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学生读书心得:书香品味

学生读书心得:书香品味

学生读书心得:书香品味

  学生读书心得:品味书香

  高尔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的书籍不仅是我们进步的阶梯,还像我们的母亲,用知识的奶水哺育我们;像我们的朋友,用知识与我们嬉戏玩耍......

  读一本好书,就是交一位良师益友,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进行对话。

  有些人读书,觉得枯燥乏味,可在我看来,对于我来说,一本好书就像一个生灵,充满生机。读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仿佛站在她的身旁,看到了一个无依无靠,可怜的小女孩,看到她眼眶里滚落的一颗晶莹的泪珠;读了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我似乎进入到了他的世界里去,看到皮诺曹从一个贪玩、淘气变得诚实、勤劳、善良,成为了一个真真正正的男孩;读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想念;读了吴承恩的《西游记》,我从他的描写中看到了一个个个性迥异的人物,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歌德的这句话是想让我们知道:真正的好书是作者用心去写的,他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灵魂都融入其中,而真正的读书,就是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灵魂对话。

  读书,就是乘金色的小船去知识的乘风破浪, 接受文化的熏陶,感受书香的芬芳,去感受、去品味。

234范文网 www.234fW.com

篇2:《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小技巧获得大改变》读书心得

  《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小技巧获得大改变》读书心得

  《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小技巧获得大改变》这本书是由畅销书作家安奈特布鲁肖和托德威特克尔又一隆重巨献。本书作者总结其多年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经验,考察众多优秀教师与“问题”教师的课堂,归纳了50个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方法。本书所关注的是一些简单的技巧和方法, 50个小技巧看似简单,却非常实用,切切实实地指导我们去改善学生的课堂表现,告诉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因其是翻译本,所以文采算不上漂亮,但其中许多思想观点却很值得玩味。如:

  别让学生难堪。你会把令你难堪的老师当做你最喜爱的老师吗?你当然不会。事实上,许多成年人承认他们一直对当年使他难堪的教师心存愤恨,当年的情形至今都历历在目。没有人会说:“嘿,老师给我难堪后,更激励我想当一名好学生了。我至今仍然非常感谢她!她对我的羞辱是多么美好啊!”所以,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羞辱可以说是一种恃强凌弱的行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好的榜样是不会有恃强凌弱的表现的。

  其他观点列举:

  1、面对学生的顽皮,你还好吗?永远比批评有效得多。所以多关心学生。

  2、有意识地捕捉学生的那些良好行为。

  3、一次教学生一点,一次让他们完成能够完成的任务量。

  4、赞扬学生的良好表现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良好表现。所以,把感谢加在你的教学中吧。

  ......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书中提到:我们教会学生要如何跟长辈打招呼,然而我们时常忘记自己要热情地跟学生打招呼。诸如沃尔玛这样的超市,会聘请那些面带笑容的接待员为顾客服务,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我们为什么不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学生呢?我们不是不是也应该考虑让学生每次都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呢?我们有时要担当演员的角色。

  因为也许我们不是每天都很愿意见到所有的学生,就像沃尔玛的接待员不是每天都愿意见到你,也像空乘员也许累了一天,希望下一趟班机可以一个乘客也没有。这就需要我们去“假装”微笑,用热情感染我们的学生。塞缪尔.泰勒.科勒律治说过:“没有什么比热情更具有感召力!”就让我们做一个乐观的人吧,常常微笑,用热忱的态度投入到教学中去。也让我们和孩子们靠得近些,课堂上,别再站在桌子或是讲台后面了,走到学生中去。这样一个细小举动所以传递出的信息是我们跟他们在一起。因为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证明,肢体上的距离会带来思想上的距离。千万不要在课堂上情绪失控,当学生觉得抓到我们的软肋时,以后每当发生摩擦时我们都会处于下风。我们要始终保持冷静,用理性的方式沉着处理学生的不当行为。

  古话说:“放声大笑,是世间最好的良药!”让课堂“充满欢笑”,跟学生分享一些小笑话,建立一个积极的、充满欢笑的课堂气氛,那么,那些可能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就减少了一半!欢乐的课堂,也让我们教师注意要轻声细语地讲话。因为轻柔的声音通常传达的是在意和关注,大声则传达的往往是愤怒及焦虑。柔声细语表达的是安详的举止。这种举止是有感染力的,祥和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良好表现。课堂上,我们需要更多的鼓励。我们通常可以看到教师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很少会让他们感到气馁或沮丧。最优秀的教师都很善于“捕捉”学生的良好表现,而不是对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厉声斥责。优秀的教师也善于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并发现那些足以弥补其缺点的特质。关注好的方面,那些不好的方面就会渐渐消失,直至全无。

  在这一本书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技巧值得我们学习、运用,我推荐大家也来读一读,相信会对你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的。

篇3:英语组读书心得:走近学生,快乐自己

  英语组读书心得:走近学生,快乐自己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收获更多知识,得到更多信任,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从事教学工作四年以来,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一名教师成功的真谛-- “走近学生,快乐自己。”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理论;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

  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乐。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经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在生活中已经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干不动为止。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教师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每一次当学生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时,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

  应该说我在读书中所得到的最大的收获是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坚持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我希望与我的同仁共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永远都是教师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工作热情和耐心,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我们为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的过程中,必然会一步一步地接近成功!

篇4:读书心得:每天与学生一起快乐读书

  读书心得:每天与学生一起快乐读书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每到晨读、早自习和学校专门为学生安排的午间读书时间,我都会和学生一起享受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来说,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教师,虽然我们都是些普通人,但是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比较特殊,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那些在求知的道路上正在蓬勃生长的人。我们的学生,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总是感染者我们。

  而作为语文老师,自己又无可避免的要与许多经典名著打交道,要引导自己的学生也爱上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享受。我国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位置。《纲要》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提出在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文、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等。由此可见,在学校,在学生中开展名著阅读何其重要。

  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要激发学生永久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在这样一个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时代,我觉得教师有一桶水远远不够,一定要找到水源,要开凿泉眼,有了源头活水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和铺路石。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教书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

  要想让学生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觉得自己先要为学生带个好头。在每天的下午上课前的读书时间,我总是争取早来一会儿,手拿自己精心挑选的课外读物认真阅读,记读书笔记,并定期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情况,对于一些自己认为非常好的书籍、文章等,我还会读给同学们听。每周的班会时间,我会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在班级里展示,并把摘抄的优美句段和学生一同鉴赏,积累背诵。我还同学生一起举行读书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读书竞赛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使之成为自觉行为。身教重于言教,这一做法很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开始向我借书,有的把自己买的书带到了学校,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从此,我们师生一起阅读,共同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初步培养起来了。

  我喜欢读书其实是从很小就开始的,因为我比较喜欢历史,所以起初所读的书主要是与历史故事有关的书籍为多。而自己又好静,既不喜欢运动,又不太爱参加活动,所以当年上师范时当别人去逛街、跳舞、看电影的时候,我就特别无聊,于是后来我就走进了图书馆。慢慢地去图书馆成了我的习惯,后来周末又经常去逛书店,就这样买了好多书,也读了不少书。当了语文老师之后,由于突然之间有很多琐碎的工作,所以有一段时间一直没看书。

  而且上学时看的东西,似乎又跟中学的语文教学有些距离,于是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在每个星期留出一节课,讲讲我求学时读的那些书。就这样最初的“专题阅读课”诞生了。刚开始的时候上这节课的内容,完全是由于我个人的爱好,而且课与课之间的联系比较少,太过随心所欲。但是不管怎样,我还是发现同学们对此比较感兴趣,也使得语文课堂多了一份活力,而且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后来我就慢慢地对这节课有了些规划,一般情况下,我把“专题阅读课”分为三个方面:“主题性阅读” “人物专题阅读”和“书本专题阅读”。

  同学们刚上中学时,在七年级我就先安排主题性阅读,例如“亲情是金”、“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主题。这些阅读,主要就是围绕一个主题挑选一些好的文章,在课堂里一起阅读。每个主题阅读完之后,同学们再结合写作,写了一些读后感和作文。对一些优秀的文章我通过在班级张贴或者传到网上的方式,进行宣传,给这些同学以鼓励。在八年级时,我们的专题阅读课主要转入“人物专题阅读”。重点阅读的人物有:《无腿巨人--约翰·库堤斯》、《传奇人物--海明威》、《生命的硬度--史铁生》、《文坛奇才--苏东坡》、《科学巨人--霍金》等。这些人物的选择,我主要围绕一个“励志”的主题。另外,以往我在讲人物专题的时候,太停留在表面的故事性很强的东西,这样学生听过之后,除了一点印象之外,其它也没留下什么。所以,这次我在讲到一个人物时,还稍微深入涉及了这个人物的一些作品。比如在讲到史铁生时,我和学生一起读了《我与地坛》和《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的一些文章;比如在讲到海明威时,我和学生一起读了《老人与海》;比如在讲到苏东坡时,我还让同学们背了苏东坡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如:《题西林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惠崇春江晚景》等等。每一个专题结束之后,我都让学生进行读书摘录和写感受文章,我自己也会写一篇感受文章。这种人物、文章、作品相结合的阅读内容和读、摘、写相结合的阅读方式,对学生进步帮助比较明显。

  在这里,老师的积极参与就是学生快乐读书的最大动力。经过我长期的坚持,学生的课外阅读自觉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自主性也强了,但老师的主导作用一点都不能弱化。因为如果老师没做好引导,没有积极参与,学生就会无所适从,就会消极起来。所以,我特别注意与学生间的互动,也作为自己吸收新知识的契机。和他们一起读,一起聊,一起辩,一起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也是重视的、积极的,更感受到老师也在不断地学习。在课堂上更多在引用课处读物的知识和内容,来激发学生的读书乐趣,顺便向学生推荐读物。对学生的阅读给予充分的肯定,一有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生活中表现出来,就给予肯定,给予表扬,比学生自己还要重视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体会到阅读不但丰富了自己,还可能获得阅读之外的尊重和快乐!

  “书本专题阅读”是从整体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一项活动,对此,我一般安排在学生整个初中时期,从不间断。开展这项活动也就是师生共同读某一本书,读的书主要以新课标推荐的书目为主,这样跟中考也比较接轨。这个专题我基本上分解在5个假期及每周的双休日时间里让学生完成,然后在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这本书中的有关内容。我和以前学生一起完整地读了《傅雷家书》,我自己个人对这本书的摘录和读书感受就写了几万字,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不过平时还是由于时间关系,这块内容我总感觉做得非常不够。除了这三块内容之外,我还结合课文适当穿插一些专题。

  如在上到胡适先生《我的母亲》的时候,我找了一些关于歌颂母爱的文章和同学们一起阅读,尤其是读到《血色母爱》几个故事时,大家都很感动。所以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同学都有了很多感恩的举动。再比如,我在上到《送东阳马生序》时,我就让同学们自己去收集古今中外的名人刻苦读书的故事。同学们收集的内容非常广泛,在课堂上,我让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所收集的故事,并把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一块黑板几乎被写满了,我当时就感觉到原来同学们的视野可以如此宽阔,只要给他们一个话题,他们就会有极其丰富的材料。另外,有时我们还穿插了一些时事性的阅读,比如说奥运,比如说雪灾,比如说这次地震等等。

  通过师生共同读书活动的实践,对于自己帮助也挺大的。因为我必须自己在看书方面不能懈怠,而且通过看书,通过上课,通过写感受,我觉得自己更加充实了。刚开始时,我准备了一些摘录本,把收集的东西都记在本子上。后来我在新浪网上申请了一个新浪博客,课余也写点文章,感觉其乐融融。对于学生而言,我感觉他们的知识更丰富了,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说得再实在一点,因为学生对语文课堂有了点兴趣,我在布置诸如如背诵、默写等作业时,他们也能欣然接受了。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全班同学的精神状态好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也有了提高。而对于语文课堂而言,专题阅读课使我的课堂容量变大了,也使我的课堂多了一份活力。

  对于孩子们而言,课外阅读还没有成为一种需要,这就需要给他们添加一定的动力,推波助澜,使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发现很多学生不爱做读书笔记,就指导他们制作读书卡。这些读书卡可用各式卡纸、彩纸制作,可以制成各式图形,然后在上面写上自己想说的话。围绕同学们阅读的材料,制作了一些表格,并出了一些相关的题目对学生阅读的情况进行考查,对课外阅读成绩较好的同学进行一定的表扬奖励,进一步给学生添加阅读动力,力争尽快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此外我还定期召开“读书发布会”,让学生把自己这星期的读书情况作一下介绍,重点介绍一至两本书的主要内容;你认为这本书给了你什么?你有了什么收获?如积累了那些词句;最后,我还要向学生汇报我这一星期的读书情况。另外我还开展了各种课外读书竞赛活动,如每周读书心得的评比,每月“精美读书卡”的展览,每学期选举读书小明星等,使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特别是在专题阅读课的开展过程当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读书要与写作紧密地结合,要与课本紧密地结合。读书一定要抓住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机,对于我们初中而言,最好的时间在七年级和八年级,读书应该有一个阶段性的打算,也就是说要有序等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确实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说如何让一些特别不爱读书的学生融入进来,怎样把学生在课堂的读书,在学校的读书活动真正有效地延伸到双休日和寒暑假的读书等等。不过,我始终觉得,读书对于学生学习,特别是语文学习,不仅没有阻碍,还有促进。关键在于如何有序地安排读书,这里包括读的内容和读的时间等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在现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如果能引导学生们静下心来读书,可以说是在培养一种美德。我和我的学生们每天都在读书,乐此不疲。我们在五彩缤纷的书海中自由遨游,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

篇5:教师读书心得:如何授学生于渔500字

  教师读书心得:如何授学生于“渔”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中提到一个问题,让我感受颇深,那就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我们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自认为没有多余时间去读书。

  但仔细一想,我可以毫不费劲地找出自己空闲却被浪费了的时间:早晨,知道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我将它留在了床上,早晨到校后,看着学生放声朗读,我却呆呆地在教室里没有目的的一圈又一圈的瞎逛;下午放学后至少有3、4个小时的时间,我却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闲谈,由此可见,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有的。

  在书中写到一位教师问另一位老教师用了多长时间准备这节课时,老教师回答是:一辈子。怎么进行这种备课呢?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回想我自己在上公开课时,要做许多准备工作,要花费许多的准备时间,还要用很多的时间进外在包装......即使是这样也有的时候上课时会出现漏洞,有时还会出现不能应付的现象。由此可见,正是授之以鱼,自己还不会“渔”,所以也不能很好的授学生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