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师生合作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师生合作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师生合作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师生合作

  当前,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的成果,语文教学改革也进行得有声有色,改革的范围涉及到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课程设置,到教材教法,都有人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新的做法。其中“减负增效”成了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呢?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下边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求得大家的指正。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所谓师生合作教学,就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双边活动的基础上,把教和学的活动有机统一起来,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师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同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从这一理念出发,在教学中要改变旧教学理念下的一些不合理做法。

  一、戒除强制性教学,开展自主性学习。

  合作教学中整个过程是在非常融洽的、和谐的、愉快的和饶有兴趣的课堂气氛中完成的;讨论、启发、交流是学习和教学的主要方法。这与传统的强迫教育完全不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是绝对的权威,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灌输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技巧,而学生则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在强迫教育中,教学过程是一种单向传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学生思维受约束,思想受压抑,没有也不需要应变能力,课堂气氛显得死板、单调,激发不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兴趣,根本达不培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的效果非常差。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两者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教师应研究和发现学生自身的主体性规律,探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体性特点,揭示学生掌握知识的心理规律,研究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和学习的特点,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主动提问,质疑解疑,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优化教学方案,切忌课堂结构单一。

  合作教学课堂结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变思维信息的单向传递为思维信息的多边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思维信息的转化率。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多向立体结构的,应给学生创造同教材、课外阅读、教师、同学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把从教师和教材中获得的语文知识和文本信息进行思维加工,把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模式融为一体。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与学生独立阅读、听写、思考、讨论、评价、思维等活动的同步发展,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处于主体地位,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每一个学生在这种课堂结构中处于平等的地位,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都可能在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上,对语言的理解感知水平的提高上产生飞跃。通过师生的合作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可以使学生养成思考提问的习惯,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为今后乃至一生的发展打下很好的学习基础。

  总之,要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提高教学课堂效率,必须采用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师生合作教学,变封闭的单向的单渠道的平面的教学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加强学习,摸索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教学主导作用,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

234范文网 www.234fW.com

篇2:高一教育实习总结: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高一教育实习总结: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教育实习总结

  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颇有成就也颇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与失,恐怕是这个键盘无法承载的。这次总结,我就语文教学这个方面谈谈我最深的体会。这些体会也许不如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却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我教的是高一〈1〉班,这个班是全校的示范班,他们的语文老师同时又是学校教务处的主任,因此颇受关注。加上高一全用新教材,这些都使得我颇感压力。到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呢,我一脸的茫然。

  见习结束,我们进入国庆假期。利用假期,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再结合本班实际,完成了下一周的备课。设计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体力也耗脑力,同时也是一件颇艺术的工作。经过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头脑开窍,一个思路出来了,一个问题解决了,那种成就感、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后来的教学实践,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具体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讲,它已经成为我在这一个月里的教学风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颇受指导老师的赞赏和学生的喜欢与接受。

  我的课堂大都采用一种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这里,我只抓住设问析疑这个点谈谈我的见解和感受。

  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

  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可以说,具体如何设问、如何析疑是设问析疑的关键。我经常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看作是一曲动人的交响曲,提问则是这乐曲中的旋律。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准确落实设问点。如教《项脊轩志》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征即文章善于选取生活细节、场面描写的手法以及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把它作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把文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为切入口。先叫学生找出过渡句,然后根据过渡句先分析“喜”的部分。提问学生,作者如何通过写景抒发自己“喜”的心情。接着设问“文章是不是以‘喜’贯穿全文”,转而分析“悲”的部分。首先叫学生看课文是通过大事表现自己的‘悲’的还是通过小事、生活细节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怀念的。学生轻而易举的可以得出是后者。由此,很自然的叫他们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看看哪处细节写得最好,最感动人,为什么感动你,这就转到了叙事与抒情融合的写法了。整堂课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学生自己从问题中找到答案。最后,我问他们“你们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学会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描写,学会了记物叙事抒情融合的写法。这就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确定目标,设置问题内容,设置问题顺序至关重要。

  有的时候,不仅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也可以提。如在教《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先放录音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然后让他们说说听录音的感受,得出共同的体会即这篇课文很优美,语句优美,写景优美。然后叫他们找出文中直接写景的段落(第4、5节),接着分析第4节。先明确这类写景抒情散文应抓住文章写了什么,怎么样,勾勒了怎样的意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接着由我带着他们一起分析这一段的月色下的荷塘。自然而然的他们会仿照第四节的分析来自读、分析第5节。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画面想象,通过音乐的渲染,再次把他们拉入了那种意境美。怎么去提问应该说是没有定论的,但一个总的前提是问题得围绕你的教学目标,得有科学的内容。你所提的问题目的是要把学生引导到你的教学目标中来,这是一个大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再考虑如何提问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使问题更有连贯性,使问题更有概括性。

  问题提出来了,如何引导呢?首先对学生的发言应该鼓励。发完言后应有恰当的评价。不要小看了那几句鼓励的话,它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有好几位学生在给我的留言本里写道:“谢谢老师对我的鼓励,谢谢老师对我回答问题的赞美和肯定。我从没想过我还会受人关注,我从没料到我的发言也可以受到肯定。我们需要肯定,需要关注,需要鼓励。”这是他们心底发出的话,因此不要忽视了给她们鼓励。

  引导可适当启发、点拨。如教《华罗庚》一文时,分析课文结构、解读传主思想、分析文章写作特色时,我都会联系先前学过的课文《“布衣总统”孙中山》。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会启发他们:“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布衣总统”孙中山》,这篇文章是通过生活中的几个方面表现传主甘于淡泊的品质。那么《华罗庚》还是不是从一个方面来写的呢?”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是以时间为顺概括了他一生的经历。我接下来便问:一个人一生的经历是漫长的、复杂的,作者是不是只写了传主某一方面的品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由此很自然的转为课堂的重点--讨论文章突出了华罗庚怎样的品质,通过什么事怎样来表现的。在上《作文

  有文采》这堂作文课时,唐突的叫学生分析一个例句的好坏,他会哑口无言,不知从何入手。我会提醒他们例句中用了哪些修辞,哪些修饰词,用了哪些动词,调动了哪些感官,这样写的效果怎样,给人的感觉怎样等等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和点拨。这样不仅使他们学到了作文怎么做到有文采,同时也学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式、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语文学习的方式。由此看出,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了,要通过知识迁移、层层推理、由浅入深等等方式去做适当的引导,要让他们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要自己作答。

  最后,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总结。可由老师总结,也可以由学生总结。如“我们这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从这节课中你们主要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示”等,使学生对整堂课的重难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一节课可能会涉及到很多内容,总结可以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抓住重点,消化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总的说来,从设问到析疑再到总结,设问析疑这一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钻研教材的程度、对课堂的驾御能力的高低、教学技巧的灵活处理等等都会影响整堂课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正确的目标,确立好重难点,找好切入口,设计好问题,对学生也要有所了解,要顾及所有学生而不单是那些积极的想发言的学生。一个月的语文教学结束了,我深切感受到:只要你用心做了,就会有成绩。设问析疑、教师点拨法是我运用得较多的教学模式,它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成功,让我很有一种兴奋感和成就感。当听到指导老师“非常好”的评价时,当学生不约而同的说“老师,你的课让我听得入迷了”,“你是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和欣慰,有了这些,再多的辛苦算什么。

篇3:班主任工作体会:坚持五导是当好班主任有效途径

  班主任工作体会:坚持“五导”是当好班主任有效途径

  “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这一原则告诉我们一个好的班主任要在“导“字上下深功夫。导什么?怎么导?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略有所悟,觉得坚持“五导”是当好班主任的有效途径。所谓五导”是指舆论引导、学习辅导、行为诱导、心理疏导和思想开导。

  一、舆论引导,树立正气

  在集体中,健康的舆论能扶正压邪,鼓舞人心,成为形成和巩固班集体的强大力量。健康的舆论反映着班集体的利益及道德水平,有利于形成良好风气,使集体保持一种精神饱满、积极向上、人人争当先进的积极态势。因此班主任必须针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而又灵活地采取有效途径培养正确、健康的舆论,抵消和压倒不健康舆论的消极作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充分发挥环境资源的教育功能,如精心布置教室,有意识地装贴有关名言警句,开辟学习、评比专栏,做到艺术性与教育性融为一体,既美化环境又熏陶学生。把黑板报办成引导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宣传阵地,既锻炼学生又教育学生。其次,及时组建优良的班委会和团支部,让那些品学兼优、集体荣誉感强、做事认真负责的学生当班(团)干,为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有机地协调师生关系,并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再次,建立激励机制,赏罚分明,奖惩有度,从各个方面去引导鼓励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时间一长便可形成事事有人做,个个都争先的良好局面。

  二、学习辅导,增强学生的信心

  学生在校主要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个班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也受学习成绩的影响。初中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求知欲强,但由于学习基础、家庭环境、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成绩会相对落后或不平衡,从而会产生一种失败者的心态,这时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鼓励,便会无所适从或自抛自弃,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给他们指出人人都能成为成功者,都有成功的希望之外,还必须加强辅导,具体帮助,这就要求班主任及时全面地了解分析学生的成绩变化,既做学生学习的“导师”,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爱护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又做学生学习的“>调度师”,协调各科作业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并及时带着学生的意见要求与科

  三、行为诱导,融洽师生关系

  为了学生能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学校总有许多规章制度要学生遵守。在当今社会现象、家庭状况与学校教育有一定矛盾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能,光靠苦口婆心地说教显然太无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老师应该给学生介绍、树立一些好的榜样。班主任生活在学生中间,是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最好的榜样。因此当好班主任的有效办法就是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行为中去,即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做到。如开会时与学生坐在一起听会,做操时站在队伍后面一起做,而不是在前台闲逛闲聊,也不是躲在远处偷偷监视;劳动时亲自动手,而不是只做甩手掌柜;为了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自己就该对人有礼貌、谈吐文雅、外表端庄、衣着整洁。有些事学生可能道理也懂,但就是不知怎么做或不能控制自己,如果老师以身作则,学生就会模仿,并下定决心去做好,同时还

  四、心理疏导,消除心理障碍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身心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再加上家庭的过分溺爱,社会的不良影响,往往使他们好逸恶劳,自我意识过重,承受能力极小,心理素质较差等。面对着学校烦杂的规范要求,沉重的书包,饱和的时间安排,有些学生往往会走向极端,一种是过份服从依赖,唯恐做得不够,整天只是机械式地埋头苦学;另一种是认为自己无法成才,成功无望,而对老师的教育反抗仇视,为所欲为,大有唯恐天下不乱之势,学习上只是敷衍,这些都是学生不良心理品质的表现。班主任应及时顺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发展规律,采取个别谈心,开展集体活动等各种方式进行引导和调适,并适当教给他们一些心理保健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外来刺激的忍受能力、对心理活动的平衡协调能力。

  五、思想开导,卸去思想包袱

  初中学生精力充沛,好动好奇,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难免会对一些事情有不科学的理解或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有的甚至做些错事,从而陷入矛盾、痛苦、迷惘的境地,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对此,班主任不能只坚持原则,严格要求,而应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及时开导他们的思想,既不过分计较,也不过分急躁,而是帮助学生找出致错的根本原因,循循善诱地引导其改正,不让过去的失误、失败成为学生的枷锁,束缚他们前进,以免造成恶性循环。

  坚持五导既是当好班主任的工作艺术性,又是当好班主任的勤奋努力的方向,能否坚持“五导关键在于班主任的爱岗意识和敬业精神。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坚持五导”。只要我们坚持了“>五导”就能建立良好的班风,树立老师的威信,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蒋美君

篇4:精讲多练以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精讲多练以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有四个原则,其中精讲多练原则是广大教师最熟知却最容易忽视的一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变调成了多讲少练、专讲不练或多讲滥练,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费了很大的劲却没起到多大的效果。而且长此以往,学生或因提不起兴趣而生厌烦,或因此养成依赖心理,不肯动脑筋独立思考,变成思想僵化呆板,毫无灵气的人。那么如何运用精讲多练原则,正确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笔者从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几点经验教训:

  一、精讲不是不讲,多练不是题海战术

  我们当然反对那种一味地讲授知识,搞满堂灌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讲,我们却不能一概予以否定。因为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课文为单位展开的,每一篇课文都不仅包含了若干的语文知识,而且还包含了若干语文学科以外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成果,包含了作者独特的社会经历和人生体验。这些内容也不是随意拼凑在一起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此可见,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来看,语文课堂教学是不能不讲的。当然不必讲得面面俱到,而应该突出重点。

  我们提倡多练,为的是使学生能够迅速消化、吸收老师所讲的知识,并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搞题海战术。一段时期以来,很多教师都迷信题海战术,以为那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人才的灵丹妙药,其实这是错误的,他们一时也许能造出一些得高分的人才,但这些人才往往思想僵化,缺少灵气,再没有潜力可挖。

  二、怎么精讲,如何多练

  我们已经知道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但这个讲字是很有讲究的,这就是说要精讲。精讲并非指教师把教参上的分析、习题的答案全盘托出,一字不落,让学生一一记下,课后去背诵;而是要求讲得精当,能使学生触类旁通,引发联想,锻炼思维,发展智力。精讲不是形式上的少讲,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有思考想象的余地,同时也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使他们学得更主动、活泼。多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除了包括练的次数多,要反复进行外,还包括练的方面多:如听说读写;练的方式多:口头的和书面的、回答的和实际操作的、个人的和集体的、模仿性的和创造性的等等。多练,是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获得实际运用的能力。因此,练习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不可过多、过难。

  三、注意精讲和多练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的实践,往往是盲目的实践,其结果往往是失败的。学生的练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而教师课堂上讲的过程,则是对学生作理论的指导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只重精讲,而不重多练是不对的;光重练而不重讲也同样错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强调精讲和多练的结合。也就是说,只有把精讲和多练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譬如作文教学,如果仅从作文本身的角度而言,则是文无定法,[234范文http://www.234fw.COM/为您编辑]似乎无甚可讲。但如果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来说,则必须遵循由有法可依的必然王国进入文无定法,无法即法的自由王国的规律。教师必须从讲解基本的写作理论和方法入手,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并针对具体的作文题目和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创造力,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阅历和人生经验,去构思选材,去谋篇布局,去遣词造句。而且一定得让学生在一次次的作文实践中反复练习,借鉴人家好的手法技巧,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这样才能一步步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实现作文教学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精讲和多练相结合的过程,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只有把精讲和多练紧密结合在一起,用科学的精讲来指导学生的练习,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才能有切实的提高。

  总之,讲和练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辩证统一关系,精讲和多练反映了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本质规律。洋思初中正确处理了两者间的关系,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切实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他们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篇5:《两自一归纳: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读后感

  《两自一归纳: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读后感

  --关于新的教学模式的思考

  上月观摩了关于语文学科两自一归纳的课堂,这个月正好要上一堂公开课,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内容不难,于是决定尝试两自一归纳的课堂。心里很没把握,对于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于是开始抱佛脚,在网上也查了很多资料,拜读了几篇徐建成教授关于两自一归纳的文章。

  其中,《两自一归纳: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多启示,同时对我今后的教学尝试也有着指导作用。“两自一归纳”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研究性学习的变式,是建立在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的。由学生的个人自学到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进行自教,再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提炼升华,使学生形成自身的学习方式和知识体系,培养其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改变了现行传统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始终不脱离教材,以教材为本,紧扣重难点。

  在上公开课之前并没有以两自一归纳形式进行试教,所以心里十分没底,也不知道会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整节课就是按照文章中所提及的流程,按部就班的把整个流程过了一遍,到也是清清楚楚。可上完后感觉问题相当很多,要让学生,让老师真正适应这样的课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从每一个环节着手。首先在自学环节学生的差异性就很明显,部分学生甚至是没有一个大概的知识体系,其实在自学环节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问题,可以在小组交流的时候统一意见。

  可是小组交流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是很表面的校对答案,之前自学效果不好的小朋友在修改自己的答案,并没有每个人参与到讨论中,似乎只是好学生把自己的成果分享了一下。到了小组汇报时,因为我还不大放心放手让学生自己陈述操作,所以一直在帮着学生一起说,即便是这样也花了课的大部分,导致后面的二次交流提问环节时间很紧凑,很多问题来不及解决。甚至这个提问环节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道关口,很多学生根本不懂如何提问,一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毫无意义。但是从巡视的情况来看,还是有学生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都是值得在本堂课上讲的,只是下课铃声已响。

  只能说就目前而言,达不到徐教授文中所阐述的课堂效应,要让学生真正适应这样的课堂除对学生是一个极高的要求,对教师本身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只有从每个环节做起,学生的能力才能逐渐得到培养锻炼。对于教师,必须要熟悉教材的每一个环节,熟悉紧扣重难点,虽然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教了,但是最终的教学目标不能倒。期待两自一归纳课堂带给我们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