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学心得体会:新课标指导下语文教学的误区

教学心得体会:新课标指导下语文教学的误区

教学心得体会:新课标指导下语文教学的误区

  教学心得体会:新课标指导下语文教学的误区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传统意义下的语文教学进行了一次大的洗礼。在新课标指导下,很多教师正在积极尝试新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学生要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是和学生共同阅读文本的对话者。过去的语文课,教师就是做整齐划一的工作。一个教师在不同的平班教同一篇课文,情形基本相同。

  教师按教案上预先设计好的步骤,一步步进行,学生除了回答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外,就是听教师讲解。现在要形成一种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教师的一大挑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处理教学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很多理论工作者已经探讨了“如何做”的问题,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只是个程序、环节、步骤、方法的问题,而是某种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结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我把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误区(或错误倾向)提出来,以期起到打“预防针”的作用。

  一、惟综合化倾向

  新课标提出了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沟通,将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紧密结合的新的综合性学习理念。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有可能将学习的目标定位于全方位的了解科学知识、文史知识、往往要求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资料。将语文课上成了其他的课程,语文课涉及更多的是别的课程,使语文课面目全非。如《勾践灭吴》一文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目标有一点只不过是学习勾践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但有的语文教师将课文重点放到了这个精彩的故事的学习上,让学生搜集大量的当时的历史事实,分析历史事实,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还有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上成了生物课,将《看云识天气》上成了地理课。

  虽然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却忽略了语文课的自身特点。语文课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知、理解、学会鉴定、学会运用、学会发展,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最终形成精神的感悟和积极的价值取向。在语文的教学设计中,首选要考虑语文课的特点才能保证语文教学设计活动的有效性,那种完全撇开语文课的特点,将语文课上成语法课、生物课或历史课的倾向,虽然貌似综合,实际上却是舍本逐末的伪综合,不仅迷失了语文教学的物质,而且破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其语文能力的培养,精神世界的提升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如同在文化沙漠上建大厦,只不过是海市蜃楼而已。

  二、惟表演化倾向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要让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但一些教师就会放任自流,教师的主体地位严重消失,他们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认为这样才是畅所欲言。例如一些教师为了体现语文教学的民主、互动,例如把学生分为几个方队,设男女主持各一名,教师则以裁判的身分出现,然后主持根据课文的的内容提出若干个问题和要求,由各方队的代表完成,并由教师评定得分。

  整节课的设计定位于在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学习的形式如同一台晚会式智力竞赛。因此,参与者的言行举止也就更多体现出表演的痕迹──问题的回答大多完美无缺,一些公开课上这种现象更是体现地淋漓尽致。这种课的气氛固然热闹非凡,参与者的情绪固然高涨,语文的知识点也以回答的形式逐一涉及到了,课堂上看上去效果很好,实际上却走入了“惟表演化”的误区。这样的课堂,教师忽略了语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读的指导。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忍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而“表演课”为了营造热烈的气氛,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寻找答案和回答问题上,缺乏有效的阅读时间。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教师则依靠学生课前的自由阅读,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意识培养。读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语文新课标强调对“读”的指导,尤其是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样才能对文体进行品味、揣摩感悟和积累。“表演课”实际上是对学生阅读结果的检查,教师缺乏对学生读的指导,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时间,因此他们对文本的阅读只能依靠自己的领悟能力,当然其效率是极其低下的。另外,“惟表演化”不利用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一些接受能力、反映能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只成了课堂的陪衬品,在这种课堂上,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口齿伶俐的学生会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不能使学生均等的享受教育资源和机会。这些基础差的学生就无从谈什么理解体验、感情熏陶和思想启迪。教师既没有承认并尊重课程学习中的个体差异,也没有承认并尊重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

  三、惟自主化倾向

  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其中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因此有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从备课到上课乃至作业的批改都由学生轮流进行,希望以此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淡化教师作用的“惟自主化”课程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因为教师作用的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认识水平在原有的层次上徘徊。如在学习戏剧时,教师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排演戏剧,学生的精力都集中在了怎样演这出戏剧上,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不一定好,毕竟每个学生都不是演员,所以这样为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使教师的地位旁落的文本教学活动必然是不全面的。

  充满朝气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教育理念表明:学生自主学习中,学生的地位必须全面提升,教师的权威性必然下降,传统的师生关系全面瓦解中,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关键因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作用仍然是显著的。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在教学过程中弱化教师的作用。新课程强调自主式学习,但如果将学生的主体绝对化同,一味强调学习目标自已订、内容自己挑、方式自已选,结果只能使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无所适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变成了学生主体的放任自流。

  在新课标指导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体性为前提。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体现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要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既不让“学”围绕“教”转,也不让“教”转送“学”转,更不能让“教”与“学”任何一方的作用旁落。学生的自主式学习不是不要教师的“教”,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教师迅速转变自己的角色,积极适应这一转变。

234范文网 www.234fW.com

篇2:教学心得体会:学习语新文课标的几点感悟

  教学心得体会:学习语文新课标的几点感悟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学都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正悄然而起。

  新课程改革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增强。它比任何时候都更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注重张扬个性,体现人文关怀。这既是对祖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主体意识缺失的一种深沉思考和内省,又是对现实世界科学精神的呼唤。

  作为语文教师,我顺应时代潮流,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并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努力实现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艺术的研究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角色从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着重从以以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变革教学设计内容,坚持“教”的设计和“学”的设计,构建开放的课堂。

  一般来说,教师备课,向来是非常详细的,且不说内容的环环相扣,即使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回答,所用的教学时间均在教案中有所体现,如果是照着教案“教”下去,那应该是一堂较完美的课。但“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一堂课只有“教”的行为设有“学”的行为,那么学生的“学”就不是真正的“学”,学生的“发展”也谈不上真正的“发展”。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坚持既有“教”的设计,也有“学”的设计,有“教”的行为,也有“学”的行为,把精彩留给学生,让“学”的环节充分发展。

  二、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渐改变统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是强调自主学习阶段,授之以渔,解决“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此阶段总的原则是大胆地想,大胆地说,还给学生心灵的自由。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心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独特体会。其次是合作探究阶段,设置任务,学会交流合作。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倾听、评价、质疑、在交流中形成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坚持面向所有学生,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大而言之,是素质教育使然,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使然,小而言之,是教师的道德使然,是家庭的期望使然。

  教学设计要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分类要求。设计教案时,注意要求和难易度的各不相同,让学生有选择地参加,有选择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尤其慎重地评价差生,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动”的欲望和可能使学生感到我也要参加,我也能完成,增强了自信心,让他们各尽其材,各得其所。

  其实,深入每个学生,你会发现,他们中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通常,当老师的注意力辐射于后进生之外时,他们就会游离于教学之外,诸如讲话、睡觉、看小说、做其他作业、大声读书、怪调回答等。但当他们常常被尊重包容时,他们的潜能就会苏醒过来,有时会令你大吃一惊。

  由此,我领悟到语文教育的确应该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我期待着我的课堂能成为全体学生的情感乐园,是激发全体学生想像的肥沃土壤,是学生心中的伊甸园。

  四、坚持学以致用,立足课内,放眼课外,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新课标在前言部分就开宗明义,强调语文学习要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应用,服务于个性发展。为了谋求达成有效语文教育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材在新课标下的价值功能,体会语文教材的举例作用,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灵活选择和运用语文教材,把听说读写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为此,可以让学生课外自读,为学生补充报刊杂志上的时文、美文;改变陈旧、呆板、单调的语文课堂模式,研究和设计科学、活泼、开发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革新教法,重启发,多讨论少讲授,多对话少问答,重过程积累,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同时还要加强朗读教学和阅读教学,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注意课内外的联系,多动口,多动手,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即“生活-课堂-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不断鼓励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独立发现。除此之外,也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关注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并注重运用教科书上的种种开放性设计,积极开发课内外的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坚持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对我们青年教师尤其重要。反思的过程,往往真理的大门会怦然开启。在教学实践中,在吸取同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着重反思三个方面。

  首先,反思本节课最有创意的细节。就教师方面看,指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的理解,新颖的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手段,能维持学生兴奋点的提示或暗号等。就学生方面看,指对课文的独特理解、体验、领悟,可资借鉴的学法,收集筛选材料的独特视角。其次,反思本节课中最成功的细节,如新颖独到的导入方式,别具一格的情景设置,层次分明的提问,凸现思维的点拨,标新立异的板书,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衔接紧密自然的巧妙提问,形象活泼的教辅用具,让学生迷途知返的暗号等。最后,反思本节课中有失误的细节。如教具选择不当,教材重点难点不突出,问题设置不当,突发事件处理不当,教学方式单调,评价过于简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和维持学生兴奋点的细节等。

  教学反思是个人智慧的瞬间再现,能让人增长教育智慧,是自我否定之后的超越,是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仁者爱人,宽容为上;智者教人,引导为佳。这是我对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解,也是一种境界,更是我毕生的追求。

篇3:教学心得体会:高效课堂之我见

  教学心得体会:高效课堂之我见

  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执着追求和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有了高效的课堂教学,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何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高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使用恰当的教学措施,利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具体来说,教学的高效性包含三种含义: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要少;结果,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要显著;体验,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感受要深刻。通俗地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

  如何使课堂高效运作具有一定的难度,经过教学实践,我有这样的几点感触:

  1、课堂必须要让孩子感到有趣。

  2、孩子在课堂上都能自主积极的探索。

  3、让数学变得有趣起来。

  4、让孩子在课堂上感到学习的快乐。

  首先,重视课前的备课

  (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

  再次,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

  高效课堂是在教师的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中形成的,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伴随高效课堂的形成,我们才会有高效的人生。

篇4:教学心得体会:用师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教学心得体会:用师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在大力提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首先应当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一名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和优秀素质,才会培养出好学生,才能但当起社会的重任。

  在人类的社会中,父爱、母爱是有血缘关系的,爱情是有代价的,唯独师爱是无私的。

  在教育的诸多因素中,爱是最基本的教育需要。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正如斯霞老师所说:“有了爱,你的事业就有了无限的精力,无限的才能,无限的事业动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即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下面就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尊重和信任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应具有独立的人格,小学生自尊心也很强,教师应在各方面都要注意,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我们班里有一名学生很胆小,家里穷,很自卑,平时很少与同学交谈,上课时从不敢举手,每当老师提问到他时,老师把耳朵凑到他的嘴上,才能听到他说得是什么。为了能让他大声说话,我每次提问他时,先问一个很简单的,有时甚至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使他放松情绪,再提出要问的问题,或者给予提示,使他能接着老师的话顺利地说下去,几乎每天上课吴老师都要有意提问他,鼓励他把话说大点声,有一点点进步,老师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这为他树立了自信心,在同学们面前说话胆大了,乐于与人交谈,性格也开朗多了,学习也很努力,成绩有所提高,家长对此很满意。

  二、了解和关心学生

  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

  我教一年级数学,刚刚上课时间不长,就发现班里一名女同学上课精力不集中,总是东瞅西看的,一节课手里的东西玩个不停,老师讲课讲的什么她根本不知道,作业根本交不上。老师看他一眼,直管半分钟。经了解,这个孩子的爸爸几年前的了神经病,几天前因神经病发作住院,家里只有妈妈,她一个人既要伺候病人又要管她上学,有的时候她连饭都吃不上。孩子无人照顾,学习学不进去。我去医院看望了她的父亲,经父母同意把学生领回自己家,即照顾生活,又辅导功课。住了一个来月,直到父亲出院。从此以后我对她济予特殊的关爱。由于她继承了父亲的基因,情绪特别的不稳定,动不动就打人骂人,在这种情况下,我总是及时的给以引导,动之一情晓之一理,指出她的缺点,及时改正。并做她的工作,制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上有困难,我耐心的给她当面讲解。在我的关心爱护下,她有了很大进步,把老师看成父母般的亲人,有什么话愿意给老师说。从此她变了。

  三、抓住机会,适时教育学生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更是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老师,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首先利用利用教材课本上的情景图,组织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及《中学生的日常行为指导》,让学生在孔容让利的故事中得到启示,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得到启示,在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中得到启示,在以后的班会上,学生用真实的情感汇报了自己各的自收获,班会气氛热烈、情绪高涨。有的同学含泪讲述了她对孝敬父母的更深理解。儿时的她由于任性,让母亲冒着风雨去给她买桔子,妈妈在回来的路上被一块从高处刮落下来的玻璃扎破了头,由于伤到了视神经,至今妈妈的眼睛看东西模糊不清。她说,以前并没有对儿时的过失过多去想,通过这次活动认识到,她唯有好好孝敬父母,好好学习来弥补自己的过失。班会收到了良好教育效果。

  四、爱的严而有度,要运好“惩戒”

  苏赫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任务是及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将奖励与与批评两方面结起来

  “奖励”和“惩戒”都是一种教育的一种手段,都是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巩固学生健康的个性,使其健康的发展。为了学生健康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缺点错误绝对的不能视而不见,在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着想的前题下,要适当的给以“惩戒”。一个学生拿了别人的一个本,被发现后我及时得找他谈话,他说:“这本子很好看,我喜欢”,我说:“古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家的东西就是再好也不能拿,喜欢自己去买。为什么拿别人的东西?这样这个本已经脏了,你再给人家买一本,我先借给你钱,自己拣废纸卖了钱再给我,希望你记住这次教训。”经过这次谈话,从此以后他真的在校园里纸了一个月的废纸,换来里自己劳动的钱。。

  五、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教育

  现在的学生都是在家长的呵护下溺爱下蜜罐里长大的,她哪里知道做父母的辛苦。为了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体量父母生活的辛苦,我在我们班搞了我和父母换角色的活动,孩子们通过活动,都有了自己得体会。作为父母是多么的不容易呀,既要工作赚钱养家糊口,又要上孝敬自己的父母,下要尽自己做父母的职责,一家人的吃、穿、用、哪一样不是自己的父母劳碌奔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有什么理由乱花钱么?又有什么理由比吃比穿呢?这个活动后,同学们自己写了决心书,今后该怎样孝敬自己的家长,看了孩子们的肺腑之言,我是多么的感动,祝愿孩子们保持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让这美德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六、用自己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去影响孩子们

  老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者,老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老师给予学生的理解、宽容、体贴和耐心,都蕴藏了深深的爱,而这种爱能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唤醒学生心中的火花,更能转化为激励学生前进的无穷动力!苏联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你会某一种乐器,那么你作为一个教育者就占有很多优势;如果你身上还有一点儿哪怕是很小的音乐天才的火花,那么你在教育上就是国王,就是主宰者。因为音乐能使师生的心灵亲近起来,能使学生能够心灵中最隐私的角落都展现在教育者面前”。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的示范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老师的多才多艺必定影响到学生。天长日久你的高尚情操,高尚的审美情趣会带给你的学生,它不但使班级有较强的凝聚力,而且使每一个学生,活泼开朗、视野宽广、心灵净化、有助于学生分辨真、善、美,更有助于班级各项工作的健康的发展。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对工作的爱,学生的爱,他不会努力的去学习,去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最后祝愿老师用师爱--她那无私的精神雨露,滋润每个学生心田,在育人这片沃土上培育出更多更鲜美的果实!

篇5:教学工作心得体会:作业本上的优笑脸

  教学工作心得体会:作业本上的优笑脸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

  首先很感谢大家给我一个成长和提升的机会。非常高兴能加入百合学校这个大家庭!虽然我已有3年的教学经历,不过我还很青涩,希望在百合这个人才济济的“炼丹炉”里茁壮成长,发出一分光和热。

  刚来到百合,我对所有的事情都很陌生,尤其是班级管理中孩子们的常规教育,我不知道如何着手去处理事情,上课总感觉乱糟糟的,没有章法,孩子们对于陌生的我更不适应。可是我深知这是我们之间的一个磨合期,就像买新车一样,如果你技术熟练又爱惜它,那么你就能让它度过一个好的磨合期,它也会为你省油。我非常希望能跟他们好好相处,希望他们能信任我、依赖我、喜欢我,非常希望能把这个班带好。可是,我没有熟练的技术!

  开学初的我看着孩子们那天真却又带着茫然的眼神,心里真不是滋味。现在感觉好多了。我知道这是因为有学校领导的指导及体谅,他们告诉我学校各方面工作该如何开展,如何落实。这也是因为我们的年级主任肖主任在每次开会后都会多花一点时间跟我讲一些班主任该注意的事情,她看到我带了一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宝宝,在生活上给予我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还有我们年级的各位同仁,伸出他们的友谊之手,用她们的爱心和真心呵护我,不管是教学上的指导,还是学生的常规训练,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我在成长着······我想借这个机会对你们说声谢谢,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因为你们,我才有了自信和勇气。

  现在,孩子们看着我的眼神里,有了信任、有了依赖、有了尊敬···跟孩子们相处的这一个多月,他们从不知道如何开口叫我到现在一碰到我就甜甜的叫“樊老师好,樊老师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着太多温馨的小故事。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作业本上的优+笑脸。

  接这个班的时候,有老师就跟我说龙思德是这个班最调皮捣蛋的孩子,之后我就特别注意他,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就越发感到他是个“有嘴没手”的孩子。课堂上夸夸其谈,课后作业邋邋遢遢,在接下来的几周中,我也真正领教了他的作业铅笔描红笔画不到位,田字格写字歪歪斜斜,拼音格里的拼音更是“上天入地”,作业中错字连篇。我很快就熟悉了他的“龙氏字体”,不用看名字,就能一下认出。

  一天,课间十分钟,我埋头赶批著作业,一路打钩,批到龙思德的作业时卡壳了,我把他“请”到我的身边站着面批,他的作业本上有两个错别字,我用红笔重重地圈了出来,一脸严肃地说:“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写错别字!要仔细检查!”声音不高,分量却很重。说完,我抬头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想从他脸上找到悔过的表情。他没有说什么,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神好特别,我蓦然发现一种从心底流淌的渴望,一种对学习的热情正在悄悄地消逝,他的整个表情变得木然,我的心为之一颤。

  等他走后,我又重新审视这份作业,对比之前的几次作业,我有了惊喜的发现:字的“个子”缩小了许多,在拼音格里的章节排得很匀称;一笔一画写得重重的,十分清晰有力;他的作业整洁多了,字迹端正多了,而等来等去却看不到一个“优”。记得前两天我发作业的时候,他老是悄悄地翻看优秀作业的名单,而我当时还曾不屑一顾地阻止他......噢,我对他做了什么?猛然间,我仿佛看到了他那带着期盼的眼神了,仿佛一下子明白他所有的含义......这份作业好沉,这是一个孩子用“心”写的,一个简单的对错符号只能来判断作业的正误,而面对一份真正有质量的、蕴涵着特别价值的作业,必须以自己的一颗真诚的“心”去发现、去触摸、去呵护......因为懂得了,所以也特别珍惜,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写上了一个“优”,加了两个鲜红的“+”,还特意画上一张迟到的笑脸,并决定好好表扬他。

  上课了,我夹著作业本,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教室。当时教室里特别安静,我习惯地把教室扫视了一圈后,说:“今天,樊老师发现了一份最满意的作业,他是谁的呢?”不待我讲完,同学们就一下子把目光投到学习委员彭涵身上。我再一次停顿了一下,激动地大声宣布:“龙--思--德--!虽然这次作业中还有两个小失误,但老师相信这份作业是他最努力,也是他最优秀的。”从同学们的眼神和小声的嘀咕中,我看出了他们心中的疑惑。于是我翻开作业本,把上面的“优”和两个鲜红的“+”展示给大家。“请同学们用掌声向龙思德表示祝贺!”我带头鼓起了掌,随即,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要知道,这个“优”对于龙思德来说可是“人造卫星上天”的大事了。当时,我望了一眼龙思德,平时很能说的他,那时候就像旗杆似的,坐得笔直,脸上有些疑惑与不解,然而,我还是从他的眼神中捕捉到了兴奋与一丝害羞,这一切来得太快了,他还没有从课间的那一刹那中回来......我知道,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他之后的每一次认真对待。

  此后,这样的“特批作业”多了起来,作业本上又多了许多丰富的内容:一颗颗鲜红的星星,一个个可爱的笑脸。只要孩子有进步,我便会给予及时的鼓励。

  尽管我现在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到位,教学经验还不丰富,但是我一定会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细心的去发现孩子们的优点,相信在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的指导下,在孩子们期待的眼神中,我一定能快速地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