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三顾茅庐》教学随想磨课心得

《三顾茅庐》教学随想磨课心得

《三顾茅庐》教学随想磨课心得

  《三顾茅庐》教学随想磨课心得

  一次磨课又结束了,暂且轻松片刻。

  上午,将这些天在脑子里不断翻腾的那些东西倒在课堂上,且不论大家如何评说,自己先觉得轻松了。磨课又何尝不是磨人!

  这些学期来,我都尽力能磨出一些课。我在电脑里把这些课用专门的文件夹整理好,排在那里,已经有一小串了。每次打开教案资料,看着它们,都觉得异常亲切,让我想起当时的事,当时的心境。我便想,每学期都能留下这一小串文件夹,一定不错。

  但磨课的事,实在是难受,而上出好课来,确乎很难!

  这次备《三顾茅庐》是我花时较少的一次,一来准备时间仓促,二来添了儿子后真多了不少的事。但我此刻回顾这次磨课的经过时,一步步的足迹还是清晰可寻。

  从去年上《雾凇》开始,我尝试写文本解读,忘记了这是在那里看来的方法了。自己细读文本后,把自己的理解梳理一下,并用文字记载下来,这就是我理解的文本解读(大概片面了点,简单了些)。细读文本这事,我原来也在做,如《爱如茉莉》、《水》等课文都仔细读过,但没记下,也没这么认真地梳理过思路。写完《三顾茅庐》的文本细读,我再读读自己写下的话,文章的脉络、重点,甚至一些教法都清晰地呈现眼前。《三顾茅庐》尚是浅显的,读过数遍,便能有所感悟,碰上难以把握的文章,只读得昏昏沉沉。此为“第一难”。

  在解读文本阶段的我是普通读者,自己读了有所领悟。接着的思考便是:我打算为学生教些什么?此时,我的身份该是教师了。人常说: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不教。“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我是个糊涂的人,又忘了这是谁说的了。)是的。我很赞同这个观点。目标比方法重要。倘若目的地都错了,去的方法再舒适,结果终究还是谬之千里。一篇文章,尤其是好文章,灿若繁花。读着读着,往往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要从这其中准确而精当地抓住目标并不容易。此是“第二难”。

  就《三顾茅庐》一课而言,我认为应该定位在“诚心诚意”一词上,感悟刘备的“诚心诚意”是这课的目标。至于教法的选择,语言文字的训练,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在确定了“目的地”后,又让我颇为头痛。这又不仅仅是个技术活,干好了,就是“艺术活”。每个人的思维习惯,语言表达习惯都不相同,这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教法,至于性格特征和个体特长更是使教法大相径庭。他人的教案可以看,而教法却未必能学。如何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此“第三难”。

  这些,还都只是课前的功夫。课堂上又有一难,为“第四难”。自己的锦绣文章做得再好,都得在课堂这块天地里展开。教师个体的才智,经验,积淀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言归正传,反思《三顾茅庐》这课。

  优处在于,把握住了教材重难点,紧扣了“诚心诚意”,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组织教学,这一思路清晰明了,可取。

  在这课中,尤其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是:

  1、有效驾驭课堂的能力欠缺。

  我理想中的课堂是圆润,流畅的。圆润,为光滑而富有亮泽,且饱满而富有弹性。它不会使人觉着凹凸不平,更不使人以掌抚过如鳞刺手。它富有张力,不干瘪,不黯淡,更不使人食之如同嚼蜡。这一切,均有一个前提条件:这课上,需有一位技艺高超的舵手。

  我与此相去甚远。学生潜心阅读文本后,各抒己见,自然是花开数支,旁逸斜出,而我却不能有效地将他们一一理顺,为己所用,将课堂掌控于股掌之间。收放自如,这是一种境界。

  2、宏观把握文章的能力欠缺。

  这应该属于文本解读阶段的问题。看一篇文章,整体感知后,细处深入,再回到整体把握。这样一个完整的解读过程也应该体现在课堂上。比如,板书。一个好的板书,应该是文章的脉络。

  每次磨课,都是辛苦的磨人的过程。而每次磨过之后总会有一些感悟。

234范文网-www.234Fw.com

篇2:课例一磨课情况心得体会

  课例一磨课情况心得体会

  专家老师们集思广益,深思熟虑制定出本次研究课例 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对于意蕴丰富的文言文,怎样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入手,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披文入境、披文入情,多角度、深层次品读?

  2.如何尊重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积累语言,在思维碰撞中升华认识?

  在经过两次备课之后,丁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比较成功的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多角度、深层次品读文本意蕴,有集体诵读、自由诵读、个人诵读等几个多种方式,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出色达成了“反复诵读、多角度品读文本意蕴效果”的目标。

  二、依据情景导入--整体感知--赏析品味--拓展延伸的教学流程由浅入深,整个流程,师生倾情投入,层层品读,边读边品,以读带品,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收到了读者与文本共鸣的效果,达成了“感受作者微妙心境”的教学目标。如:在丁老师多次集体诵读“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一句,抓住关键词“解衣”、“ 欣然”,体会作者“清闲”。品读“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一句,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诵读,小声齐读,再加速齐读,最后,慢慢地齐读“相与步于中庭”,加深了学生对“悠闲”的认识,读出了“安闲”之意。在丁老师的点拨下,运用重点字重读、快读、慢读、大声读等多种方式,体会出作者苏轼的清闲、悠闲、安闲,促进学生对“闲人”的解读。

  三、最后,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豁达乐观的情怀,丁老师投放一些资料,又安排了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读深读透,获取资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就这样,结合背景资料学生体会到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的微妙复杂的心境。

  本节课丁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诵读课文,在读中品,在读中悟,学生感受到了月夜景色之美,品味出文章语言之美,还感受到了作者旷达闲适的思想情感之美,出色达成了“反复诵读、多角度品读文本意蕴效果”的目标。

  针对这堂课,我想说一点自己的看法。首先是情景导入,用青岛的月亮导入,并投放了照片,说实话,那图片上,毫无特色的居民楼上空一轮空洞又无光泽的圆月,单调又无趣,与文本中美好的意境相差甚远,再说,月亮美不美,与赏月的心情 有关,心情好,在对的时间与对的人一起 , 自然就美, 反之,就不然。所以,导语可否换一下,从苏轼的作品、成就切入,不行吗?

  其次,这节课在“学生文言知识积累”方面,丁老师从实词积累、虚词积累、句式积累、名句积累、背景积累等多方面入手,

  教学生积累了不少文言知识,在这一积累过程中, 如果能穿插一些形式灵活的小测验,如:重点字词句的解释,写景名句的小填空,背诵时双人合作,一人背诵,另一人翻译等等,那样积累效果会不会更好呢?

  再次,在解读“闲”字时,面对稚嫩的学生,我们如何让他们感受一种正能量,拥有正确的人生态度。世人苦被“名利”累,多少“忙人”沉醉于“案牍之劳形”不能自拔。只有正直、淡泊的人才有此心境,自己与张怀民才志同道合、志趣相投,惺惺相惜,人生能有一知己,随时相与中庭,共赏一轮明月,无声胜有声,这又是一件怎样的幸事啊。

  我个人觉得,我们不能把目光停留在苏轼的悲苦与无奈上,我们可以在作者豁达乐观上,做以引导。比如,可以从美丽的月色引发到博大的胸怀。可以从欣然、悠然赏月引领到积极乐观的心境。可以从他“谁到人生无再少”“大江东去”领略他的豁达豪放。在人生低谷,在挫折逆境中,他的从容坦荡,怎不令人动容?

篇3:摩课与磨课的心得体会

  “摩课”与“磨课”的心得体会

  每一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每一年都有许多次教育研究部门或教育管理部门组织各种各样的优质课、公开课或观摩课。怎样才能锻造出一堂好课?我觉得除了尽量释放在学校里所学的各种教学理论,诸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之类以外,重要的是要从两个词入手,即“摩课”与“磨课”。

  所谓摩课,就是模仿别人的课,模仿别人的讲课风格、讲课样式来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青年教师刚刚踏上讲台,摩课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可以从优秀的课堂教学过程实录、教学影像资料中,学得优秀教师驾驭课堂的技巧和方法。如:如何导入,如何激发兴趣,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面向全体、分类指导,如何传授知识、锻炼技能、培养方法,如何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等等。甚至于优秀教师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青年教师的眼里都极有魅力,都值得一摩。

  摩课一定要注意几个原则。

  一是摩课要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精神实质,切不能只摩外部形式。李吉林、霍懋征的课都是好课,可是,别人拿来往往就不伦不类,特别别扭。这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没守着拿来主义这一原则。你穿上别人的旧鞋子走老路,自然会觉得道路不好走。所以,摩课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摩课的教师在摩课的过程中拨开云雾见青天。发现一堂好课的真正内涵所在。比如说一个环节教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他是运用了什么样的教学原则?他是以什么形式来实践这一原则的?如果让我来上这一课,我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践行这一原则?会有什么样的预期效果?等等。

  再如优秀的教师突破难点总是能深入浅出、游刃有余。他到底是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是讲读法、讨论法、读书法,还是实物演示法?还是多种教学方法的复合?我们摩课的教师一定要摸清他的教学方法,并能举一反三。同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哪几种形式展示才能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从而选出属于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并且再进一步发散思维:哪一些课型的哪一些环节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

  二是摩课要摩最适合自己摩的课。并非所有的优质课都值得你去模仿。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只买对的,不选贵的”,作为一名新上任的教师,往往会眼花缭乱,看到哪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都很高,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总想一口气把这些优点都学到自己手中。我想,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造就“千手观音”式的教师,最终出现的形象必然是一个“四不像”。有一篇小短文讲到:一个百分之百,强过十个百分之十。这就是说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着突出的特点,往往强于你在多个方面都有浅显的涉猎,而哪一方面都不深入、不通透。我们当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强烈求知欲和独特思维个性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总是无定向、无止境的。当他们问你一个问题,你总是支支吾吾,好像知道,又说不出所以然。久而久之,你的魅力就会让你自己抹杀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首先要达到在一个方面是专家,然后再逐步达到一专多能、多专多能。

  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就要确定一种最适合自己特点的优秀课型为自己的教学基本式,并能提炼出其基本骨架课型,或者去修正别人的课型,并博取众长,来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基本形式。教学的基本课型的“钢架结构”出台以后,再去丰富它,保养它,成就它,把课堂变得既思路清晰,又有血有肉。

  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教学思路或教学基本形式并不容易,要想成就一个形式新颖,又很科学、很实用的模式更是非常难,必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积淀、不断提高,甚至要改正或推翻原来的形式,再形成新的教学基本形式。

  一个人只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教学基本形式往往是不够的。不同类型的课文,你只套用一个公式也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每位教师都要针对不同的课型,形成多种成功的教学基本形式。当然,这需要每一位教师求真务实、勤奋好学,要付出多年乃至一辈子的心血。这也就是“磨课”的过程。

  所谓的磨课,就是打磨自己的课堂教学。一堂好课需要仔细地去雕琢,去打磨。磨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需要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足够的磁性、足够吸引力的语言表达水平,需要有深厚的书法功底,更需要有将各种素质整合为和谐课堂的能力。这些都是需要用心去打磨的。

  一个课堂教学的高手,他的文化是由内向外渗透的。他应该是在每一个眼神中、一举手一投足中,都浸润着文化。这就需要从教者去浮华,去功利,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这片宁静的心灵,耐心地去磨砺自己。去读书,去读好书,去读破万卷书。为我们保证每一堂课都有源头活水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这条长河中,摩课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基础。摩课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跳出别人的圈套,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基本形式。磨课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它包含着摩课的过程,还有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摩了课,再去长久地磨课,才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之道,吻合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个打磨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般人的成功之道。愿成功属于那些善于打磨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