自己洗手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方案:我会自己洗手

  活动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弱,在幼儿园经常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时往往会出现洗手马虎、玩水等现象。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之后,知道许多孩子在家很少自己独自洗手,都是长辈们帮着洗或是用毛巾擦干净。在了解孩子的这一情况后,为帮助他们学会自己洗手,我根据小班孩子好模仿的特点,在组织孩子洗手前和宝宝们玩起了“学做洗手大王”的游戏,并将洗手的过程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儿歌,试图通过儿歌的方式让幼儿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从而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通过学念儿歌,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3.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好吃的食物若干;

  2.手偶玩具豆豆熊和嘟嘟医生;

  3.洗手儿歌动画及有关正确的洗手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点心: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是老师的生日,我请小朋友们吃点心。你们应该对我说什么呀?

  2.请幼儿闻一闻点心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点心的的欲望。

  3.谁想吃呀?这么多小朋友都着急想吃,在吃之前我们先要做一件什么事?

  4.如果我们吃东西前不去洗手会怎么样呢?

  二、观看手偶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1.引导幼儿观看手偶表演

  教师边做手偶表演边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豆豆熊为什么会肚子疼啊? 它应该怎样做呀?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手上有许多的细菌,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交流

  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洗手的,进一步体验洗手的重要性。

  4.你们的肚子疼过吗?为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做?

  结合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饭前便后不洗手及吃手现象,鼓励幼儿说一说洗手的重要性。

  过渡语:嘟嘟医生会对豆豆熊说什么呢?

  三、学习儿歌--《洗手歌》

  1.引导幼儿观看洗手课件。

  2.你们听到嘟嘟医生对豆豆熊说什么了吗?

  3.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

  4.幼儿学儿歌。

  四、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1.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讲述 “我是怎样洗手的?

  2.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

  卷袖子--冲手--搓肥皂--搓手心手背--冲肥皂--擦手

  3.引导幼儿边说儿歌做洗手模仿动作,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4.谈话:我们什么时候该洗手?

  (如: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脏时等)

  五、幼儿实际练习:洗洗小手讲卫生,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

  1.教师:“现在我要分点心给小朋友吃了,大家先一起去洗洗小手吧,看看谁的小手洗的最干净。”

  2.在实际练习中,教师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洗手,指导幼儿正确的洗手。

  3.小朋友洗手,品尝食物。

  六、活动延伸:

  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用语言或儿歌对幼儿进行提示或指导,使幼儿在实践体验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幼儿的健康认知水平,逐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附:儿歌--洗手歌

  洗刷刷,洗刷刷,

  大家一起来洗手。

  卷起袖,淋湿手,

  打香皂,揉起泡,

  指甲缝,扣一扣,

  用流水,冲干净,

  用毛巾,擦干净,

  做个讲卫生的乖宝宝。

  充分利用观看手偶表演、课件等教学方法,为幼儿营造了直观、生动、富有童趣的教学氛围,感染力强,教育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篇5: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方案:转起来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方案:转起来

  设计意图:一天早上,我班的叶雨辰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民间玩具--陀螺,看着这个不停转动的玩具,小朋友都好奇的围过来,提出了许多的疑问:“它为什么能够不停的旋转?”其实孩子们的游戏简单而让人快乐,他们随手拿起身边的物品使之转动,便会开心不已。我们试图通过集体活动,将幼儿生活中的无意探索变为有意探索,并在科学探索和生活实际之间建立初步的联系,从而使幼儿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探索无处不在。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解决疑惑,建构新知识,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了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体验、感受、理解转动的意思,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的方法,体验活动的乐趣。

  2.感受转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关注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幼儿第一次探索用的物品:生活中、活动室里常见的能转动起来的物品,包括纸杯、盘子、积木、废弃的光盘、磁带、勺子、筷子、绳子、饮料瓶、呼啦圈、风车等,物品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2.幼儿第二次探索用的物品分组摆放,包括:塑料齿轮玩具,当中有孔的积木、纽扣、光盘,绳子;牙签,不同形状的、中心用针戳洞的纸片;纸杯、筷子、勺子,两只小碗中各盛半碗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迷迷转

  1.引题并介绍游戏玩法。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玩一个“迷迷转”的游戏吧。游戏的玩法是这样的:大家张开双手,边念儿歌边自转,“转转转,迷迷转,转到天空我不动!”儿歌结束时就站在原地不动,并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动作。然后我念数字1~10。如果我念到10,大家还能保持不动的话就算胜利。

  2.师幼一起游戏。

  (中班幼儿受知识经验所限,有时会将“转动”与“滚动”相混淆。我们知道“转动”是围绕着一个轴运动,“滚动”则是物体整体不断翻转着移动。这个游戏是让幼儿通过自身行动来体验、感受、理解“转动”。)

  二、探索让各种物品转动起来

  1.交代任务。

  师:这些物品看见大家玩得那么开心,也想玩“迷迷转”的游戏。请大家帮帮忙,让这些物品转动起来吧!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观察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当幼儿已经想办法使物体转动起来时,教师宜用提问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如当幼儿把笔放在手心并搓动使笔转动时,教师可以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个动作叫......”

  ②当幼儿已经使一种材料转动起来时,教师可以鼓励全体幼儿尝试更多的材料:“请试一试不同的材料。”

  ③有些材料可有多种使之转动的方法,如,风车可用吹气、跑动等方法使它转动。幼儿尝试了一种方法后,教师可以用提问拓展幼儿的思维:“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能使它转动吗?”

  3.交流与分享。

  师:你用什么方法把什么转动起来了?

  4.师幼一起总结探索方法。

  师小结:你们用转、搓、拧、拍、跑......那么多方法使物品转动起来了,真了不起!

  5.引出转动和“力”有关。

  (教师可以演示并提问:“如何让风车转动?”幼儿可能会回答:“吹。”这时,教师故意不用力吹,使风车转动不起来,然后问幼儿怎么办。当幼儿提出“用力”时,教师顺势出示文字“力”,并追问:“我们刚才所想的那么多方法都要用力吗?”最后总结:“原来这些转动的方法都和‘力’有关。”)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科学知识。我们知道,转动需要两个要素:轴和力。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感知“力”这个要素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三、通过创造性地组合,探索让两种物品一起转动起来

  (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在幼儿掌握一定的使物体转动的方法之后,对幼儿运用方法解决问题提出的挑战。)

  1.交代任务。

  师:请你用一样物品帮助另一样物品转动起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观察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当幼儿出现初步的组合意识时,教师要及时捕捉并鼓励。如:幼儿用绳子穿进光盘的中心时,教师可以提醒幼儿用力甩动绳子。一方面帮助幼儿成功,另一方面自然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转动要素“力”。

  ②当幼儿已经通过组合使两个物体转动起来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你在哪里也看见过这种转动”,引发幼儿回忆转动与生活的关系。如当幼儿用筷子在水中搅拌,使水转动起来时,教师可以提出上述问题。

  3.小结转动与生活的关系。

  (选择一两位幼儿演示创造性地转动物品,由此自然引导到生活中的转动。比如,请幼儿演示用筷子或绳子让光盘转动,并提问:“光盘除了这样转动,还可能在哪里转动?”幼儿会联想到光盘还可以在播放器上转动。这时,教师追问:“光盘在播放器上转动后可以怎样呢?”幼儿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回答。教师再适时总结:“转动给我们带来美妙的音乐、精彩的动画片,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果想拓展幼儿的思维,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家里除了播放器会转动,还有什么会转动?”引发幼儿联想生活中更多的转动现象,从而自然达成第二条目标。)

  师:原来转动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快乐......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转动都是有好处的呢?让我们今后在生活中再去仔细观察和发现吧!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在第一次操作上用转、搓、拧、拍、跑等方法让一物转起来,并用完整的话语表述出来。此次操作幼儿完成的不错,但是在准备的物体中还有幼儿没有用到的。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初步认识到“力”的存在,知道力能让一些物体转动起来了,可是由于我没有及时引导幼儿探索其余物体能不能转动就直接进行了第二次操作活动以致幼儿没能理解“二次探索”的意义,使幼儿拿着两个相同的物体,是这二次探索过程显得很被动。让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没有得道充分的发挥,因此在最后环节中幼儿想不出生活中还有什么会转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