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光华中学教师爱生事迹材料(7)

光华中学教师爱生事迹材料(7)

光华中学教师爱生事迹材料(7)

  华光中学教师爱生事迹材料(7)

  坚守一方净土 用爱写好师德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 歌声激荡着陈慧萍老师青春岁月,那时的陈老师就仰慕于神圣的教师职业,希冀成为歌中那美丽的角色。于是,怀揣着满腔热情和赤诚,走上三尺讲台,圆她的教师梦。

  工作后,陈慧萍老师不仅深深感受到为人师的艰辛和压力,更多的还是艰辛压力背后那无法释怀的平凡和奉献。正象歌里所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

  身为教授的当代作家贾平凹有一幅对联时时鞭策着她: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21世纪,新时代教师的寄托是什么?精神支柱何在?在陈慧萍老师看来,两字回答足矣,那便是看似轻实则重的“师德”。

  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当老师挑灯苦熬,精心备课,辛辛苦苦传授学生知识,有时却发现他们的热情不高,眼神不够渴望;当老师认真投入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却发现这些调皮个性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但几乎与此同时,这些孩子又能表现出让人欲罢不能的欣慰和感动,又一次次地温暖她的心田。也许他们的言语和表现少不了几许执拗、鲁莽;也许他们的思维和行动欠缺几分理性和沉稳,但只要用心发现,他们其实很想与你接近,他们以独特的方式渴望着你的关注,企盼着你的关爱,在意你的关怀。如若身为教师的你忽略了这一点,纵然你有高深的学识,耀眼的才华,你在他心中也被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化解这一叉的奥妙,便是“师德”中的一个字--爱。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宠,友爱重在礼尚往来,情爱少了几多严谨。而师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老师的爱不会付之东流,老师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三尺讲台是老师思绪纵横的绚丽舞台,它面对的是将来的桃李满天下;明净课堂有老师灯火阑珊的彻悟境界,那里写满了学生点点滴滴的成长、充实。

  当陈惠萍老师在课堂上倾心投入和孩子们教学相长的时候,当她和孩子们在办公室敞开思想促膝谈心的时候,当她在节日里收到学生温馨的祝福和问候的时候,当她看到学生的成绩明显进步的时候,她和许多老师一样,体会到了付出后的欢乐,这是教师所特有的快乐。拥有这些,她并不艳羡万贯钱财,因为这是很大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物欲横飞的年代,她甘愿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用爱写好“师德”。

234范文网-Www.234fw.com

篇2:光华中学教师爱生事迹材料(6)

  华光中学教师爱生事迹材料(6)

  “我的家在平桥山里,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念书的时候家里很苦,记得我99年进大学的时候,父母为了我一个月开销是三百还是四百闹得不可开交。那时母亲身体不好,整个家的负担都压在父亲一个人身上,他种田、打零工(那时一天只有25块钱),透支着自己的生命养活着这个家培养着他的血脉。当我大学毕业的时候,55岁的父亲已经半头白发,我告诉他我可以帮到他了。”

  这是江金宝老师的一段自述。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到他肩上的重担,也恰恰是这份重担让他对生命有了一番更透彻的解读,让他给予他的教育事业和他的学生更多的爱。

  如今,他有了妻子、孩子和房子,但根植于他身上的农民的血脉并没有淡化,他的骨子里还保留着一个农家孩子的质朴。他告诉自己,虽然他的能力一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成为名师,但他可以一辈子保有对学生的“爱”,对家长的“真”。“真爱无痕”-- 他父亲给予他的那种大爱,他也将给予他钟爱的这份事业和他可爱的学生。

  工作这么多年,父亲仍然在支持着他。当他将自己每月的班主任费拿出一部分作为一个贫困学生的副班主任费时,父亲说他没有忘本;当08年大雪,他自豪的和他说他参与团委组织的扫雪时,父亲说党员就该带头;当汶川地震他通过各种途径捐了831.2元时,父亲说事业单位本来就是国家养着的应该出力。

  下面是江老师做的一些小事,而这些事情都与其父亲的引导和肯定有关:

  “168”爱生行动,通过一对一的形式,为切实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和家庭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谈话途径,对教师师德、教育素养的提高有莫大的功效,是一个真正办实事的平台。这两年江金保老师本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态度积极投入到该行动中,在努力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理解与尊重。(限于篇幅,选谈江老师做的一件小事)

  葛某,上兴镇人,20**年正取华光,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前夕,江老师接到了一个电话,葛某的母亲得了肠癌,马上就要住院开刀,家里怕孩子担心,让他隐瞒并希望接下来的两个周末不要让孩子回家。那段时间,江老师感觉特别的压抑:这样一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父亲务农,母亲帮邮局送报纸,还有一个姐姐当时正念大一)怎样承担这个不幸,他的学生葛某又怎样才能够跨过这个残酷的青春?他平生第一次对着自己的学生--一个即将面对不幸的学生撒了谎:家远,要考试了,我不放心,这两个周末和我在一起。考试结束,他带着学生来到人民医院,面对这个家庭的困苦和自己学生的眼泪,他暗下决心:这个家庭已经不能够再承受任何的打击了,我应该做点什么,一切会好起来的。“168”爱生行动江老师毫不犹豫的选择与葛某面对面:在生活上他想一切办法为这个家庭寻求资助;在学习上他努力促进葛某的进步。因为他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有的事你不去做良心上会受一辈子的自我谴责,当你将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去经营的时候,背负的可能已经不再是一个教师的简单责任,虽然有痛苦,但何尝不也是一种快乐。

  如今,葛某考取了淮阴师范学院,江老师将继续关注着他的成长。

篇3:光华中学教师爱生事迹材料(5)

  华光中学教师爱生事迹材料(5)

  “宽容为桨,耐心做帆,铸造爱的航船”用这句话来形容z老师的教育事业那么的贴切,可这句话又怎么能描述完整他对学生对事业所付出的一切!

  许多人都说,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平凡;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李军老师说,他很认同这句话,确实,教师的一生,应该是与爱相伴的一生。教师,因为爱而美丽,因为爱而永恒。

  一、把责任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教师的写照,要想做到这一点,责任心最关键,只有当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事业付出百分百的心血才会赢得成功与别人的尊重。作为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非常重要。任课教师是这样,班主任更是如此,在学校里,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这既是压力,也是契机,不断提醒教师要更加用心,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李老师在工作中不断践行着自己的责任,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耐心帮助学困生

  20**级某同学,进入高中以后,一直忙于玩耍而把学习束之高阁,这导致了他的成绩滑落得很厉害。针对这种情况,李军老师定期和他交流,找到他身上的毛病,并对症下药,寻找适合他的学习方法。由于该生在家里比较娇惯,形成了比较自傲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李军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活动,和他一起走入学生之中,在多次努力下,他已经能够逐步融入集体。经过一个学期的帮助,在高一第二学期中,他的各方面表现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宽容为本,突出教育实效

  学生的成长是动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轨迹,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波折,只要有足够的宽容心,学生就一定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李军老师的班上有一个同学,在刚开学的时候对学校的生活不能及时适应,再加上和老师、同学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导致压力极大,焦虑情绪明显。在来到李军老师的班级以后,刚开始,该同学对李老师的关心根本不当一回事,从不主动接近包括李老师在内的所有老师。针对这种情况,经过向学校汇报,李老师采取的办法就是宽容,在班级里给他充分的自主权,情绪好了,就来上课,一旦心理不稳定,就可以找各种方式自行排解,如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陪他一起逛公园等等。随着接触的增多,该同学慢慢接受了李老师,开始和李老师敞开心扉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习成绩也在逐步提高。经过一年的努力,该同学心态非常稳定,成绩已经跃居班级前列。

  四、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相信没有哪个老师会不喜欢听话和成绩好的学生,李老师也不例外。但李老师并没有因此忽略后进生,而是努力和他们成为朋友。由于李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学生都真心为班级出力,班级管理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那些后进生对自己也越来越充满信心,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李军老师说,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更加努力地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教书育人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篇4:教师爱生事迹材料:用心诠释

  教师爱生事迹材料:用心诠释

  她是黄益平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直被她奉为人民教师“爱生、奉献”的最好写照。在学校工会组织的帮困助弱的“168”爱生行动中,她无时无刻不在认真履行着自己的承诺:结对帮助班上一名学科学习上有困难学生,与其进行深入沟通,对其从心灵上关爱、学习上帮助、生活上照顾,切实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圆满完成学业!

  下面是她用心对“168”做出的诠释。

  “一”不仅仅等于一颗真心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她)才可以教育好孩子。” 当她接手现在所带的班级时,一开学就留意到班上的一名学生:他为人正直,做事勤勉,是老师在班级管理上不可多得的帮手;但该生的数学总考不到高分、理化往往达不到B级,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如果再不用心思考对策,可能很难实现其高考目标。于是本着一颗关爱每一个孩子的真心,黄老师走近该学生,和其分析学习上的瓶颈,帮其突破学科上的难关,助其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当心与心有了真诚的交流,她和她帮助的那名学生均得到了成长与进步。

  “六”不仅仅等于六次谈心

  在思想上:那名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当要不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党校培训、要不要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等问题摆在面前时,她与其谈心的主题是鼓励其勇敢进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在学习上:那名学生勤奋刻苦,但苦于学习方法或考试策略的欠缺。于是,每次考试前后,都会见到她和其交谈的身影,主题往往是相信自己、继续努力或反思自己、提升成绩等,使其在每次考试后都能鼓足下一次考试的所有信心。

  因为那名学生在学习上的全力以赴,常常会因为太专注于学习而不注意休息,因此生活上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身体有时会不舒服,这时她与其谈心的主题又变成关爱自己、劳逸结合。

  “八”不仅仅等于八次辅导

  她所教的学科恰好是那名学生较薄弱的,为了不让该科目成为其考取好大学的拦路石,她主动对其进行个别辅导。她与其共同商讨补差计划:一是如果在他上课讲评后还有不会改正的地方,一定要到她那儿去问明白,务必天天清;二是每份学案或考卷订正好后,一定要送到她那儿去检查订正情况,再做过程或方法的完善;三是每周在其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到她那儿拿一到两份试卷进行针对性练习,做好后再利用课间休息或晚自习到她那儿当面批改、讲评,不断弥补薄弱。就这样在他们的“约法三章”下,通过该生的不断努力以及她天天的个别辅导,该生的这门学科从原来的总是考C变成每次都是稳妥的达B。

  黄益平老师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168爱生行动”不仅仅是对一个人,也不仅仅就限于这两年”。她关爱她教过的每一个学生,关乎学生未来发展的每一件事她都会很用心的去处理,她总在回味这么一句话:“要把我的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与我心灵相通,并且热爱我所教的课程!”。

篇5:光华中学教师爱生事迹材料(4)

  华光中学教师爱生事迹材料(4)

  “你就是我心中的小徐,只要你的努力再多一些,总有一天我会因你而满地桃李。”

  这是zz老师对她的学生说的话。她说她给她的学生和她的教育事业送去温暖和爱的同时也同样被温暖和爱着。

  五年前,她迎来了人生的第二生命,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三年前,她走进了华光园,迎来了生命里的第一批学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两年前,“我是党员我先行”,她志愿加入“168”爱生行动,深“陷”其间,乐在其中。

  20**届班上有位同学叫徐某,人聪明也勤奋,但学习效果一般,特别是有些知识点需要合作学习时,小徐就显得孤立多了。课后王老师找到他,希望他能融入集体。但简单的说教并没有使小徐有丝毫转变。王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课余时间她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希望可以尽早改变小徐的状态。这种特征现在影响小徐的成绩和人际关系,毕业后可能影响的就是小徐的人生轨迹。它就像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很轻又很重!

  为了尽早让小徐“戒掉”孤僻,帮小徐打开心间的那把锁,王立敏老师多次找小徐聊家庭情况,聊学习,试图从中得到钥匙。在交谈中了解到父母对小徐要求很严,兄长们也非常优秀。他感觉到自己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自己是最糟糕的。慢慢地他把自己锁起来--这是小徐的一种自我保护。知道了“症状”,也就知道了下什么“药”--帮助他建立自信,让他生活在充满关爱和尊重的环境里。

  王老师找班级同学谈话,讲小徐的故事,希望他们可以和老师一起打开小徐心间的那把锁;在历史课上,王老师拿出小徐的试卷,大加表扬,分数不高,但老师欣慰于试卷上小徐的思考轨迹;课余时间王老师会向小徐请教溧阳话,让小徐成为自己的语言教师;给他讲从华光园走进清华园的徐静师姐,彭珂师兄的故事......

  在高三二模后的一次教育局调研活动中,王立敏老师上了一节试卷评讲课,期间有合作探究环节,小徐积极参与讨论并被推荐为小组代表发言。小徐精彩的回答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课后教研员也在王老师面前表扬了小徐善于合作学习,能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学生。这就是小徐,如今已经顺利进入理想大学深造。在小徐给王老师的教师节来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王老师,我现在很充实,有很多朋友,而这些朋友是从您帮我把心间那把锁打开之后才拥有的财富。”

  每每学生心理有波动,开心或不开心的事,都愿意和王老师分享。他们愿意这样做,她也愿意他们和她走得这么近,学生们喜欢除了学习知识还能学到生活的课堂,王老师也喜欢和学生一起分享人生和理想,学生们都喊她姐姐。

  王立敏老师说,和学生在一起的她付出着也收获着,正如“与人玫瑰,手留余香”。华光园里的小徐们在进步着,因为王老师们的帮助,更因为他们自己的努力,相信总有一天园丁们会因“花蕾”们而满地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