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长沙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长沙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长沙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强永中学“十三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以及温州市、龙湾区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关精神,以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为指针,坚持20**,以“传承和发展”为宗旨,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20**,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立足校本,与时俱进,提升内涵,通过新老校园的衔接过渡,实现学校的赶超发展:衔接期(20**年9月-20**年8月),建设新校园,加强老校园的文化创建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提升队伍素质和学校文化品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成功成人奠基,为国家、社会输送优秀人才。过渡期(20**年9月-20**年8月),大力推进深化课程改革,创设适合新高考改革的路径和氛围,开展三学教育,创新办学模式和育人模式,创建特色品牌。赶超期(20**年9月-20**年8月),进一步加大政府办学的力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创设全新格局的学校文化和智慧校园,突破教学质量提升瓶颈,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富有乡土人文传统和时代创新精神的省级特色示范高中。

  第一部分 学校办学条件与现状前景分析

  一、学校发展与基础分析

  (一)学校发展情况分析

  强永中学创办于1956年秋,位于龙湾区百年老镇永中街道普门村太师路,校址原为明代嘉靖年间吏部尚书、内阁首辅张骢故居之后花园(故称阁老坦),与张骢祠堂毗邻,地处瓯江口东海之滨,大罗山瑶溪脉流之地,山海环抱,诗文郁古,文脉流长,环境清幽。

  学校经历三次区划调整而先后易名为温州第八中学、温州市强永中学、瓯海县强永中学、瓯海区强永中学,至今全名为“温州市龙湾区强永中学”,是一所具有近六十年办学历史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曾因董楚平、骆寒超、廖师慧、全昌顺等一批知名学者的加盟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强永中学成为一所浙南名校,也为强永中学的发展沉淀了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知识底蕴。

  强永中学注重学校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人文资源丰富,拥有政学商界优秀校友200多人,博士20多人,开辟有“强中博士论坛”、“强中(道德)讲坛”。近几年,人文教学成效显著,20**年和20**年培养出龙湾区高考文科状元,社会美誉度不断得以加强。

  学校现有教学班27个,学生1178人,教职员工116人,学校占地面积21194平方米,建筑面积17730平方米,绿化面积5245平方米。1998年评为浙江省首批A级普通高中,20**年被评为温州市首批重点中学、市文明学校、市学生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曾获省绿色学校、省治安安全先进单位、省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温州市校本教研示范校、温州市素质教育示范校等称号。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示范实验室和温州市标准化实验室、温州市标准化图书馆阅览室。同时,通过温州市数字化示范校园和温州市示范音乐、体育、美术功能室的评估验收,是温州市综合实践活动示范基地、温州市物理学科教研基地、温州市“小文学家”培养计划基地,是温州市“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项目第一二批试点学校,龙湾区四星级现代化学校、龙湾区美丽学校建设特色校、龙湾区体育特色示范校(篮球)、龙湾区学本课堂实验基地、龙湾区乡土教育和文学创作基地,20**年至今获得温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温州市示范数字化校园、温州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信息化先进集体等二十多项荣誉称号,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办学品位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二)学校发展的优势与生长点

  1、教师队伍年富力强

  学校有一支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基本功扎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91人,包括中、高级职称的教师71人,占78.9%;教育硕士16人,在读教育硕士4人,29位教师完成研究生课程培训,65%左右的教师教龄10年以上,处于壮年阶段。省级自制教具能手2人,市级名班主任1人,市教坛中坚5人,市百名领军教师1人,市级教坛新秀1人,市学科骨干教师8人,区级名师2人,区教坛新秀7人,区课改之星10人,区学科骨干教师8人。在近三年市区级教师基本功评比和学科素养评比中,均取得良好成绩;教师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市级以上共46篇,其中国家刊物3篇;科研成果市级以上获奖74项,其中国家级7项,科研课题12个,其中1项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题成果二等奖。

  2、学校内涵不断提升

  在六十年的办学历程中,为继续弘扬“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的治校方略以及“励志笃学,自强不息”的精神传统,传承张璁博学明辩、缘情制礼又忠良贞一、清正自守的读书人品格,形成了“智圆行方”的学校教育哲学。“智圆行方”,原意指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体现了儒学荀子的教育哲学思想,意思是唯有广泛地学习,才能使智慧通达,行为变得方正。反之,唯有行为方正,才能“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能使知识与行事相互交融,使思想道德达到圆融的境界,产生真智慧,养育真性情。

  智圆行方的教育哲学引领下,倡导“教育以学生为本体,教学以学习为本位,发展以学力为核心”的三学教育思想,强调学校教育要致力于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和学生学习志趣的培养,学校的内涵发展不断加强。

  3、德育科研特色鲜明

  学校不断健全德育工作体制和德育网络,以建设良好校风为工作重点,切实抓好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提高了文明自律水平,以“培育体面的现代读书人”为育人目标,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改革师生评价机制,整合提升“美丽强中·最美师生”新德育评价机制,施行以构建“学习共同体”为基础的学生成长全员导师育人管理机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学生社团文化群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融合德育科研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学校新六艺课程文化。

  学校构建了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格局,建立了分级管理的校本教研工作机制,创建灵活有效的载体,优化了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初步形成了“学-课-研-赛-评”一体化的研训模式,成为我校校本研训的一大特色。

  4、硬件设施全面升级

  (1)设施齐备,功能先进。学校现有校园教学设施齐全,并拥有功能齐备的微机室、生化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建有覆盖教学区、生活区的校园管理网络,以及教室和功能室电子白板为依托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OA教学办公和网络化办公,与校园网站的更新与升级。

  (2)自制教具,实验创新。我校拥有“省级示范实验室”,其中物理实验室配备有温州市最齐全的先进实验设备。我校历来重视实验教学及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学校开设有多门实验创新选修课程。爱迪生俱乐部社团,学生研究性学习开展效果显著,特别是物理组教师一直以来致力于物理实验创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资源。自主开发制作的物理实验创新作品有200余件,省市(获奖)的有60余件,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3件,物理学科资源库建设走在温州市教科研前沿。图书馆拥有借阅快捷方便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现有馆藏图书50000册,阅览室各类报刊杂志350多种。

  (3)文理交融,培育素养。新建有张璁书苑、雪松书斋、荷花书轩、智慧书屋等四个全天候开放的专题阅读教室,以及两个智慧教室,以进一步营造爱阅读、学科学的校园氛围。目前已投资94.8万正在建设以“科学探究与创新制作”为主题的“强永中学实验与制作创新梦想空间”项目,其中包括“数字化DIS实验室”、“创新制作室”、“电子创客制作室”和“互动实验科技走廊”等四个项目,通过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支撑学校实验创新课程群的开设,支持学生的自主研究学习及创新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可充分发挥教师优势和已有的课程资源,更好地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和学生的人文涵养、科学修养和技能素养的培育。

  (4)新建校园,功能升级。强永中学新校园迁扩建工程是龙湾区十大民生工程和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新校园按省优质特色高中标准设计建设,位于区行政中心区西北方向,地处联谊村、上湾村交界,西邻曹龙大道,东接龙江路,北面旁山依水,南侧为金联路,交通便利。20**年11月提出立项申请,20**年10月22日,“强永中学迁扩建工程”项目终于破土动工。工程总占地面积243亩,总建筑面积70213.30平方米,包括行政艺术楼、图书馆和学术报告厅等共16个单体建筑,工程投资估算4.0556亿,预计20**年7月竣工。

  新建成的校园,将拥有教学楼普通教室60间,专用教室(包括选修教室、理化生实验室、标本室、仪器室、音体美书法劳技微机等功能室)69间,公共教学用房与场馆(含合班教室、图书馆、会议室、学术报告厅、体育馆等)19个,办公用房(含教学办公、行政办公等)32间,以及生活服务用房(含学生宿舍312间,教工单身宿舍62间)等,并配置有标准的田径场和球场,以及最前沿的校园智能化设施,可满足新高考改革和课程建设的一应所需和功能升级。

  5、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1)学科竞赛获奖质量提升稳步。近三年我校学生在省市区学科竞赛中,共获得525项。20**年度获奖143项,其中省级奖4人次,市级奖14项;20**年度获奖207项,其中省级奖4项,市级奖24项;20**年度获奖175项,其中省级奖7项,市级奖44项,省市获奖的质量提高较快,显现了我校学科教学水平的提升。其中,20**年度,陈建飞同学获省高中生物学竞赛三等奖,娄天锡、王鹏同学获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三等奖,陈雨萦同学获省“兰亭奖”中小学书法大赛一等奖;20**年度,施昌杨、方天衡同学获分别第九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浙江赛区二等奖、三等奖,邵强翰、杨都齐同学获省高中生物学竞赛三等奖;20**年度,陈钧泽同学获省高中数学竞赛三等奖,王渊、叶其妙同学获省高中生物竞赛二等奖,王益翔、张露同学获省高中生物竞赛三等奖,冯湖、陈敖立同学获第十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浙江赛区三等奖。

  (2)学科课程建设形成优势。学校物理组教师组成的“高中物理实验创新与实验教学团队”,20**年获龙湾区首批重点文化教育创新团队,团队成员被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兼职教师。拥有物理高级实验师1人、省实验制作能手2人、省科技创新优秀指导师2人,物理高级教师和教学骨干中坚等5人。研究成果《高中物理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分别获得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于20**年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物理学科与研究性学习等竞赛成绩尤为突出,近三年共有97人次获得省市区级奖。继蔡吟同学等《制作停电屏幕自动上升机模型》在20**年省科技创新大赛现场比赛(答辩)获一等奖后,20**年项显博、程坚华和杨安浦等同学的《定时振动提醒护腕的设计制作》参加浙江省第六届高中研究性学习获省一等奖,施昌杨、方天衡获得第九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浙江省二等奖、三等奖,陈敖立、冯湖等同学参加第十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浙江赛区获三等奖。

  物理组学科课程群建设也初显成效,由教师设置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物理与魔术》、《物理实验与制作》、《电子产品小制作》和《创想设计》等成为温州市精品课程,《物理研究性学习》等课程是龙湾区级精品课程。

  同时,学生社团建设课程化建设和方圆三学课程体系之“学习自主课程”建设取得较好的成绩。爱迪生俱乐部荣获了龙湾区第八届特色学生社团称号,红旭辩论社获区第九届中学生十佳精品社团、温州市大中学生优秀社团,足球社获区第十届中学生十佳精品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获龙湾区第十一届中学生十佳精品社团,学微电影社团获温州市十佳精品社团。其相关的社团课程如《中学辩论基础知识与技能》、《青年志愿者理念及成长》、等被评为省市级精品课程。另外,篮球社参加区男子篮球比赛三年连续荣获冠军。

  (3)两考成绩整体平稳递升。近年来,高中学考(会考)各学科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学科优秀率和学科水平在激励竞争中保持平稳,20**届历史学科优秀率达50%,其中政治、生物、物理、化学优秀率超省标准,呈现亮点。高考上线率始终稳定在98%以上,高考本科率也从20**年的33.5%的上升到20**年的40%,而且我校有不少优秀学子被重点大学录取,如张增、王鹏等同学被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两考质量的提升尚有较大空间。

  (三)学校发展困难及前景分析

  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和状况,在学校整体迁建之前,努力改善现有的办学条件和设施,计划在衔接期内完成学校文化创建计划,美化、绿化、文化校园,按照《强永中学美丽学校建设实施方案》,以创建省特色示范校和“我的美丽的强中”工程建设为目标,促进师生教与学和谐发展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内涵发展,致力建设以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群为构架的学校文化和学校特色。

  1、从学校发展方面来看,现有学校校园占地面积严重不足,缺乏体育运动场馆和教学辅助设施,特别是走班的教学辅助用房缺少,已不适应高中发展的需要、深化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选科选考走班的更高。发展前景:20**年12月经龙湾区委同意,书记办公会议决定迁建强永中学,现选址龙湾区永中街道联谊村和上湾村,以省示范性高中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规划和设计,征地243亩,投资4个多亿迁扩建强永中学,预计2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因此,学校在衔接期内要因地制宜,克服困难,做好学校管理软实力的锻造和硬件的优化,提升教学质量。

  2、从目前教师队伍总体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在教学思维、教学方式等方面还比较传统,虽然我们实施了名师专题培训与引领等多层次的教师培训和课堂变革项目的教学实践,使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所转变,教学手段的运用也趋于先进。但因为各学科名师少,缺乏在省内、市内具有较高声誉的学科专家、骨干教师的长期引领指导,再加上生源基础薄弱,一些教师仍不太注重课堂的学习指导。二是一些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定位不高,导致开发和整合有效教育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导致学生学习被动及其带来的教学低效,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中青年教师整体水平需要提高,在全市学科中的地位不够突出。发展前景:将努力通过与鄞州中学、温州中学的合作办学,依托名校名师,盘活教育教学资源;适应深化课改和新高考改革的要求,提高选科选考走班等走班管理的效率;大力推进以“四环三学”教学模式为依托的课堂变革,能使教育教学质量处于第二层次学校优秀水平。

  3、我校现阶段综合实力处于全市普高的中游,生源总体质量处于本区域中下水平,优质生源不足。虽然学生竞赛、学考高考成绩有提升,但与市、区两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先进学校相比,我们还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去追赶,需要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筑教师成功平台,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攻克的难题。发展前景:借助新校园的启用、市区政府建设“浙南科技城”的契机及其打造“温州东部基础教育”平台,优化生源结构和教师队伍,并计划在今后五年能有1名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3名,5名以上市级名师、名班主任,15名以上区级名师、名班主任,实施“1815”名师培养计划,以此来实施学校赶超发展。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理念与目标

  一、学校发展理念

  1、办学理念:三学教育,读书立人。

  三学,即“学生”、“学习”和“学力(学习力)”。三学教育,即“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强调教育要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的培养置于所有实践活动的首要位置,培育学生热爱读书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学以学习为本位”,就是强调教学要始终树立学为中心的观念,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基于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发展以学力为核心”,就是强调发展学生要始终重视培养学习兴趣为先的原则,赏识学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学习动力。

  所谓“读书立人”,即以“三学教育”为引领,学校始终要将读书作为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主要途径,强调读书之于心灵发育和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

  2、办学目标:建设具有乡土人文传统和时代创新精神的浙南知名学府。

  乡土人文传统,一指学校培养的学生必要获得乡土情结、地方情感和家国情怀的文化烙印,二指学校发展的老师必要成为关爱学生、挚爱学校、热爱家乡、最爱国家的教育人,三指我们要建设的学校必要成为具有强永文化、温州精神、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读书人的学堂。

  时代创新精神,指学校要立足现实,既要脚踏实地,又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激流勇进,通过学校管理、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鼓励教师敢于担当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勉励学生努力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能力,切实提高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培育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

  3、培养目标:培育体面的现代读书人。

  教育是理想的,更需要信仰的引领,基于对张璁作为一个读书人的文化传承和对学校人文精神的传承,弘扬乡土人文传统,营造读书氛围浓厚、学习自觉自主的良好育人环境,我们把“培育体面的现代读书人”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

  我们所谓的“体面”,即要求做到“懂事明理、规范自我、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回报社会”。所谓“现代读书人”,是指基于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培育学生成为具有人文涵养、科学修养和技能素养的现代人。

  遵循“三学教育、读书立人”的办学理念,即我们通过“智行合一”、“德才相济”、“文理兼容”、“立足乡土(中)与放眼世界(外)相结合”等二元辩证关系,从普通学生的成人基础教育、合格高中生的成才通识教育、现代社会人的成功发展教育三个维度,及从“做最好的自己”、“培育合格的高中生”和“成为理想品性的人”等三个层面,构建“方圆三学”课程体系,培育体面的现代读书人。

  (1)“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爱惜自己”,争做一个有爱心、爱阅读、敢梦想、有准备、有预见的人。

  (2)“培养合格的高中生”,就是培养“懂事明理、规范自我、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美丽学生。

  (3)“成为理想品性的人”,就是通过“立身”、“立行”、“立志”和“立学”,成为具有“道德使命感、规范意识、创新精神、君子风度淑女风范”的现代人。

  ◆立身,做到身体健壮、情绪乐观、心胸宽厚,使生命旺盛,焕发青春的活力。

  ◆立行,能够直面现实、勇于担当、有责任心,使意志坚定,增强行为的勇敢。

  ◆立志,富有爱心赞美、悲悯情怀、济世抱负,使情感丰富,激发心灵的敏感。

  ◆立学,通过习得知识、获得能力、拾得智力,使智慧饱满,树立起终身学习的发展观念,达到智圆行方的读书境界。

  二、学校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坚持“三学教育,读书立人”的办学理念,积极弘扬“艰苦创业,勤俭办学,尊师爱生,勤学敬业,求真务实,创新高效”的办学传统和“励志笃学,自强不息”的强中精神,牢固树立“规范管理,质量强校”的观念,把强永中学建设成为在温州市有一定影响力的,具有强中浓厚文化特质的,有显著办学特色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省级特色示范高中,以打造“具有乡土人文传统和时代创新精神的浙南知名学府”。

  (二)具体目标

  1、育人目标

  学校将致力于培育体面的现代读书人,以“懂事明理、规范自我、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回报社会”为学生德育培养目标,以培育学生成为具有人文涵养、科学修养和技能素养的现代人为核心,使每个学生不断获得“活力、勇敢、敏感和智慧”等四大理想品性的滋养,成为具有“道德使命感、规范意识、创新精神、君子风度淑女风范”的社会四有新人。

  2、办学条件

  学校新校园建设于20**年开始大面积施工,20**年完成两个标段16个单体建筑的施工结顶;20**年预期竣工,启动景观操场等附属设施的建设;2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开始启动学科教室和功能室的规范化、课程化、信息化的建设,以适应深化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的需要,新校建成后将成为一所占地243亩的、设备一流的温州市现代化学校。

  3、办学规模

  根据龙湾区生源数的具体情况,强永中学将衔接期和过渡期控制在30个班级,班额控制在45人;赶超期的班级总数为36个,每年级12个班,每班人数不超过40人,学生总数不超过1440人,教职工约为150人。

  4、制度建设

  (1)以新校园建设为契机,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特色示范高中创建为主力,以课堂变革和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探索并推进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营造“尊师爱生、勤学敬业”的校风、“求真务实,创新高效”的教风、“严谨勤学、懂事明理”的学风,构建富有乡土人文传统和时代创新精神的学校文化。

  (2)以精细化管理和发展性评价机制为着力点,认真学习贯彻《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精神,及时修订学校管理制度,充分发扬民主管理共谋发展的作风,提高师生的认同度,不断增强向管理要质量的共识,牢固树立“人人负责,事事落实,团结合作,务实高效”的管理理念,加大制度的执行力。

  (3)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赶超发展为落脚点,将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三结合,认真制定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五年规划,建立教师培养与激励机制,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做好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构建“三学教育,读书立人”的质量监控体系,逐步提升学校质量管理的水平和品位。

  5、师资培养

  (1)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既具备高尚师德、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又具备适合深化课改的一专多能、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2)具体指标:在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专任教师100%达到本科学历,30%达到研究生水平,专任教师高级职称达到40%,中级职称占60%以上。构建市级、区级、校级三个层面上的名教师、名班主任,教坛中坚、教坛宿将、省教坛新秀,骨干教师评选推荐制度,结合省级特级教师培养工程建立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到20**年,努力打造“1815名师培养工程”,省级特级教师一名,正教授级高级教师3名,市级名师、名班主任5名,市级三坛和骨干教师15名,区级骨干教师以上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51%以上。

  6、教学质量

  (1)学考的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力争100%),优秀率从30%逐步提升到50%以上;通过新六艺课程的熏陶与提升,使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理念明显提升,个性特长得到明显发展,知识结构和能力得以多样化,所有高三学生达到毕业水平。

  (2)高考的总上线率稳定在98%以上,重点人数有重大突破,本科率在40%的基础上逐年提升至60%以上,通过三位一体和自主招生等多渠道,力争使得高考录取率达到90%以上。高考学科的整体水平在市同类普高中进入优秀的行列,1-2个学科成为优势学科。

  (3)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能测试达标率两项指标分别年提升到98%以上,近视上升率控制在3%以内,使学生的体能素质在整体上有提高,学生龋齿患病率、肥胖和营养不良率得到控制,因病缺课率不超过5‰。体育竞赛和学科竞赛在级别和数量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突出优势学科的培育,在物理、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艺术等方面省级竞赛中有新的突破;篮球队在保持区级比赛优势的同时,力争参与市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7、创建计划

  (1)文明特色示范创建。在努力创建浙江省二级特色示范学校的同时,力争创建浙江省文明单位、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级校本教研示范校,温州市德育特色校、温州市校园足球特色示范学校、温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实验校、区级劳模集体。

  (2)学校文化体系构建。总结强永中学六十年以来的办学经验,挖掘校园文化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强永中学新的学校文化体系,打造有富有乡土人文传统和时代创新精神的、富有强永中学特质的学校文化。

  (3)新校园文化创建。在新校区建成以后,完成校园自然、科学、人文景观的建设和校园文化布置,凸现学校培育现代读书人素养的特色,形成具有“书院格局、田园风光”的校园景观,将校园变成一本体现学科素养的生动教材,激励师生奋进。

  (4)平安书香校园创建。在创建省平安校园,建立全校安保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开辟书院式全天候开放的专题阅览场馆,开放图书馆、延长借书时间,增加借阅时段和生均读书借阅量,落实高一开好阅读课,健全以阅读学分制为抓手的日常行为规范考核机制。

  8、后勤保障

  (1)在确保公用经费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专用经费充裕的情况下,投入一定的财力用于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更新,以适应新高考和深化课改的选课走班,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2)加快新校园的硬件建设,使启用后的新校园在信息技术教育设施的配置方面,能走在全市普高中的前列,筹措资金和经费,努力建设人文景观校园、书香校园和智慧校园,为实现学校的赶超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3)在确保生均藏书册数达到50册以上、生均图书年均增加2册以上的基础上,借助六十周年校庆,盘活校友资源和区域乡土文化资源,多方筹措教育经费,不断完善奖教奖学金制度,强化激励性物质保障,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

  一、主要任务

  (一)学校管理与特色创建

  1、【团队管理】建设“乐业敬业,求真务实”的优秀管理团队。

  以建设一支理念先进、业务优良、乐业敬业、求真务实的优秀行政管理团队为目标,行政干部要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和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通过实行专业培训和岗位实践,不断提高行政执行力;通过引进优势资源、挂职锻炼的途径,施行行政岗位轮岗制、岗位责任制、见习制和自荐制等,不断充实和优化管理团队,提高依法治校水平、民主决策能力、制度执行能力和精细化管理的水平。校长要努力成为学习型、事业型、研究性和专家型的校长,坚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善于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自觉实行民主科学决策,实行规划化管理,做好表率带好头。

  2、【制度管理】建立“规范务实,创新有效”的一体化管理机制。

  建立“规范务实,创新有效”的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管理促进学校发展。学校要以深化课改和新高考改革为契机,重新整合修改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完善面向现代化学校发展需要的管理制度,并以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强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精细化的制度管理,形成党政工团一体化、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课程课堂课题一体化、后勤保障综合服务一体化的学校教育管理新格局。

  3、【特色创建】创建富有强永中学特质的“新六艺课程文化”。

  以“培育体面的现代读书人”为育人目标,以礼仪(道德伦理)、音乐(音乐美育)、运动(运动健康)、实践(综合实践)、阅读(文史哲学)、创新(创新实验)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社团文化群为依托,以研究性学生为主要方式,以创建书院式场馆和各类教育基地、学科基地和培养基地为平台,努力创建富有强永中学特质的“新六艺课程文化”。

  (二)师资队伍和专业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校将立足学校实际,认真规划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师德高尚、专业精湛、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4.【师德建设】加强以“信仰学生”为核心的师德师风建设。

  以师德建设和学术委员会为核心动力源,加大师德培训的力度,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品德修养的学习,提高教师政治思想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打造一支具有“敬业爱生”的精神传统和“信仰学生、团结协作,德性优良、业务精良”的高素质队伍,使教师必要成为关爱学生、挚爱学校、热爱家乡、最爱国家的教育人。

  5.【名师培养】实施“1815名师培养工程”专业发展计划。

  坚持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来抓,结合我校实际,坚持把1815名师培养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体系来做,全面贯彻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引发《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的通知(浙师教[20**]175号)精神,认真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同时要求教师制订专业发展五年规划,分析自己的学科知识结构优势,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事业成长意愿,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培训和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评比,适时提炼校本培训的成功经验,并与名校名师结对,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人研修,营造爱阅读的氛围,将课堂课程课题“三课”结合,走名师发展之路,为建设省级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创造条件。

  6.【互联网+教师】打造“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型教师。

  加强信息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使用现化化教育技术的水平和能力,专任教师在熟练操作电子白板的基础上,启动智慧校园建设项目,鼓励教师能积极参与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参与微课程的制作和学科智慧平台的建设,能自觉自主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课堂教与学的行为方式,成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型教师。

  (三)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7.【课程建设】构建具有强中特质的“方圆三学”课程体系。

  在智圆行方的教育哲学引领下,学校以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为基本构架,以“文理兼容,人文优势;渗透乡土文化,开拓国际视野”为课程理念,以“通过成才通识教育,夯实学业基础;通过成人基础教育,提升学习力水平;通过成功发展教育,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为课程目标,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体,教学以学习为本位,发展以学力为核心”的三学教育思想,通过开发建设“成才通识课程”、“成人基础课程”和“成功发展课程”三类课程,构建强永中学“方圆三学”课程体系,努力打造富有强中特色的“新六艺课程”。

  8.【课堂变革】构建促进有效学习的“四环三学”学本课堂。

  以温州市“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试点项目为契机,以已申报立项的龙湾区教育规划课题《基于“四环三学”模式的学本课堂教学变革实践研究》为抓手,深化课堂教学变革。课堂教学变革课题实践研究,要以“预学、展示、交流和反馈”为主要教学环节,突出“课前预学、课中呈学、课后固学”三个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即强调以课前指导学生预习和了解学情的学教形式--预学任务单的形式,依据学情和教材,以问题设计为主要形式,以问题化的任务来驱动学生先行学习,并通过课中的呈现交流与课后的校本化作业和反馈纠错,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培养思维品质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四)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

  9、【质量管理】构建教学全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提升体系。

  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强永中学教师量化考核办法》、《强永中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等管理制度,通过教代会民主协商,支部会校长会集体决策,分步实施分层分级管理的办法,对课堂教学常规、学科竞赛辅导、学考培优补差、选考和高考分段推进等各个质量点管理的制度与实施加以规范并不断完善,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强化对课堂教学质量、学科竞赛质量、学业水平质量和学考高考质量进行全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的力度,以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五)德育工作与学生成长

  10、【德育工作】构建以新德育评价和新六艺课程为依托的育人体系。

  以培育体面的现代读书人为目标,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以最美学生(新三好生)评比为内容的新德育评价机制、以构建“学习共同体”为组织形式的学生成长全员导师制度,与新六艺课程建设紧密结合,以六大学生社团文化群建设为依托,组织实施十大德育主题教育和“一月一周一日七节”十大专题实践活动,构建具有强中特色的新德育体系。

  11、【学生成长】构建以培育学生“三养”为主要目标的多元模式。

  拓宽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成长渠道,以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培育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通过方圆三学课程体系,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德育主题序列化教育、励志感恩教育、家校联系,培育学生的集体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通过道德伦理、音乐美育、文史哲学教育,培育学生的行为规范与人文涵养;通过动手制作、运动健康教育,培育学生的技能素养和身体素质;通过综合实践、创新实验教育,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学修养,把学生培养成为“懂事明理、规范字我、孝敬父母、关爱他人、汇报社会”的体面的现代读书人。

  (六)新校园建设与内涵发展

  12、【新校园建设】加快学校新校园建设的步伐,力争在20**年完成两个标段建设的主体建筑与安装,完成景观设计、操场运动场馆、智能化设计、图书馆报告厅和精装修等项目的招投标与开工建设;同时完成市政管网接入、周边道路建设的启动,理化生功能室的规划建设。在本规划内,完成所有学科教室的特色化建设、智慧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校园特色文化和特色课程体系的创建,将学校建设成为富有学科特色、办学特色的省级特色示范学校。

  13、【内涵发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在新校园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成人基础教育、成才通识教育和成功发展教育,规范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四环三学”学本课堂,分段推进学校办学理念与目标、课程理念与目标的逐步落实,营造乡土人文传统与时代创新精神教育的育人氛围,创建“读书立人”的学校新风尚和新六艺课程文化。

  二、保障措施

  1、宣传动员,思想保障。要落实好本规划,必须要将学校的办学思想内化为教职工的共识,并成为教职工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得以落实。本规划是一项实施基础薄弱,时间紧迫,目标多元化,规范化程度高的系统工程,因此,学校将动员一切积极因素,要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政策倾斜,加强宣传,并定期召开各级各类会议,认真学习本规划,达成全体教工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内部管理的行动纲领与温州东部基础教育高地行动计划的重点,得以落实。

  2、加强领导,组织保障。成立学校规划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成立自我评估和政府评估监督小组,具体实施“前三学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和发展性督导体系。各分管领导、处室主任、教研组长具体落实,全员参与,是完成规划的有力保障。领导小组将有政府部门、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参与指导,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监督管理,政府、社会和学校三方凝思聚力,学校内部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条块清晰。

  3、督导绩效,制度保障。通过不断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民主管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本规划,同时通过对实施过程进行有效地调控和改进,强化规划的咨询指导、督导检查和调节平衡,通过行政会和教代会开展自我评价监督,及时将阶段实施测评工作反馈给有关部门,纠正偏差适时调整,形成政府、社会和学校干群共同监督的工作机制,同时通过建立一套包括学校基础性评价指标和发展性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及时评估部门和个体的短期目标达成度,将绩效与实施奖惩相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以保障前三学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4、人才强校,智力保障。牢固树立“人才强校、科研提升”的观念,继续实施1815名师培养培训工程,拓展合作办学渠道,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并且通过建立省市区三级科研课题研究机制,切实围绕规划中的重点难点项目组织专项研究,克难攻坚,不断提高并优化科研、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为落实本规划目标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5、综合服务,后勤保障。学校争取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继续投入,对照现代化、高质量、高规格、有特色的学校建设标准,为新校园建设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各处室的职责功能融合联动,团结协作,强化综合服务的效能,努力为学校实现发展目标提供后勤物质保障、激励保障、财务保障和服务保障。

  第四部分 前三年优先发展项目、实施策略及成功标志

  一、学年度目标

  20**学年度目标:重新确立以“三学教育,读书立人”的办学理念,梳理学校文化明确办学目标与思路,确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启动创建以“新六艺课程”为依托的学校文化。

  20**学年度目标:启用新校园,建立四大模块一体化的学校管理机制,规范务实有效创新,建立完备的、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执行系统,建立务实有效的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的全过程管理制度,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与管理中的引领作用。

  20**年学年度目标: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建立规范化、信息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制度执行和精细管理的整体水平,努力打造具有教育家办学思想的优秀管理团队,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实施策略

  1、特色凸显策略。以我校历史内涵为基点,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特色办学为目标,打造学校新六艺课程文化,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2、内涵发展策略。抓规范、强素质、重思考,不断创新学校管理方式,深入教育改革,提升学校内涵,促进学校快速健康发展。

  3、他石攻玉策略。完善校际联谊和合作办学机制,学习、吸收、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以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4、问题聚焦策略。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谋求问题的解决,集中精力解决好事关大局成败的主要问题,以问题促发展。

  5、刚柔相济策略。以规范管理为“刚”,以人本管理为“柔”;以规范化、制度化为“刚”,为目标激励、情感激励为“柔”,刚柔相济,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发展环境。

  三、成功标志

  1、汇编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科室功能最大化、干群关系和谐化、师生关系亲情化,形成四大模块联动一体化管理的良好运作机制。

  2、制定《强永中学章程》、《强永中学课程方案》、《强永中学课程建设规划》、《强永中学德育、教学、科研、后勤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创建浙江省二级特色示范学校、省文明学校、省校本教研示范校、市德育特色示范校等。

  3、创建以新六艺课程为构架的学校文化,书院式的阅读场馆和设备一流的富有特色的学科教室,教师敬业,学生勤奋,读书风气盛行,校园充满健康活泼的生机与活力。

  4、突破教学质量、高考质量瓶颈,跻身温州市普高办学优秀学校的行列,形成以优秀管理团队为引领的、制度为保障的、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为特色的全过程管理学校的机制。

采编:www.234fw.cOm

篇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体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体会

  最近我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纲要》第一章就提出了,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实际“教与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这样既充分的发挥了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高。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专业、生活辅导,可以将以往的重教的方式改变为引导式的教育。突出个性化、亲情化的辅导,在学生中建立导师制。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位教师负责。导师制使老师与学生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的目的。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复杂多样,学习、生活、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为了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和服务中心。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长、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以此增强学生抗压能力、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

  《纲要》第十七章也讲到,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心,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高等教育即将要进入到一个新的转折期和上升期,也正是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教育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性格,其次在于发展智能、培养人才。

  作为教育工作者,自我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平等地对待、赏识他们,不断的为他们提供成功机会,让他们逐渐的实现人生的价值。把学生引出误区、走出困境、重树自尊,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这才能真正的达到教育的根本。

篇3: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体会

  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体会

  近日,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的活动。通过集体组织、认真学习《规划纲要》组织对《规划纲要》的小组讨论。

  纲要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结合教学工作,我再谈几点认识: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办学质量

  我们的办学思想中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它突出了现代教育的片面精神,体现了对人,尤其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它能够比较充分地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选择的教育,即是民主的,开放的,法制的,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的教育。

  二、提高质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作为一线教师,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一句话,教师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篇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学习体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体会

  最近我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纲要》第一章就提出了,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实际“教与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这样既充分的发挥了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高。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专业、生活辅导,可以将以往的重教的方式改变为引导式的教育。突出个性化、亲情化的辅导,在学生中建立导师制。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位教师负责。导师制使老师与学生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的目的。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复杂多样,学习、生活、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为了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和服务中心。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长、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以此增强学生抗压能力、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

  《纲要》第十七章也讲到,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心,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高等教育即将要进入到一个新的转折期和上升期,也正是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教育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性格,其次在于发展智能、培养人才。

  作为教育工作者,自我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平等地对待、赏识他们,不断的为他们提供成功机会,让他们逐渐的实现人生的价值。把学生引出误区、走出困境、重树自尊,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这才能真正的达到教育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