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班主任工作心得:做个多情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心得:做个多情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心得:做个多情的班主任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个“多情”的班主任。

  一、对待工作始终饱含着激情

  很多人感叹:班主任,想说爱你不容易。班主任工作平淡繁琐,责任重大。我校每位班主任每天早七点进班,晚上至少十点后才能离校,每天辛苦工作十几个小时,超负荷的工作让很多班主任在日复一日的辛苦中逐渐被磨平了棱角,削减了工作的激情,变得麻木,甚至倦怠。在本应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诠释着“平淡的琐屑”。只有保持工作激情才能使工作充满活力和希望,使平淡琐屑变得有趣。一个班主任每天愁眉紧锁和乐观开朗,工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学生每天十来个小时坐在教室里,是很辛苦的;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则是辛苦加痛苦了。充满激情的班主任就应该用自己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每天早晨,哪怕再疲劳,哪怕心里有不愉快,我也总是精神饱满,笑容满面的走进教室,向学生问好,在和悦温馨的氛围里开始新的一天的学习,让学生情绪饱满,精神振作,鼓励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发现学习的快乐。

  工作激情能有效化解教学中的困难。高一时,(20)(21)(22)三个班在实验楼五楼,有部分学生心里很失落,觉得被学校隔离似的,又孤单又没有玩的空间。我安抚他们说:“实验楼可是学校重要教学场所,学校充分信任我们几个班的学生,才把我们安排在这里。再说,这里教室宽敞,环境优雅,人称“桃花岛”呢!”学生听后都乐了。冬天,五楼办公室没有安装空调,特别寒冷,被其他老师戏称为“冰岛”,我们三位班主任每天都坚守在那里,这也正是工作激情所产生的动力吧。

  二 、关爱学生要倾注亲情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时,学校正流行病毒性感冒,当时由于社会上的一些传闻,弄得人心惶惶,我也被传染了,虽然不放心班级,但为了不传染学生,保证学生顺利的考试,就请卜老师代管了几天,他问学生:“你们怕z老师吗?她凶吗?”学生回答:“不凶,就像妈妈一样。”我听后很感动,从年龄上说,我儿子也在上高一,确实可以做他们的妈妈。实际上,我也正是把这群学生当做了自己的儿子、女儿,真心实意的关爱他们。关爱学生是教育之本,一定要有情感投入,用真心,融亲情,了解每一个学生。为此,我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一份尽可能详实的个人档案。有以下内容:学生学习情况(入学成绩,单科成绩,优秀科目,蹩脚学科等),学生家庭情况(住址,经济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不良倾向等,这样,才能做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有五种学生需要特别关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留守学生,插班生和住校生。

  我班zz同学,家庭情况很特殊。父母离异后,母亲因车祸不幸去世,父亲体弱多病,远在厦门的一家公司当门卫,收入微薄。姐姐寄居在外婆家,他则寄居在亲戚家,从小缺少家庭的关爱,几年都没见到他父亲,即使是在初三升学考试那段紧张的时候,他父亲也没回来看望他,以致他对人生、社会的态度很悲观。我就让他担当纪律委员,经常借谈班级事务找他到办公室谈心,用社会上积极地人和事开导他,并送给他一本《平凡的世界》,鼓励他要勇敢战胜困难,追求梦想。经常问问他学习上有没有困难,或简单的说一句:“天冷了,要多穿点衣服”之类关心他的话,还为他减免学费,争取各种困难补助。这些关爱让他觉得他没被世界遗忘,也渐渐变得开朗。

  高一时,他患上了麻疹,发烧,躺在寝室里,我立即赶到男生寝室探望他,并联系了他的亲戚,送他回家休养,给了他两百块钱,要他买点营养品补养身体。

  其实,我做这些事是代替不了父爱的,我还和他爸爸联系,想促进多年未聚的父子见上一面,弥补他心中的缺憾。在我的努力下,他父亲去年10月份终于回来了,我把这一消息告诉刘玉时,第一次发现他笑得那么开心,那一刻,我真感动。

  班主任要每天认真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走进学生的心灵。

  我班插班生zz,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学到中学都寄居在亲戚家。平时不言不语,性格内向沉静,甚至有点孤僻。有段时间,我发现他上课总是埋着头,经过观察和了解,他上课常玩手机或看小说,我就请他进办公室谈心。我教育学生,都是让他们坐着,以平等的姿态,亲切的态度,和他们交流,这样学生才愿意向你敞开心扉。张翔告诉我,用手机只是和过去的老同学联系,我肯定了他的重情重义,又讲学校和班级有规定,要遵守校纪班规,在适宜的时间和朋友联系。我前前后后发现他带手机到校十多次,每次都耐心宽容地跟他讲道理,而不是强行没收。去年十一月,他主动把手机交给了我,我这里有三个主动交给我的手机,每月我还要为他们充电。去年四月,张翔母亲回来看望儿子,出了车祸,送往弋矶山医院医治,该生内心痛苦不安,我陪他去看望母亲,每天打电话询问病情,并及时告诉他,安慰他,直到他母亲康复。

  三、班主任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班主任的激情和动情只是为学生服务的基础,要真正育人,还要激发学生情感,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情感的人,要爱祖国,爱父母,爱学校。zz说过:一个没情感的人,就不可能有对理想的追求。一个缺失情感的学生和班级,也必然难以管理。

  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其他事情都不用孩子做;在学校里,学生也是以学习为主,对生活和社会缺少关注。缺少情感体验,自然就情感淡漠,班主任就要设法点燃学生内心的情感。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我利用了语文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用教材里的人文思想去感染学生,使之思想、情感、意态、性格受到熏陶。

  在班级里正确引导学生。我常说:读书要先学做人。我最看重一个人的品质,而不是成绩;我最钦佩正直、诚实的人,乐于为集体奉献的人,始终默默坚持努力的人。

  去年云南发生特大旱情,学校号召师生捐款,我找来新闻念给学生听,并用电脑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旱情的严重性。那大片大片干裂的土地令学生震惊,灾区儿童饮水困难的场景令学生同情。我又适时拿出一百元钱说:我先为班级捐献一百元,你们尽力而为,无论钱多钱少,都是一片爱心。学生踊跃捐款,贫困生zz同学捐赠了二十元,有三名家境较好的学生共捐了二百元。最后我班共捐了1627.4元。

  我校喜迁新校区后,为了培养学校爱护校园的情感,我向学生介绍了南中的历史,南中培养的优秀学子,重点介绍了潘小亭的事迹,告诉学生思想境界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带领学生参观新校区,共同憧憬南中整体完工后的美景。教育学生要爱护校园设施,因为我们是新南中的第一批学子,是南中新历史的书写者,激发学生的自豪感。组织学生美化教室,在校评比中获第一名;去年三月十二日植树节,我们班在新校区种了两棵香樟,为自己在南中的学习生活留下永恒的记忆,也祝愿陵南中学的美名能像香樟树一样芳香四溢。这是高二(22)班对新校区的爱的体现。

  我还布置“做一天家务”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写出自己父母的生日,说出父母喜欢吃的菜,让他们在高考时到南中门口去观察父母的表现......这些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操劳,为家庭付出的一切,从而深深体会到父母的爱,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更加刻苦学习,回报父母。

  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是我教育学生的宗旨。

  四、教育学生要适时渗透温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固然要严格要求学生,可适时渗透温情,倾注爱心,更能博得学生的尊重、期待和信任,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同时也会让学生产生愉快、自信的情感体验,并转化为积极要求进步的内在动力。

  我班zz同学,还没进班我就听到了许多关于他的负面信息:上课好动、好讲话、脾气倔、难管理。开学后,我发现该生确实与众不同:头发很长、发型时尚;着装讲究、色彩亮丽,外表傲慢。开头几周我仔细观察他的言行,慢慢地我了解到该生自尊心强,心里却柔软细腻,服软不服硬。我就避免和他发生正面冲突。只有抓住他犯的原则性错误时,如带手机到学校、不做作业,才严厉批评他,严格要求他改正,这时他心服口服,乐于改过。对一些小问题就宽容一点,或是调侃他,如你的头发可以扎小辫啦!他也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去修短一些。

  还有zz同学是我班最小的一名学生,又是插班生,学习自觉性不强,自我约束力和管理能力都很差,他母亲很关心儿子的学习成绩,多次打电话询问儿子情况,拜托老师多加关心。讲话声音温润,很有礼貌。有一次到校看望儿子,我惊讶地发现这个四十多岁声音温柔的女人竟然憔悴不堪,头发花白,原来有三个儿女的她,夫妻离异,这个要强的母亲独自承担了培育三个儿女的责任,我很钦佩她,在教育zz时,有一次我真诚地说出了我的感受,告诉他,如果以后他考不上大学,我会愧对他的母亲。这句话对他触动很大,现在该生已能进入大学了。

  作为班主任,要多接触学生,力争每天跟每个学生说一句温馨的话语,让他们感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注。 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适当的慰藉和帮助,让他们找回自信;当学生取得进步和成功时,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送去一份真诚的祝福和会心的微笑,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当学生逆反或厌学时,多和他们交流沟通,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总之,班主任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微笑甚至一声叹息都在传递着温情的关爱,师生间水乳交融,才能体会到心有灵犀的默契和快乐。

  做一个“多情”的班主任,用激情唤起激情,用亲情传达爱心,用温情浸润心灵,让学生在情感的海洋里健康快乐地成长,你就是一个备受学生尊重和欢迎的班主任!

编辑:wwW.234fw.Com

篇2:班主任工作心得:关爱,尊重,责任感

  如何让孩子快乐的成长,快乐的学习?这几乎是所有的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的复杂命题。可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仍然会有很多人偏离这个轨道,而往往关注的更多的是他们的成绩是否有提高。忽略他们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忽略他们的苦与乐;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我们更需要引导孩子把艰苦的学习,变成一种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让学生做学生成长的心灵引领者。

  一、关爱,做学生慈祥的长者

  我读过一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文章,不管是zz老师、zz老师还是zz老师。他们各有各的优秀,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爱”始终贯穿他们教育的全过程。关爱学生,不仅要关注他的学习,还要关注他的生活,甚至要关注他的家庭。

  有一个学生叫zz,是从高二的理科班休学到我班的,刚进班虽然感觉他和其他同学有点不一样,考虑到他刚从理科班出来,可能有点不太适应。因为我班以后是文科班,可能到我班也就是短时间的过渡,所以当时也没太注意。可是过了一个星期我就感觉不太对劲,他上课不太听课,但不放过任何机会表现自己。几位任课老师来我面前反映他的情况,他经常打断老师的正常秩序,甚至违反课堂纪律。我决定对他做细致调查,发现他休学的原因竟然是犯了错误不服从原班主任处理,与原班同学相处不好,甚至逃学,旷课不来学校,考试成绩也都在班级后几名,不愿再呆在那个班。家访后得知,他父亲在外地工作,平时疏于对孩子的引导,他母亲不上班专门来城里租了房子陪他读书,儿子不好好学习,她也觉得很委屈,和孩子一说话就会争吵,他甚至怕接听老师打来的电话。回到学校几次和丁磊交流他都不太愿意多说,直到有一次说到他家庭时,他说他妈老是骂他,怪他成绩考不好,说到这里他委屈的流出了眼泪。我的心里隐隐作痛,这是个缺少理解和关爱的孩子!我拉着他的手告诉他,以后他妈再骂他,我来给他评理。我经过几次和他们母子的沟通,他们母子关系得到一定得缓和。平时我开始更多的留意他,发现他上课虽然不太专心,但思维很活跃,在家庭长期遭到否定,以致在学校通过希望通过自我表现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他还很热心,乐于助人。班干部调整时,我特意让他担任纪律委员,要求他帮助别人,约束自己。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株待开的花朵,只要用心浇灌,他定会绽放。分班时,丁磊来到我的办公室,他说所有的人都认为他适合学理科,但他决定留下来学文科。

  二、尊重,做学生信任的朋友

  尊重学生,要多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会犯各种错误,我在班会上告诉全班的同学,家庭和学校是都是允许犯错误的地方,但是同一个错误不能多次犯,我们可以在错误中不断总结教训,这样可以避免我们步入社会时再犯更多的错误,因为在社会上犯了错,可能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当然在学校犯了错误,班主任应该给予批评教育,甚至惩罚,但在惩罚前先听听他们的意见,也许会发现,从他们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这种惩罚是没有必要的。即使必须要惩罚也要让他们有所感悟。让他们多些内心的体验。

  信任学生,并做一个被学生信任的班主任。让学生在一个充满尊重、信任、民主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一个被班主任高度控制的班级中,看似纪律很好,但往往要么以形成孩子的奴性为代价的,要么它迫使孩子们努力积蓄着反抗的力量。我告诉全班,本班不设“密探”,不用担心有人会告你们的密。但在调查问题时,你们一定要如实相告,同学们都很开心。实践证明,我在调查问题时,也没有遇到太多的刻意隐瞒。

  有一个在公安局工作的学生家长,一次他打电话问我他的孩子的一些隐私性的问题。说实话,我不太了解,更不想臆断。我告诉他,待我做过观察和调查之后再说。他开玩笑的对我说,难道我在班级没有安插“密探”?我也开玩笑的告诉他:你们警察,面对的是罪犯或犯罪嫌疑人,需要“线人”给你们提供情报,而我们老师面对的是一帮孩子!

  只有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能懂得自尊;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一定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三、责任感,做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现在我们老师的待遇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比较低。是什么支撑我们努力的工作?不仅仅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更是一份责任。英国王子查尔斯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不得不去做的事情,那就是责任。” 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对教师而言,责任心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中体现。我们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只有每一位老师都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才能会拥有不断进步的动力,才会拥有勤奋工作的热情,才会有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具有责任心的教师不需强制,不需责难,甚至不需监督。他们将教书育人内化为自身需要,把职业的责任升华为博大的爱心,于细微中发现丰富,于琐碎中寻找欢乐,于平凡中创造奇迹。

  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班主任,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去爱我们的学生,去感受我们的学生,去爱我们的职业,去感悟我们的职业。遥想大学毕业时,我的老师和我谈心,他说“你选择了做一名老师,可能你一生都很清贫;如果你真正成了一名好老师,你一定会觉得你很富有......”!

篇3:班主任工作心得: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是班级工作的执行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带领者。一个班级的成功与否,与班主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班主任工作多杂繁重,要想做好,需要有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这几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上有一点小小的心得,我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中,鼓励学生创造奇迹

  罗森塔儿实验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会增强自我价值感,变得自信、自尊,从而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使自己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我们要让孩子生活在老师的期待中!

  在班级工作中我会给予孩子以尽可能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对于他们的智慧和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美,并鼓励他们进行更大的突破和创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在实现了基本的需要之后,就会有强烈的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要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就要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你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会还你一个奇迹。在班级工作中,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好的,教师给予学生的期望有多高,学生的进步程度就会有多大。为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能轻易地给学生扣上一些坏的帽子,也不能把一些心理问题盲目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让教育充满魅力,让校园充满希望,用希望激励发展,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中。

  二、在班级中对学生做出积极评价,多表扬,少批评

  人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表扬会使人心情愉悦,愉悦的心情会使思维活跃,会唤醒人的善良,会让世界和人的心灵一起充满阳光,我们应注意观察孩子的优点,不吝惜对孩子的夸奖,对孩子进行鼓励式教育是激发孩子上进心的良好方式。当然,多表扬并不是说无原则地吹捧,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就曾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八种智能,每个孩子的优势智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孩子学习方式的差异是由其优势智能决定的。比如,有的学生语言智能突出,有的学生空间视觉智能突出,有的运动智能突出,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恰当地找出他的长处,及时肯定表扬。遇到班级中的一些不良形象,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可以忍一忍,坚持少批评,多鼓励。

  三、通过活动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我更赞同刘京海先生的精辟论点--成功亦成功之母。要想让学生成功,必须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如何为他们创造学习和生活中成功的机会,给予他们自信,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教师应有意识地从学校活动、班级活动、班级氛围、恰当鼓励等方面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自信。

  我校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学科对手、运动会、哲学辩论赛、元旦文艺汇演等等,每遇这样的活动,我都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张扬个性,克服不足,体验成功,而成功的快乐往往是促进人成长的巨大力量。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也可以让一些自信心不足的、成绩薄弱的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转变角色,得到成功的机会,感受努力后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奋斗精神和获得新的成功的欲望。如果还有一些同学参加不了学校活动,我还会举办一些班级的活动,比如班级书画比赛,班级歌咏比赛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四、抓好班风学风建设,促进学生素质和成绩的提高

  抓好班级管理,促进班风学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班级工作的重点,也是班级工作的难点。

  班风反映了班级成员的整体精神风貌与个性特点,体现出班级的外部形象与内在品格。良好的班风是一种气场,一种文化,它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积极进取、文明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风气,是我着力于班风建设的目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建良好班风的工作是从班级组建的第一天开始的,甚至是没有开学的时候就开始了。班主任接班的时候是班风建设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时机,就如同要写一篇好文章,先要谋篇布局一样,开学的第一个月,就要确立班级风气的大局。在起始年级,我认为应该把品行教育、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教育放在首位,加强学生的诚信、感恩和责任教育,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各种契机对学生的道德品行进行引导。比如,利用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课间广播操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信仰。我曾经要求学生在期中、期末考试后,必须用书信向自己的初中班主任汇报自己的成绩,谈自己的学习感受。还要认真开好每一次主题班会,班会不开则已,要开就必须见效果。主题班会前要认真备课,确立主题,收集材料,组织好语言,安排好步骤。

  良好班风是建设良好学风的前提和保证,有好的班风才能有好的学风,建设良好学风首先要建立一支团结向上,有一定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要经常和这些学生干部进行沟通,要求他们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同学的表率,尽职尽责,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管理中老师的左膀右臂。其次,一定要重视学习氛围的营造。我在学期初会要求学生拟订学习计划,学期中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好早晚自习课的班级纪律,学期结束要求学生做好学期学习总结。这些工作都必须切实有效地开展,切忌浮于形式。我在每学期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求学生将拟订的学习计划交给我,我会认真审阅并给出评语和意见,再返还给学生,学期结束时召开主题班会进行学习总结,让成绩优异的同学谈学习体会和心得,表彰学习有进步的同学,对于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交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树立信心,继续努力学习。再次,在抓班风学风建设中,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私下认为,抓班风,必须狠抓女生的行为习惯;抓学风,就要狠抓考试作弊。

  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学生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学校和家庭关心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感觉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得比以前多了,我分析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因为激烈的学习竞争带来巨大心理压力,从而造成心理问题。这一问题在尖子生中容易产生。他们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尖子生”地位,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从而产生过度焦虑情绪。这一问题到高三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对于学生的成长,老师和家长必须给予宽松的环境,在高三阶段应想法缓解和释放他们的压力,尽可能让他们轻装上阵。

  第二,一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因为受家庭的不良影响而出现的心理问题。离异家庭的孩子可能因为从小所获得的关爱较少,在成长中容易形成偏执型性格,看问题总是喜欢戴上灰色眼镜,常用挑剔、苛刻的态度评价问题。对于这些同学,我会引导和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请班级中热情开朗的同学主动关心这些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建立良好的同学情谊,让他们逐步消除人际交往的恐惧。同时,多联系孩子的家长,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帮助孩子逐步融入班集体,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第三,一些孩子因为自信心不足,经不起挫折打击造成的心理问题。孩子的心理是敏感而脆弱的,在应试教育下,孩子因为成绩不理想,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老觉得自己智商不高,感觉自己老是失败,于是“灰心丧气”,失去自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对于这些同学我一定会找出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进行恰当表扬,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都会及时予以肯定,老师的期待和肯定是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推动他们前进的巨大动力。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期待、一种宽容、一种付出,更是一种情怀与境界。”在班主任这个工作岗位上,我们都付出了自己的辛劳,曾经烦过,累过,但同时也收获过,收获了和学生共同成长的那份快乐!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我们在创造的同时,也在享受着,我想这正是班主任工作的魅力所在吧!谢谢大家!

篇4:班主任工作心得:用舆论进行班级管理

  班级舆论是班集体每个成员对社会问题、学校班级生活等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评论,这些意见或者评论时刻进行,有些是在班主任的组织引导之下进行,有些是学生之间彼此聊天相互传播的言论。学生之间产生的舆论有健康积极的也有消极不健康的,作为班主任应该用心留意班级的舆论方向,引导学生向健康、积极向上,富有激励性的舆论方向发展。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也可以通过舆论导向帮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

  高一第二个学期,文理分班准备的时间比较长学生对此有很多议论。分班前,为了班级的稳定在班上统一说法除了考进重点班或创新班的同学,其他选理科的同学都在一个班,由于本班选文科的较少,班级整体相对比较稳定,即使分班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动。在班会课上提前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分班会是一个新的起点,不管从前表现如何,进入新的班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新班级和新老师、新同学的认可。在这,班主任主要是把握大方向减少学生过多猜测如何分班等问题,尽可能减少学生道听途说,人心不定无心向学等问题,将学生注意力引导向学习、提高自我这个方向。

  分班后的这半个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让学生对新班级有归属感,尽快适应新班级,对自己的班级有信心,充满期待,通过把握好班级舆论把正能量渗透入每个学生的心里无疑是最快最好的一种方法。

  分班后的第一个晚修,学生心里是比较***的,根本静不下心学习,因此我用这段时间让学生讨论我们身边同学的优点并且通过相互介绍的方式把每个同学的优点展示给全班同学。最后班主任对整个班级进行总结,原来的主体重点表扬zz zz zz zz等一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学生以及zz zz zz zz等几个工作突出的班干部。新融入进来的原21班学生成绩都非常优异,建议大家虚心学习。原27班学生荣誉感、亲和力较强,学习比较刻苦,成绩可慢慢提高,希望大家相互扶持。原1班和25班各一个同学对本班都比较陌生,可能没那么容易适应,希望大家多关心。之前从未进行过这项活动,相互介绍、老师对新班级评价后学生的距离一下拉近了,在未来一周学生相互认识就主要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出发,每个学生为了将自己的优点表现出来也会增加对自己的约束力。学生之间对新班级生活的讨论是比较正面积极的。班内人才辈出,学生心里也感受到压力、竞争,这股力量能够促使学生自觉要求自己适应新集体、新老师的上课方式,努力学习争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座位问题一直是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一动座位总是会有不少学生有意见甚至整个班级都反对,因此整个班级对换位问题最好有统一的舆论方向。分班后我就和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除了每周轮换座位之外,不可能未来两年都是一样的同桌,这不利于大家人际交往方面的发展,因此半个学期大换一次学生普遍能接受。作为班主任我把如何编座位的想法和原因告诉学生,学生也能理解老师的苦心,大多数都同一由班主任来安排。最后也强调除非作为安排得确实不合理,否则都要服从安排。有了这样一个舆论基础,期中考试之后我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安排的座位表张贴出去,学生都非常合作,除了个别学生到办公室问他个人的安排原因外,没有学生要求要换位。在这我也不得不说其实我们的学生真的是非常优秀的,最起码懂得理解、懂得体谅、懂得相互尊重。当班内有重大的措施需要实行,先做好舆论铺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级舆论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它能协助班主任更好的进行班级管理,也是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舆论往往对学生成长起着激励、鼓舞的作用,所以将一个集体带向有着科学、健康、积极向上舆论氛围的班级是今后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努力的方向。

篇5:班主任工作心得:激发学生前进的发动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通过外因作用,激扬“学”的动力,才会达到“教”的目的,才会超越“教”的境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任教师,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于整个班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班级发展的好与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是否切实有效。班主任的工作众多而且繁杂,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求知欲,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就要做好一台动力十足的“发动机”。

  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成为一台动力十足“发动机”呢?

  一、怀揣一颗红心:责任心

  责任心是我们干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我们的工作不仅关系到五十几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还关系到五十多个家庭的幸福和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责任之重!这些都让我们不能有半点怠慢和丝毫的疏忽。

  在一个班集体当中,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良好,时间观念强,遵规守纪,一般来说成绩也较理想,这部分学生自然是班主任心目中的“好学生”而对他(她)们呵护备至;而有的学生行为习惯较差,时间观念也不强,经常违规违纪,成绩也较差,这样的学生便成为了班主任心目中的“差生”而受到冷落甚至歧视。恰恰是对这少数几个“差生”的教育,最能体现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增强责任心,就要求我们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好学生”,更要关心“差学生”,坚持“抓两头,促中间”,公正地对待我们的每一位学生。

  二、掌握两种方式:延迟批评和及时表扬

  1.延迟批评。

  哲学家、辩证法的奠基人黑格尔说:“不应该使学生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乍听起来,这句话似乎有些不对,但细细品过之后,却发现其极具智慧。

  有些班主任一发现自己班上的学生犯了事,顿时来气,甚至火冒三丈,恨不得马上把学生提到办公室来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通,好好“教育”一番。殊不知该学生犯了事之后,自己心中已生些许悔意,已经在负疚的情绪中反思自己的行为,若此时被班主任一阵“狂风暴雨”式的训斥,虽说也有些许效果,但比起学生发自内心的悔过,来自自我的批评教育,哪一种教育效果更好呢?

  显然,批评远远不如表扬受人欢迎,现实中批评的话难说,批评的话难听。延迟批评,就是要在学生犯事之后,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帮助他(她)们分析原因,反思自己,从而加以指导,解决问题;延迟批评,就是要在批评教育中少一些“狂风暴雨”,多一些“和风细雨”;延迟批评,就是要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自我改正和反悔的机会。

  2.及时表扬。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句话虽然有些极端,却有其合理之处,它折射出来的合理逻辑就是对学生要多赞赏,多表扬。

  表扬学生是班主任常用的教育手段,它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荣誉需要,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做得更好;同时,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但有些表扬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确实“要不得”。比如“迟到”的表扬,因其错过了该生对表扬渴盼的最佳时期,心里应有的那份激动已经淡然,同时也使其他同学觉得事过境迁,所以表扬所产生的效应就会大大降低;又如“失真”的表扬,不但弄得该生难堪,甚至孤立,而且会给班主任自身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表扬要及时、准确。

  三、坚持三次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班主任要把学生的习惯养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把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求知、处事、做人的习惯,那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学生才会终身受益。

  处于青春期的当代中学生,体力、智力各方面快速发展,表现出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但也有其明显的弱点,自制力不足是其典型的表现,这就要求班主任适时地实施监督和检查,帮助他(她)们增强自制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是要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这就需要班主任坚持三到位,抓住关键的三个时段,也就是要分别在早上、下午、晚上的预备铃之前赶到教室检查督促学生是否按时到校等情况。(当然,班干部的检查监督也是很重要的。)

  只有坚持三次到位,充分发挥预备铃的作用,抓住关键的教育时段,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运用四把钥匙:尊重、宽容、激励、关怀

  1.尊重--扬起学生自尊和自信的风帆

  “自尊感是一个人的荣誉感、名誉感、健康的自爱心的最强大的源泉之一。”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渴求被人重视,是人们天性中最深层的欲望。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具有自尊心。然而,自尊心又是相当脆弱的,仿佛是荷叶上的露珠,一不小心便会失落。当代的中学生,表现欲极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她)们那份表现欲被或早或迟,或深或浅地隐藏了,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意愿、要求和意见给予善意的理解和帮助,精心呵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绝不能讽刺、挖苦,由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宽容--唤醒学生心中的良知

  中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他(她)们的成长过程中犯些纪律性的错误是难免的。对于这些错误,班主任应当以博大的胸怀予以容忍和原谅。学生犯了错误,大都会产生内疚感,若此时马上遭到班主任老师的批评,他(她)便会因为感觉受了惩罚而内疚感顿消,心里也平衡了许多;反之,若此时得到了班主任的宽容,他(她)的内疚感便会越来越强烈,从而在反思自己行为的同时努力改正错误,以求得心理平衡。因此,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3.激励--点燃学生心中的明灯

  喜欢听赞美的话,不愿听指责的话,这是人性的弱点,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多表扬、少批评。每个学生在他(她)的心灵深处总有不少美好、善良的东西,班主任要想发掘这些宝藏,就必须以赞美的语言唤醒他(她)们的良知,用赞美的方式激发他(她)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苦口良药、逆耳忠言虽利于病,利于行,但因其令人难以下咽、无法接受而常常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面对中学生,我们要的是糖衣良药、顺耳忠言,多用激励的话语来包装,只有这样才能点燃他(她)们心中的明灯,照亮前进的道路。

  4.关怀--照耀学生心灵的阳光

  作为班级的主任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不仅要关心一切学生,更要关心学生的一切。说到对学生的关心,有些班主任认为只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就够了,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应该是全方位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精神关怀”。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他(她)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她)们的精神生活,关心他(她)的人格完善。我们班上有位女同学,平时纪律观念较差,有一次她托同学向我请假,说是发高烧,来不了学校上晚自习。当晚,我打了一个电话给她母亲,问起其病情并表示了我对她的关心。自那以后,该同学再也没有违规违纪现象并且学习也较以前更加积极,对于班上的工作也是主动配合。细微之处见真情,见实效,像这样的例子,在班主任工作中比比皆是。

  一个关心的电话竟有如此的功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关心自己的学生呢?

  综上所述,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前进的内在动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腔热情,充满爱心,扮演好“发动机”的角色,驱动整个班集体积极向上发展。